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符合新型政党制度要求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以长春市为例

2020-03-12杨健徐昂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参政党党派参政议政

杨健,徐昂

(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人 130061)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时提出“新型政党制度”概念,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建设怎样的参政党,是摆在民主党派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基层组织作为民主党派的细胞和基础,无疑是新型政党制度长期存在的基本条件。进入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面对新型政党制度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一些共性情况和不适应的问题,直接影响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和形象的提升,建设符合新型政党制度要求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各民主党派参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在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中所处位置的必然要求

1、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因为新成员的发展、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领导班子的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等等,都要落实到基层组织。比如,参政党的领导班子建设,不仅包括中央、省、市级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还包括党派基层组织支部、支部委员会的班子建设;参政党基层组织还要向各级地方组织乃至中央委员会输送能够代表本党派各级组织参政议政水平的人才,推荐后备领导人选。

2、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的工作基础。因为参政党的各项工作都在基层组织,包括组织工作、思想工作、参政议政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等的基础都在基层组织。就拿参政议政来说,不仅指基层组织参与本单位、本系统和属地所在社区、街道的民主管理,直接向其建言献策,而且可以通过民主党派“直通车”即党派各级地方组织,乃至中央的组织渠道向执政党各级组织反映社情民意及本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要求。基层组织支撑和决定现代政党的整体工作和发展,代表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上的形象。若基层缺少活力,组织作为整体就会缺少凝聚力和号召力,在社会上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和威信。

3、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完成政党政治任务的基础。因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认识决定着参政党建设的水平,影响着参政党的形象和思想走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和教育广大成员,明白民主党派为什么在建国前纷纷发表声明,宣布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在建国后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哪怕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打击迫害也矢志不渝;为什么要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政治道路的信心;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二)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面临任务的必然要求

1、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党派重要论述的要求。梳理相关讲话和论述主要有:2013年2月,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曾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概念,是对民主党派性质的最新界定,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政治属性和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属性;2013年7月,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2015年5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要提高五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2018年2月,习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提出了对民主党派的“四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上述讲话和论述对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工作,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

2、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要求。为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颁布的重要文件主要有: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7种协商形式,并把政党协商摆在首位,同时对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保障等作出了规定;2015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民主党派基本职能重新作了规定,由原来的2项职能拓展为3项,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体现了党中央对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主的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新精神和新要求。而2019年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年)》,及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形成《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三个重要文件,必将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好职责使命提供重要保证,同时也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三)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1、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事态日趋形成,以5G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每个国家都试图把握机会,登上世界舞台。同时,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未中断过。

2、从国内看,自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正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的任务无比艰巨。对此,参政党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树立正确的政党观,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现状

近期,笔者通过参加座谈会、普遍走访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在长春市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据统计,到2018年底,全市6个民主党派在籍成员12343人,基层组织354个。相比2010年,成员总数增长了3945人,基层组织增加了48个。长春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从成立以来主要分布在高校、市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近10年,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继榆树由县改市之前,民进率先在县里成立支部以后,民盟、民革、九三学社也相继在农安县、德惠县成立了支部。目前,长春市民主党派各基层组织的成员构成各有不同,有的同在一个大的企事业单位,这样的还比较好联系和组织起来;有的分布在一个区域的不同单位,成员来源结构复杂,分布是“遍地开花”。从调研中了解到,在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比较活跃的占四分之一、有活动的但不很活跃的占一半,还有四分之一基层组织处于涣散状态。基层成员参加活动的情况比例也大体如此,四分之一参加活动比较积极,一半成员每年能参加一到两次活动,其余四分之一不参加活动或失联。这是目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基本现状。关注这些新问题和新趋势,制定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坚持和巩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

