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层统战工作示范项目建设评价研究
2020-03-12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2017年,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决定在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各地不约而同以示范项目建设作为基地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两年多来,示范项目不仅在首批15个试点城市遍地开花,在2019年34个推广城市也批量出现,仅中央统战部核准的国家级示范项目就数以百计,各城市自己命名的则数以千计。这么多示范项目究竟建设得怎么样?能不能有一套基本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来对其建设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便成为三年为期的基地建设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不仅对于示范项目仍至实践创新基地进一步规范有序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深入探索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8年底,本课题组承接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委托课题“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建设研究”,实地考察了全国不同区域9个城市27个示范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中央统战部核准的国家级示范项目,包括了示范项目的各种类型(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红色社区、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等)、各类对象(新的社会阶层四大类群体),其建设状况在全国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实地考察,结合面上情况的了解,可以提炼出示范项目建设需要具备主体、载体、客体、功能建设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相应对示范项目的评价也可以从这四个纬度展开。
一、主体建设:多级化、多元化、社会化,主导、主建、主办、协办
所谓“主体”,也就是示范项目由谁来建。从这次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一个城市示范项目要建设好,单靠统战部门一家肯定是不行的,要把相关基层党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都充分动员起来,形成多级化、多元化、社会化的主建模式和主导、主建、主办、协办四类角色共同发挥作用的主体体系。
先来看多级化、多元化、社会化的主建模式:
一是多级化。从这次调研的27个示范项目看,其建设主体几乎没有一级,一般至少包括了两级,多数是三级,如市、区、街道或园区、社区、企业或社会组织,最多的如北京宋庄艺术区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示范点采用中央统战部指导下,市、区、镇、村五级联动的工作模式,象这样上级甚至中央统战部门直接深入到最基层抓示范项目的做法,这在过去统战工作中是很少见的,同时不管有几级,至少有一级是深入到最基层的园区、小镇、社区、企业或社会组织。之所以形成这种多级化,既是因为示范项目定位于基层,同时又因为这项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探索性很强,需要上级部门加强指导,发挥把关作用。
二是多样化。从这次调研的27个示范项目看,没有哪一个示范项目是只有一种类型的建设主体的。一般都至少包括了统战部门、街道、园区、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组织化程度不一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相关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这四种类型,有的还包括了相关党政部门、人民团体。如北京宋庄艺术区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示范点就包括了市区两级统战部、文化局等有关部门,共青团、文联等人民团体,宋庄镇党委、艺术区党委、小堡村党总支等基层党组织、宋庄艺术家联合会、宋庄艺术场馆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之所以这样多样化,既是因为示范项目联系和服务对象新的社会阶层多样所决定,也是因为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把相关力量都动员起来所必须的。
三是社会化。从这次调研的27个示范项目看,不少地方一改过去统战项目统战部门自己建的模式,而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来建设,特别是充分借用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把示范点直接建立在这些组织上,从而使这些组织也成为示范点的建设主体,如这次调研中看到的南京的同心圆广场、广州的“羊城e家”、“自雇自足”、杭州的中国网格作家村、重庆的网络作家协会等。之所以这样社会化,是因为过去那种统战项目党委统战部门自己做的路子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把方方面面力量动员起来、投入进去,统战工作力量才能最大化。
再来看主导、主建、主办、协办四类角色共同发挥作用的主体体系:
第一类是市区统战部门。他们主要是负责协助党委搞好顶层设计,承担宏观指导职责,从总体上把握示范项目建设规范有序建设,同时也直接联系一批示范项目,主要是起主导作用,部分也负责主建,在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组织还不够成熟和基层党组织不够有力的地方,还得承担起主办,如天津的滨海“心.家园”项目。作为统战工作实践创新项目,统战部门理所当然应发挥主导作用,牢牢把握好项目的政治关、政策关、重大活动关、重要人事关,特别是不少示范项目是在原有党建项目基础上嫁接进去的,在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情况下,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示范项目姓“统”。
