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景观设施的复合功能研究

2020-03-11黄泽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黄泽禹

摘 要:校园是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校园景观设施是彰显校园文化、构成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设施不仅要发挥其基础的功能作用,在设计时更应从人性化、可持续化发展着眼,使校园景观设施发挥出其作为文化载体以及人与环境沟通纽带的媒介作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施;复合功能;人性化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校园公共空间的非正式营造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为例”(2020XJ98)研究成果。

校园是一个聚集性场所,是老师和学生的重要工作学习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师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校园环境建设是重中之重,而作为师生日常休闲、活动的校园景观设施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让校园景观设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校园景观设施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应具有多重属性,不仅应满足校园师生的物质需求,提供基础功能性的设施,还应发挥其文化、艺术等其他方面的功能属性,在满足人们活动需求的同时又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一、校园景观设施的功能属性

(一)基础功能

校园景观设施根据其基础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五大类:观赏类,如建筑物外装饰、雕塑等;休息类,如长椅、凉亭等;照明类,如路灯等;宣导类,如宣传栏、标语牌、名人名言等;服务类,如道路标志、指示牌等。

(二)文化艺术功能

校园景观设施承载着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整体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校园景观设施的学校只是一个冰冷的建筑群。校园景观设施是校园里连接人和物交流的纽带,使师生可以在享受其提供的基础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其带来的艺术美感。校园景观设施不仅能满足师生的日常校园生活需求,还能彰显校园的文化形象,突出校园的文化精神,体现学校的特色。

(三)心理行为需求的功能

第一,看与被看的需求。卞之琳曾写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正是人与景观融合的美的体现,是一种看与被看的心理需求。比如,在运动场旁的座位要比其他地方的座位更受欢迎,因为它可以使人在休憩的同时观赏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所以这些地方座位的需求数量更多。

第二,私密独处的需求。在环境心理学中,私密性经常被提及,私密性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进行校园景观设施设计时,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对周围环境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追求相对隐蔽又要保持空间的整體的和谐统一,形成一种独立又不被分割的空间氛围。

第三,社交的需求。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的交往、交流是我们每天必需做的事情。而学校中师生的日常交往如聊天、休息、饮食、聚集活动、运动等一般都是在校园景观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在设计校园景观设施时,需要把用户的社交行为考虑进去。例如,校园里的教职工家属一般都是老人及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开放性强、视野开阔、适合休息和游玩的场所。学生一般会有小规模的休闲聚集活动或社团活动等,这时候座位的需求就相对较多,设计时就需要考虑连续性的多人座位设计。但是,过多的连续座位设置会使空间利用率降低,因此可以设计临时性座位,将台阶、花池、有高差起伏的地形等作为设置临时座位的地方。

二、校园景观设施的复合功能之变

校园景观设施影响着整个校园的环境建设,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是校园建设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在设计上应该满足多种场景、多种人群的需求,并且要立足于校园师生的的心理需求。当下,许多校园的景观设施设计只体现了设施的基本功能,缺乏艺术性、独创性,选材及造型没有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校园景观设施作为校园环境的组成部分,突出校园景观设施的复合功能,可以更好地推动校园环境的改善。把校园景观设施的基础功能属性转化为校园新的公共生活空间功能属性,可以助力校园文化发展,树立校园地标。因此,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园景观设施建设是设计的趋势。

(一)从设施到空间的身份之变

校园景观设施的复合功能之变体首先体现在其身份上,在体现设施的实用性功能的同时,要越来越多对设施与人、与校园环境乃至与整个城市的关系进行思考,在不断强化校园景观设施与人、与环境的关联中,凸显人文关怀,要将校园景观设施作为融入环境的一部分。

(二)从设施到空间的设计原则

第一,自然环境适应性原则。校园景观设施设计时应与校园自然环境相协调,利用原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在原有基础之上设计,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将景观设施融入环境之中,让原有的自然资源锦上添花。