1、从组织发展来看:一是组织发展工作随意性大。一些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缺乏长远统筹规划,不从党派成员的界别特色、规模结构、年龄梯次出发,制定发展规划,科学配置后备力量。造成了成员队伍特色模糊、结构失衡,后备人选产生困难,党派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削弱,党派组织自身特色和优势难以体现,难以履行参政党职能,难以适应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和执政党一起完成历史史命;二是重数量轻质量。近几年,长春市6个党派新发展成员速度每年都超过了前一年基数的5%,但是层次高、代表性强的成员却不多。组织发展中盲目比数量,轻质量,有的党派为了完成省里下达的组织发展指标,不得不放宽组织发展条件,降低入口门槛,造成用人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旗帜性的人物尤难找到。像这次市级党派组织换届,6个党派就有2个推迟一年多才完成换届就是因为人选问题存在争议,产生不了令各方面都满意的人选,致使换届工作难以推进,而且其中一个党派至今没有秘书长;三是组织发展注重眼前利益。近年来,各民主党派都热衷于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向经济人靠近。从长春市来看,2015年之后,每年发展的非公经济人士占新发展成员总数的27.5%,比5 年前上升了近1倍,接近新发展成员的30%。近几年,包括非公经济人士、律师、会计师、新媒体人士等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各党派发展的重要对象,统计表格中也由“非公经济人士”一项,也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但总的来说,不注重党派的界别特色,争先发展企业老板,吸收有经济实力人士,是目前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四是基层组织成员发展偏重高学历、年轻化。这些人在各自的业务领域都是拔尖人才,科研能力出众,可往往由于注重业务能力,有时就忽视了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存在党派工作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强的问题。

2、从思想建设来看:一是学习形式单一。一些基层组织活动内容单调,仅靠开个会,读读学习材料,传达一下相关文件,缺少深入解读和领会过程,雨过地皮湿,这样的活动形式,对成员缺乏吸引力。现在,近半数的基层组织所谓的活动也仅是每年一两次聚餐而已。以至于有的成员公开表示,我不缺这顿饭,这样的活动不会再参加。如果活动真有意义,我请假也过来;二是理论学习不足。一些基层组织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流于表面,没有真正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导致有些新成员不理解民主党派为什么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认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是官话、套话,甚至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上学时就学过,在本单位也组织学过,没有加入共产党就是想“躲清闲”来了;三是思想建设时有空缺。一些基层组织没有很好地宣传和灌输参政党意识,导致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缺少政治敏感性,缺乏政党意识,加上思维方式多样性和价值观念多样化本来就造成了政治信念的复杂化,一些人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认为参政议政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事,不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张口闭口“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对履行参政党职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从开展活动来看:一是县区党派基层组织相对活跃。由于中共党委对民主党派工作越来越重视,各县区党委对民主党派基本都有专项的活动经费和固定场所,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也是党派县(区)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动力源泉。然而,这些基层组织虽说表现活跃,却有些变味。因此县区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相对丰富,比较活跃。二是高校党派基层组织表现沉闷。我市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目前全市分布着16所公立本科院校,是民主党派成员的重要源头,全市民主党派成员有三分之一分布在高等院校,而且都有较高技术职称。高等院校由于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统一战线工作受到重视,民主党派工作基础扎实,规范有序。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经费等因素的限制,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开展活动形式单调,次数减少,活力减弱,组织表现沉闷,成员发展速度下降。从我市的情况看, 2010年前高校成员占全市成员总数的35%以上,而且层次较高,2010年后下降为29%。折射出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凝聚力在下降,已经不被层次高的优秀人士看好。以2010年为分界点,2010年前5年,新发展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平均占比为43%,2010年后5年新发展成员中高级职称人数比例下降为33%。来自高校的党派成员,三分之二的人具有高级职称。由于高校党派组织发展缓慢,成员数量减少,影响了全市党派成员的层次结构。这从更深层次反映出民主党派作为知识分子团体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色优势在逐渐减弱,这对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三是无活动经费、无活动场所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4、从履行职能来看: 一是组织发展时履行参政党职能体现还欠充分。目前,各党派组织发展中的经济、科技、教育界别的重合率相对较高,并有继续上升趋势,而具有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工作经历的人才严重匮乏,不仅如此,已具备民主党派成员身份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调动到检察院、法院时,无一例外,都被要求退出所在党派组织,使参政议政队伍进一步流失。从实际履职情况看,应该说,要发挥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如不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工作,不掌握精神,不把握局势,不了解情况,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很难使参政议政工作真正到位的。二是参政党履职重心偏移,当前,民主党派履职的主要任务应当是结合各自界别特色和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和民生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和政府决策建真言,出实招。但是近年来,各民主党派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大都集中在社会服务上,甚至有些市委会一提到参政议政就头痛,而是热衷于开展扶贫捐款、救助慰问等短平快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场面很热闹,但收效却很小。有些党派的基层组织,只要是开展活动就组织捐款,对成员造成很大压力。民主党派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有效的社会服务工作,但是不能凭一时的热情凑热闹,更不能以此作为参政的主要职能,应该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主业突出又副业辅助,二者兼得。