第二类是街道、社区、园区、楼宇、企业、团体等相关基层党组织。他们主要是负责示范项目的地点选择、人员调研、架构搭建、机制建立、日常指导,主要是起了主建作用,部分也负责主办,如上海徐汇“虹梅庭”。这恐怕是统战工作历史上,难得一见这么多基层党组织真正把基层统战工作的责任担起来,真正实现了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结合仍至融合,这既是基层党组织职责、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其联系、团结、服务、引领群众所必须,只不过,这里群众从传统的工人、农民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第三类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这次示范项目建设,不同于过去统战工作,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积极投入进来,不少实际负责了示范项目的具体营运,主要是起了主办作用,也有一些起协办作用。需要提出的,按组织化程度不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也分多种类型,除了直接在统战部领导下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会(通常简称“新联会”),还有其它类型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如这次在上海青浦看到的“尚都里水岸联盟”。只要在示范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都可以纳入主体范畴。
第四类是这些示范项目建在园区、楼宇、特色小镇的建设营运企业或入驻企业、社会组织。他们多半是提供场地及相关服务,主要是协办作用,也有直接参与主办甚至部分主建的,主要是些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如上海青浦“尚都里水岸联盟”、杭州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广州的“羊城e家”、“自雇自足”、重庆的网络作家协会等,这些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本身职能或业务就是联系和服务新的社会阶层群体的,他们加入到示范项目建设中来,不仅可以便捷地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而且成倍地放大了示范项目的功能,促进了统战与这些企业、组织自身业务的良性互动,可以说是示范项目建设中在主体方面最大的发现!
由此可以看出,在示范项目主体建设中,多级、多样、社会化的建模式,主导、主建、主办、协办四类角色共同发挥作用的主体体系是保证示范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而也构成了主体建设评价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衡量一个示范项目,要看是否有多级、多样主体,是否采取社会化的主建方式,在多样主体中,统战部门、相关基层党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相关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作用发挥如何,能否科学分工、有机合作。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从大方向来说,统战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相关基层党组织发挥主建作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和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主办作用、其它相关企业、社会组织、部门、团体发挥协办作用可以看成是各类主体分工合作的一种理想形态,但在目前现实中,恐怕还要基于各地实际,除了统战部门要牢牢把握主导作用外,其它主体发挥作用可以不强求一律,主要是看能否有效地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
二、载体建设:载体类型的均衡发展、载体选择的基础条件
所谓“载体”,即示范项目建在哪儿。从这次实地考察及面上了解的情况看,一个城市示范项目要建设好,所依托的载体选择非常重要,目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域性的,如产业园区、现代楼宇、特色小镇、红色社区、一类是组织性的,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不管哪种类型,一般都具有一类或几类新的社会阶层群体集聚、相关的创新创业产业或业态集聚的特点,多数还具有党建基础和统战基础(以下简称两个集聚、两个基础)。
载体选择布局:各类载体均衡发展,产业园区要适当,特色小镇、红色社区、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要大力发展
在这次实地考察的27个项目中,属于产业园区类型的有12个,占了几乎一半,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有7个,特色小镇的有5个,红色社区的有2个,大区域类型的有1个。结合面上情况的了解,可以看出:在示范项目载体布局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园区类型一马当先、平台性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特色小镇、现代楼宇等其次,红色小区等居后这样的格局,反映在人群上,就是民企和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最多,自由职业人员也有一些,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相对较少。这种格局在示范项目建设启动阶段,具有相当的现实必然性:这是因示范项目建设是一项没有多少现成做法可借鉴的事业,在启动阶段,各地选择新社会阶层人士及其产业高度集聚的园区、小镇、楼宇、企业、组织入手,其实是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这类创新项目运行的基本原理。但是,从示范项目建设的初衷来看,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现实更不能说是完美的:目前看来,全国示范项目载体中,产业园区(部分特色小镇其实也是园区,只不过产业特色更鲜明、地域更大)数量最多,好多占了试点城市示范项目一半甚至更多比例,带来的问题一是同质化比较严重,有违示范项目建设初衷;二是名为统战示范项目,但统战特色不够鲜明。不少项目是在原有党建项目或园区服务项目基础上延伸或插入进去的,许多工作是搭在其它工作之中进行的,这虽然有利于统战工作与园区服务、党建工作融合开展,但也带来统战的牌子虽然挂了,特色鲜明的统战内容却并不多,甚至“统战项目不姓统”的问题,不利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意识和阶层意识的树立。