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实践路径
2020-03-12解书华张亚男
解书华,张亚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种道德风尚和文化内涵。大学生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主要承传者、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未来将在国家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知礼、学礼、懂礼、行礼”是贯穿大学生成长的必备要素。实践证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在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将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一、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中西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的礼仪文化可以说是保护我们民族性的一道坚实壁垒、一种道德的自律,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成果[2]。个人需要理想信念,国家需要精神导向。由此观之,礼仪文化于个人,是心灵世界塑造与重建的基础;于民族,是集体精神凝聚与提升的根源;于国家,则是文明形象屹立于世的象征。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通过聚合社会正能量,增强国家软实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样化,学生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实现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明确,而传统礼仪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加强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亦是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迫切需要。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大学生能够认识和欣赏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与西方文化的交互体验中,寻根逐源,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
(二)培养高校礼仪文化有助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现代社会中,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且热衷于自我表达,尤其在“键对键”的情况下,外界对青年的语言约束力很弱,语言暴力引起的现实暴力不在少数。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问题、理性思考问题、合乎规范地表达自己以及恰当的舆论输出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礼仪是人类文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是国家和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凝聚着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关系到高校的和谐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思想和规范有机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将会让他们感受到多一份的人文关怀、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中华优秀礼仪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承和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三)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态度、格局框架基本确立的关键阶段,而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感知自我的能力,从而改变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将为一个人未来全面、良好、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格素质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密切,一个善于沟通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礼仪涵养的人更容易建立起个体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成为中华民族最有力的建设者,汇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让传统礼仪文化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宝藏,从而使大学生受益于传统礼仪文化的丰厚底蕴,让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帮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友好、谦让的良好社交形象,以实现与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它的结果就是,人们在得到交际成功的甜美果实后,乐此不疲地继续这一友好、谦让的过程,以获得更多的果实,从而打造出一片社会关系欣欣向荣、轻快和谐的景象[3]。
二、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培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实践困境
(一)教育方式缺少实效性
教育方式巧妙设计是沟通传统礼仪文化与大学生具体实践的桥梁,是增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礼仪文化教育设计不仅有利于目标实现,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国外思潮大量涌入,西方文化趁机入侵,挤占学生心灵家园,但是校园文化没有以合理的方式充分展现出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价值力量。从根本上讲,即教育者所传授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并没有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也有高校聘请校外机构进行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但急功近利,生搬硬套的礼节仪式可能尽管能够获得一时的关注或产生轰动效应,但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将时代感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就难以走向未来。
在内容表现方面,在当前的高校优秀传统礼仪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说教而忽视实践,学生感受到的只有空洞的说教,其结果就导致学生无法从内心接受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从实际情况来看,缺少平台和载体也使学生无法明确意识到文化礼仪的价值力量,感觉不到传统礼仪文化与自身成才的相关性。在活动开展方面,与此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档次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把传统礼仪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缺乏长效机制,缺乏文化品牌和特色项目,主要表现为:教育形式陈旧、相对缺少创新,注重单个活动的开展,未能形成有机结合体系。
(二)群体负面效应的影响
高校在低年级学生中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在高年级学生中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和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而传统礼仪文化主体地位却是缺失的。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人际关系愈加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愈加频繁,所面对的人生选择也越来越多,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同时,网络负面信息过度传播,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新闻层出不穷,在好奇、懒惰、从众、迷茫等各种因素的催使下,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在课堂上,上课迟到早退、缺课逃课、不认真听讲,“低头族”颇多、交头接耳、乱扔杂物、将食物带到课堂上,更有甚者公然趴在课桌上睡觉,无视授课教师的存在。在考场上打小抄,传答案等违纪作弊的现象时常存在。在校园内,有的同学见到老师没有礼节性的称呼,甚至有的同学还会因一些琐事在个人朋友圈内诋毁授课教师。有些同学在宿舍内语言行为粗鲁,影响他人正常作息。上述现象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些失礼行为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大学生的内在健康发展。
(三)手机文化的不良传播
时代发展迅速,手机已经成为最普遍且必备的通讯工具,成为人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手机文化一方面带来信息种类多样化、信息传递便捷化、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获取即时化等传播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的爆炸式传播,也使得大量腐朽的、落后的、违反社会公德、违背良知,甚至是反社会主义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在手机媒体中有机可乘。部分媒体为了提高阅读量,大肆宣传娱乐新闻,而对于传统礼仪文化宣传却少之又少,这些又使得礼仪文化教育的推广举步维艰。信息的碎片化传递让人难以追逐到事实的“真相”,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迷失方向,毫无营养或者错误的思想会严重削弱他们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认同感。
三、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实现路径
(一)重要时间节点注重礼仪文化的渲染
高校在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礼仪文化的来龙去脉,理清这种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突出优势和独特的人文魅力;二是要围绕高校青年的生活重点和其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比如每个高校学生都会面临的寝室同学相处之道、适应崭新的大学生活和师生关系的构建,等等。
此外,要特别注重大学生传统礼仪的自我教育。在高校迎新期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的熏陶,包含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引导,等等。每年的毕业季也是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时间节点,例如进行孝道教育,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后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等等。营造教师节、重阳节、端午节、元旦节日中的礼仪氛围,例如“我为老师打Call”、“千里之外,家园情深”等节日团庆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以切实的活动内容和积极的时代精神展现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并在活动中学会理性的思考,着眼于自身的发展,真正地感受到学习传统礼仪文化对自身成长是有益的。
(二)充分挖掘新媒体对礼仪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本身就有着多种传播平台,比如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在手机俨然成为学生社交主体通讯工具以来,它便无限地拓展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手机被赋予了更加有效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新媒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宣传窗口。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要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重视新媒体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新媒体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能够便捷地获取知识,以传统礼仪文化活动网上长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我对母校的三行情诗”等交流活动,克服学生的自我独白,创新师生互动交流模式,使师生在沟通交流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过程中将传统礼仪文化引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以文化的内在力量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
利用新媒体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家校联合培养,弘扬网络礼仪文化,净化学生成长的虚拟空间。在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上,引导大学生的网上参与。利用新媒体监管不良行为,以明确的立场表明对失礼行为的态度,利用好教师和学生骨干有效提高青年大学生对文化礼仪的正向传递。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信息传播渠道,向青少年传递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搭建平台载体丰富礼仪文化的内容
利用新媒体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校园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服务集群,提高礼仪文化教育覆盖面。只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精神成果。传统礼仪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元素,高校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找到礼仪文化的踪迹,创造专属品牌的文化产品,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发放校园“礼”卡,图书馆发放“有礼书签”,举办礼仪文化大赛,在校园迎新晚会等重要文化活动中加入感恩、文化礼仪环节,开设专门平台系统学习传播礼仪文化,立足专业特色的文化设计服务,等等。
除了打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的氛围外,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外文化实践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给大学生以心灵的洗涤。例如开展“传播礼仪文化,走进基层社区”、“礼仪文化之旅”等活动,见其事、闻其声、信其言,达到一般载体所难达到的教育效果。
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应成为继承和发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最大程度发挥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