三、努力建设符合新型政党制度要求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努力筑牢思想根基。要经常性开展各民主党派历史、多党合作历史、统一战线理论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代表大会精神、统一战线会议及相关文件等的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使学习成为基层组织工作的常态。同时选派成员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学习,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积极参与上级党派或统战系统的联合调研等活动,教育和引导成员充分认清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掌握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凝聚思想共识,使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够发自内心的拥护、坚持并身体力行去实践这一新型政党制度。

2、以自身建设为抓手,大力提高履职能力。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履职能力决定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存在价值。为此,民主党派只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个体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组织团体的凝聚力和活力,最终实现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合作共事及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全面提高,确保履行新时期参政党职能,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

3、以组织建设为载体,全力提升成员素质。制定计划、依靠党委有序进行组织发展。民主党派要结合党派成员实际情况和后备人才储备需要,每年制定详细的组织发展计划。由统战部协调各基层党委有计划地进行民主党派成员的推荐工作,比如,每年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召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协调会,根据多党合作事业的需要,适当地把一部分优秀人士留在党外,充实民主党派后备力量。这样既能避免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无序盲目发展成员,又能帮助民主党派把好成员发展的质量关,确保参政党组织的健康发展。

4、以横向联合为形式,努力提升活动质量。基层组织活动不仅代表一个支部的活力,更关系到整个支部的凝聚力。因此,基层组织开展活动要注意与联谊交友、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研究和经验介绍等相结合,以此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比如九三学社长春市会,近年来,就大力提倡和推动基层组织开展横向联合活动。从起初的参观学习,交流社务工作经验,逐渐发展到围绕各自单位的中心工作或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等问题展开研讨,进行项目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又如九三学社长春市双阳区委员会就联合长春市妇产医院支社、长春市中心医院支社、长春市儿童医院支社,长春市中医院支社共同展开了“美好双阳·同心健康”活动,长春市卫联支社与绿园区委员会联合下乡义诊,长春市一汽高专支社与吉林艺术学院支社共同举办“爱握手”公益活动,利用3D打印技术为残疾儿童制作义肢等。横向联合活动取长补短,很好地调动了社员的参与意识,在社内形成了合力,促进了高校与高校、城区与医院、高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有效地发挥不同基层组织的优势特长,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5、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有些问题长期存在于民主党派工作中,也是普遍现象,但是从地方层面又难以解决。比如,有部分省级民主党派组织每年给下级组织下达组织发展任务,要求当年组织发展必须完成规定的数量,致使地方组织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突击发展成员,造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活动难以开展,组织活力下降;有些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统战任务很重,企业却不重视统战工作,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成员、开展工作、参加活动等都受到限制。比如银行系统没有统战机构,没有具体工作人员,出现有党派成员受到排挤的现象等等。类似的问题在地方层面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或者根本解决不了,需要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

猜你喜欢

参政党党派参政议政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党派我来的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三大特别政党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