因此,产业园区类型的示范项目从试点城市来看,不宜再扩大了,眼下更重要的是充实统战内涵、彰显统战特色、提升建设质量。到是其它几种载体类型是值得大力推动的:一是特色小镇,相比产业园区而言,地域更大、产业类型更多,覆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也更多,相对来说,组织难度也更大些,但建设好后示范效应更大。二是红色社区,目前全国成功的典型并不多,但这却是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社会从执业领域引向更基层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展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还是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基础、了解国情,提高政治把握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大力发展。三是平台性企业和枢纽型社会组织,这类载体是最能充分运用现代经济和社会组织及技术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联系、团结和服务功能,取得最大效果,使政治性的统战工作与经济、社会、文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值得大力提倡。
由此看来,示范项目载体均衡合理布局已成为示范项目下一步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应作为评价要素,要把载体均衡性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总的考虑是各类载体要适当,新的社会阶层阶各类群体要尽可能做到全覆盖。
载体选择因素:人及业的集聚、党建、统战基础
一是人的集聚,即一般都是某类或几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聚的地方。如东线杭州的“智和同心荟”,所在的玉皇山基金小镇园区内有国内外专业金融人才5000余名,包括600余名海归,“国千”、“省千”“市521”计划人才各两名。具有浙江省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最集中的美誉,同时这里自由职业者超过1500人次。年龄分布上三十岁以下36.7%,四十岁以下81.9%,党员和团员各占16%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者占74.6%。[1]可以看出:这个示范项目载体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不仅文化层次高、专业能力强,而且主要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成长于新世纪,普遍在体制外、党外,具有非常典型的新的社会阶层第二代特征。[2]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高度集聚使得示范项目建设很容易找到联系和服务的对象,为组织起来奠定了基础。
二是业的集聚,即一般都是创新创业产业或业态集聚的地方。静安“新联心”所在的上海市静安区辖区内服务经济高度发达。总部经济、外资经济和楼宇经济特征明显,已初步形成以商贸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辖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0家,[3]有“亿元楼”67幢,其中9栋是“月亿楼”。[4]正是这种产业的高度集聚,带来相关行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高度集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查中看到的示范项目所在的产业园区基本上都是聚焦于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由此带来其中从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具有高知、年轻、党外、体制外等特点。
三是党建基础,即多数都是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比较好的地区。上海市静安“新联心”示范项目所在的静安区,从2002年在中华企业大厦设立党员服务点,开创“支部建在楼上”党建工作模式;到2009年培育“白领驿家”两新组织促进中心,探索以社会化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再到2018年出台《关于深化静安区“白领驿家”楼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打造联动协同、立体辐射、共建共享的党建阵地,已建成42家“白领驿家”党建服务站,发挥了服务、凝聚、引领、发展的功能。在“大党建”带动下,“大统战”也蓬勃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当然,也有些示范项目没有很强的党建基础,如东线杭州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南线广州的“自雇自足”等示范项目,我们注意到这些项目联系的对象基本上是自由职业人员,这类新的社会阶层群体长期处于原子化生存状态,历来就缺乏党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统战部门直接进入,先把统战工作开展起来。
四是统战基础,即多数都有较好的统战工作基础或人员基础。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载体之所以能为成为示范项目,要么是过去就有统战工作基础,如北线的天津市律师协会示范项目,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律师统战工作就开始起步,是最早开始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领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统战工作模式和统战成员队伍,天津市非党律师中各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共383人,94名律师担任全国、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2名律师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2名律师担任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示范项目中并没有多少统战基础,如上海“虹梅庭”最开始是个纯粹的党建项目,只是为了更好服务园区民企和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才向统战领域延伸。其实这也不奇怪,统战工作过去很少能深入到基层,示范项目建设目的就是要让统战工作在基层找到落脚点并持续开展起来。
