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灼膏在儿童疖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0-03-12徐海涛唐瑶

关键词:外用脓肿液化

徐海涛,唐瑶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91)

疖是一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1],其也是儿童感染性皮肤病中较常见的疾病。虽然疖是一种普通常见病,治疗方法成熟,但有些病例常规外用抗生素软膏疗程长、痛苦大,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局部创灼膏外敷,疗效好、疗程短、痛苦小且遗留疤痕小,尤其适合于儿童,现将2017年4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60例儿童疖肿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60例患儿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均表现为单发疖肿,局部红肿、疼痛,拒触,无波动感、无脓头及脓栓。近眼睛及口腔部位疖肿不纳入本试验。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2.4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2岁,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1.2 病例选择 年龄在6个月~5岁,单发疖肿,疖肿直径0.5~1.5 cm,疖肿质硬,无波动感,就诊前未进行口服、外用药物及物理疗法等治疗。

1.1.3 创灼膏 四川同人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方法 治疗组:外用夫西地酸乳膏3次/d,创灼膏外敷每晚1次;对照组:外用夫西地酸乳膏3次/d。如疖肿已液化,脓肿形成,用无菌棉签蘸取0.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疖肿及周围皮肤,用无菌针头刺穿脓栓处,轻轻挤压排脓,排脓后继续之前治疗,2组均在治疗6 d时观察疖肿转归情况,并随访1个月。试验开始6 d内,因脓肿扩大明显、局部淋巴结肿大或血象增高等原因系统使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则退出本研究(对照组有8例,治疗组2例),不足病例重新纳入。

1.3 转归 ①脓栓形成、触之有波动感则已液化,形成脓肿,排脓;②质硬,疖变小、逐渐吸收。

2 结果

2组治疗后结果:治疗组第3天、第4天液化例数较多,对照组第5天、第6天液化例数较多,见表1。2组治疗后液化总例数:除第1天外,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见图1。2组疗效比较:治疗第3天、第4天、第5天,2组液化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天治疗组疖肿未缩小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疖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在儿童中多发。其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的炎性反应,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2],天热多汗、不清洁、搔抓、皮肤擦伤、糜烂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故本病常继发于湿疹、痱子、丘疹性荨麻疹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保持皮肤清洁,暑天或炎热环境中,应避免出汗过多,勤洗澡并及时更换内衣,婴幼儿更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表皮受伤[1]。临床观察儿童夏季较冬季发病率高,与天热出汗多有关。全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病。

表1 2组每天液化例数及治疗第6天时、随访1个月后疖肿缩小情况 例

表2 2组治疗后液化总例数及治疗第6天时、随访1个月后疖肿缩小情况比较 例(%)

图1 2组治疗后液化总例数及治疗第6天时、随访1个月后疖肿变化情况例数统计图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儿在接受治疗第3天后疖液化化脓达40%,第4天后达76.67%,第5天后达83.33%,对照组患儿在接受治疗第3天后疖液化化脓为16.67%,第4天后为30%,第5天后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天时,治疗组无明显缩小的为3.33%,对照组无明显缩小的为23.33%,随访1个月治疗组未液化直接吸收的为13.33%,对照组未液化直接吸收的为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提示:使用创灼膏可以明显缩短化脓时间,较早排脓,尽快痊愈;同时可防止发展为大的脓肿,降低治疗难度,减轻患儿痛苦,大大减少抗生素的系统使用;可以促进疖不经历化脓过程而自行吸收;治疗组患儿疼痛感总体较轻。

本试验使用创灼膏主要成分为煅炉甘石、煅石膏、甘石膏粉(由黄柏、苍术、虎杖等组成)、白芨、冰片等,黄柏、虎杖均能清热利湿,泻火解毒,虎杖还能活血定痛;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不论未溃已溃的创面均可使用;炉甘石生肌收湿,煅石膏能生肌敛疮、防止感染;冰片可清热止痛,去腐生肌。诸药合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燥湿、活血定痛、去腐生肌、促进新鲜肉芽形成之功效[3-4]。

临床工作中笔者常常观察到一些小的疖肿单独连续外敷创灼膏,不经历液化即完全消退;一些较大的脓肿也可在3~4 d内液化、排脓,排脓后继续使用,伤口愈合快,疗程短;传统治疗中对一些较大的脓肿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联合鱼石脂拔脓,一旦破溃,鱼石脂即需停用,只能外用抗生素软膏,抗生素在控制细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创面组织细胞的再生,使创面愈合慢,疗程延长[5],故患儿排脓后愈合较慢,而创灼膏在排脓后不仅可继续外敷而且可用于脓腔内部,去腐生肌,缩短疗程。

目前疖肿的传统疗法多采用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其疗效慢同时又有较多不良反应,且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也日益严重。在儿童外科,一般常规治疗为外用抗生素软膏,等待疖肿液化、脓肿形成,而后切开引流、换药。这种方法对婴幼儿、儿童来说需要忍受长时间的疼痛,后期切开引流、换药痛苦较大,并且容易留下永久性疤痕,我科使用创灼膏外敷,发现创灼膏经皮渗透强、抗感染效果好,疖肿进展为大脓肿的概率变小,短时间内即可液化,最后仅需无菌针头刺穿脓栓排脓,继续创灼膏外敷加速炎症消退及创面愈合,从而完全痊愈,不易留疤,李家邦《中医学》中也提到创灼膏可加速组织修复,减少瘢痕形成[6]。创灼膏还具有止痛效果,故患儿疼痛和痛苦较轻。同时,创灼膏有无毒,无刺激,无过敏的特点[4],所以非常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

猜你喜欢

外用脓肿液化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