第二,注重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景观设施空间应是一个多层含义、多用途、多重功能的复合体,是校园中人们活动休闲的主场所,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校园景观设施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选用舒适度较高的材料。校园景观设施设计应本着人性化设计理念,从人的尺度、人的行为、人的心理出发,提供人性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

第三,注重空间可持续性利用原则。校园景观设施应考虑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时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在校园景观设施建设时,应注意保留原有的绿地、植物等,尽可能利用原有自然环境,使设施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使原有的自然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材料使用上可以选择再生材料,以免老化拆除之后污染环境。校园景观设施设计也应追求用途多样性,提升设施的利用空间。设施的设计应该灵活多变,使处于场地中的人们通过不同的行为需求,可以改变设施的使用功能,以达到空间利用的可持续性。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污染,不破坏,充分利用设施空间的多种功能,让校园景观设施更具生命力,让校园更美好。

三、校园景观设施设计实践

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为了给学生、教师、儿童提供休憩的空间,要求在宿舍楼前的一片区域增加能为师生提供休息的公共设施。校园景观设施应该是多功能的、复合的场所空间,它应该能辐射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篮球场、综合教学区等区域,为更多的人提供休闲娱乐及休憩的共享空间。因此,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旨在利用景观设施,以椅子为载体,通过艺术与日常共生的方式,探讨艺术融入生活的可能,发挥出校园景观设施的复合功能。

(一)场所记忆

如图1所示,此区域原先是一片树林及绿化草地,为了保留校园原有的景观记忆且不破坏原有的绿化,设计中保留了15棵树及部分草坪,为校园群体留存绿色记忆。如图2所示,在景观设计时,将装置沿着树形成围合空间,使这片小树林成为公共景观设施的一部分。

(二)椅子空间

在日常休憩空间中,以校园内人与椅子的交互行为作为研究线索进行串联,组合到改造区域景观规划中。在此空间中,设施具有其基础功能,椅子是坐的工具,但同时,椅子与周围环境又形成一个椅子空间。在空间中的椅子为校园群体服务,设计上既要满足师生的需求,也要满足清洁工、儿童休闲等小众群体需求。清晨,学生可以在此处阅读背书,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白天,社团可以在此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劳累的清洁工也可以在此午睡片刻,下午精神满满,为师生服务;傍晚,老人可以带着儿童在此游玩、休息;夜晚,挂上幕布,打开投影,情侣可以坐着欣赏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一个椅子,就可以体现出校园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三)艺术展演

如图3所示,经规划更新后的校园景观设施可以作为艺术展演的场所,其因位置的不同可随时拆卸展板,形成不同的观展体验,单面观看可以斜视、仰视、直视等,重叠的展板带来艺术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展板的空间组合形成了迷宫,儿童可以在艺术长廊自由穿梭。借助融入景观的15棵树,在发挥树的遮阳作用的同时,阳光照射树叶形成的阴影投射于椅子周边的展板之上,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艺术院校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介入形式,包括艺术实体、艺术非实体、艺术活动等,形成可持续的空间利用。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景观规划为例,这个艺术展演的椅子场所是融入了设计者创新的理念,人们共同参与而营造出的场所。

四、结语

通过对高校校园景观设施功能的梳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针对校园群体的景观设施设计应是复合功能的设计,除了满足基本属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其文化及艺术属性;校园景观设施是校园中人与环境和諧共生的纽带,可以使其成为体现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的重要媒介。

参考文献:

[1]张亚芹,毛縯韬,高珊,等.浅析校园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的方法[J].四川建材,2019(10).

[2]李淑怡.高校景观设施设计:以湖北大学公交车站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4).

[3]谢振东,杨一丁.从考现到设计:街道“椅子”场所的共生[J].住区,2020(3).

[4]米江辉.住宅小区围墙的功能及其变化研究[J].工业设计,2019(12).

猜你喜欢

人性化设计
功能炊具设计之我见
客车操控仪表台人机设计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浅析城市公园的人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