由此,我们在评价示范项目载体建设时,可以把上述两个集聚、两个基础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要注意:两个集聚、两个基础对于示范项目载体的选择决定性程度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说,人的集聚、业的集聚更重要些,可以看成是必要条件,就是说,一个示范项目载体,如果没有一类或几类新的社会阶层人群体及其相关产业的集聚,其建设基本上不可能成功,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饮,没有对象或对象的密集度不高,示范项目就建不起来。比较而言,党建基础、统战基础可以看成是充分条件,如果有这两个基础,示范项目载体建设会顺利得多,但是没有或较少这两个基础,并不意味着就无计可施、从这次考察情况看,只有统战部门主动作为、科学施策,即使没有多少党建基础和统战基础,示范项目也一样能建起来而且运转得很好,在下一步示范项目建设中需要大力提倡。
三、客体建设:队伍、架子、阵地、指导
所谓“客体”,即示范项目是如何建。通过实地考察及面上情况,示范项目建设一般包括了找队伍、搭架子、设阵地、强指导四个方面,评价体系在客体方面的构建也拟从这四个方面如手。
一是找队伍,就是把示范项目建设要联系的对象搞清楚。为此,各试点城市在建设之初都开展了程度不同的调研活动。北线的北京市为建设宋庄艺术区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示范点,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对自由职业人员群体进行调研,详细了解该群体的结构特征、思想状况、利益诉求和生活状况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自由职业人员数据库,探索建立自由职业人员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示范点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正是这种前期的调研工作,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被广泛发现起来,重点人士被有效识别出来,这样下一步示范点建设就能够有的放矢进行,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有效性,可以说是整个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当然,客观地说,目前这种调研各地开展的程度不一,多数地方离科学性、精准性还有不小的距离,是下一步各地在开展示范项目建设中要着力改进提升的地方。
二是搭架子,就是建设示范项目基本运营载体。大多是采取突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身主体性,要么是新建联谊组织,要么是借助已有平台,或者是两者结合,也有些是由统战部门自己直接操盘,如天津滨海“心.家园”,或者由基层党组织组建专门的营运主体,如上海“虹梅庭”。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既同各示范项目所联系和服务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状况有密切关系,也同各地统战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认识有关,相对而言,在新的社会人士阶层发育较为成熟、自身组织能力较为突出的地方,一般就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来承担;反之,则由统战部门或基层党组织来承担。在目前这个阶段,不宜强求一律,只要能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泛联系起来、有效组织起来就行。
三是设阵地,就是建设示范项目物化可视的展示、活动、服务阵地。从这次实地考察情况来看,各试点城市其一是普遍建设,即普遍采取了建设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活动阵地和展示窗口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是示范项目建设的“标配”,从而使示范项目建设情况一目了然地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统战工作第一次以这种可视化、实体化、集约化的方式得到呈现,这无疑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一个重大的载体创新,也是整个示范项目建设最为亮眼的地方!其二是虚实结合,即各地在阵地建设中普遍注意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往往是线下有实体化的展示空间和活动场所,线上又有思想引导阵地和思想交流平台,充分运用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其三是多能运用,即各阵地往往是多种功能的集合,除了基本的展示功能外,还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学习、交流、联谊、服务、议政仍至创新创业的场所。其四是专兼具备,即既有专门为示范项目而建的,如南京同心圆广场,这种情况是少数的;也有结合其它阵地建设,注入统战元素,开展统战工作,这种情况是多数,在目前情况下,后一种可能是绝大多数地方采用的方式。当然,从理想状况说,在一个城市,还是应该有象南京同心圆广场那种示范性、标杆性的统战阵地。
四是强指导,就是建立有力指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确保示范点有序有效运行。各地其一是党委重视,普遍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通过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具体领导。其二是组织协调,主要是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把相关方面工作、资源整合起来。其三是加大保障,既包括人的保障,如都相应配备和增加了从事新的社会阶层工作的干部力量,也包括物的保障,这其中除了阵地建设外,还普遍提供了专项经费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保障示范项目基本开支。其四是政治把关,即通过选好新联会班子,把握重大活动、主动安排工作等方式,确保示范项目建设和各种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保证了示范点姓“社”姓“统”,而不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娱自乐。
由此,可以看出:在示范项目客体建设方面,可以从找队伍、搭架子、设阵地、强指导四个方面来评价,即是否针对示范项目要联系和服务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开展针对性的调研,从而有效把握基本状况、准确识别重点人士;是否针对新的社会阶层发育实际,搭建示范项目营运载体,实现新的社会阶层组织起来;是否建设了虚实结合、专兼具备、多能运用的示范项目阵地,从而使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可视化、实体化、集约化;四是是否建设了有力指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确保示范项目有序有效运行。
四、功能建设:生活性、专业性、社会性、政治性,联系、服务、引领、培养
所谓“功能”,即示范项目建起来是如何开展工作、组织活动,从而发挥作用的。通过实地考察及面上情况了解,发现示范项目开展的活动从功能属性上主要是体现了生活性、专业性、社会性、政治性,从功能内容上主要是联系、服务、引领、培养。相应评价可从观察活动入手,看其功能属性和内容是否真正体现出来。
功能属性:生活性、专业性、社会性、政治性
一是紧密贴近需求,生活性很强。不少示范项目针对所联系和服务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个人及其事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开展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从最基础的兴趣爱好、社会交往到知识文化素养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乐在其中,从而将新的社会阶层成员联系起来。
二是注重双向服务,专业性明显。注重紧密结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执业特点和专业特长开展有针对性活动,既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事业发展,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有效整合资源,社会性浓厚。不少项目在开展活动中,能将社会相关方面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开展。
四是不忘思想引领,政治性初现。一些项目注意及时跟进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及政策的出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反映利益诉求,有效凝聚思想共识提供了渠道。
同时,也应看到:每个属性在活动中体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目前最强的是,也是最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欢迎的是生活性活动,其次是专业性,政治性则相对不够,尽管这在示范项目建设初期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但如何通过活动更加鲜明地体现示范项目性“社”姓“统”仍是示范项目下一步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对示范项目进行评价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功能内容:联系、服务、引领、培养
一是联系作用。即通过示范项目开展的活动,要能尽可能多地将项目所在区域或组织内新的社会阶层人员联系起来。在示范项目开展建设之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尽管量大面广,但绝大多数都局限在自己执业的单位或领域,与行业外、甚至单位外的人并没有多少联系,特别是自由职业人员更是娲居在家中工作,与社会缺乏交往。正是通过示范项目的这些活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走出封闭的圈子,与其他单位、其他行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泛联系起来,也为党和政府接触、了解、认识这些人士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要把示范项目联系多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二是服务作用。即通过示范项目开展的活动,既能有效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个人健康成长和事业健康发展,又能有效服务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示范项目发挥联系作用的基础,又是发挥引领作用的条件,同时也是最能直观体现项目价值的地方。因此,要把示范项目开展双向服务的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评价内容。
三是引领作用。即通过示范项目开展的活动,能够有效实现了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和力量有效凝聚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这也是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政治目的。
四是培养作用,即通过示范项目开展的活动,能够产生在新的社会阶层群体中真正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示范项目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锻炼成长提供了平台,能够从中产生多少代表人士显然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评价示范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四个方面若干要素:其一是主体建设,包括了多级化、多元化、社会化的主建模式和主导、主建、主办、协办四类角色共同发挥作用的主体体系;其二是载体建设,包括六种载体类型的均衡发展、载体选择的四种基础条件的积极把握;其三是客体建设,包括队伍、架子、阵地、指导;其四是功能建设,包括生活性、专业性、社会性、政治性四个功能属性,联系、服务、引领、培养四项功能内容的实现。同时,各地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发育状况和工作基础状况不同,这些评价要素的适用也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