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的瞻园营造特色研究
2020-03-11唐孝祥王逸婷
唐孝祥 王逸婷
摘 要:文章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探讨分析瞻园的营造特色,以期挖掘、展示、传承瞻园的造园智慧,推动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美学;瞻园;文化地域性格;营造特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081909)成果。
瞻园位于南京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区,始建于嘉靖年间,几经更迭后逐渐衰败,1958年在刘敦桢先生的主持下进行了重整修复[1]。瞻园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已有文献资料中,对其空间结构[2]、历史变迁[3-4]、理景要素[5]、微气候营造[6]等方面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风景园林美学视角对瞻园进行的研究较少,其园林审美内涵有待挖掘和完善。本文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7],从山水布局、空间格局、艺术手法、人文品格等方面对瞻园的营造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行探究,以期挖掘、展示、传承瞻园的造园智慧,为城市私家园林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一、历史沿革
嘉靖至明末,经过徐达子孙不断修缮,西圃成为南京城最负盛名的私家园林。嘉靖初年,徐达七世孙徐鹏举于府邸西侧空地造园,“征石于洞庭、武康、玉山,征材于蜀,征卉木于吴会”,西圃由此成形。万历中期,徐达九世孙徐维志添置花木亭台、重整山水,及至明末,西圃在城内远近闻名。清代,府邸变为江宁布政使衙署,西圃变为官府花园,在康雍乾三朝得到了全面修缮,成为江南名园之一[8]。乾隆二十年(1755年),增植牡丹、芍药等名贵花木,营造了梅花坞、老树斋、竹深处、木香廊等十八景,盛极一时。乾隆二次南巡时,赐名“瞻园”。然而到嘉庆年间,瞻园逐渐萧条破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布政使衙署被改为王侯府衙,后几经战乱,瞻园景致不复旧貌,逐渐破败。
1949年后,府衙被改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958年,刘敦桢先生主持展开瞻园的复原和改建扩建工程。基于留存现状,参考清代袁江《瞻园图》(图1)和童寯的《江南园林志》(图2)等史料,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法与造园技法,刘敦桢不仅恢复了瞻园核心区的园林风貌,还将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与当时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古为新,进行了创新探索,营造了清新雅致、舒朗天然的园林意境,做出了将古典园林与当代新园林巧妙融合的尝试。
二、地域技术特征
(一)地理位置便捷优越
瞻园的地域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山水布局、园林营建技艺等方面。明代南京城被城墙分为外城、应天府城、皇城,城西北为军事驻扎区,城东为宫城区,城南为市区,其中市区被分为官吏富民居住区、手工业区、商业区、风景游乐区等区域,徐达府邸就在城南市区。由于明初崇尚“简质”,府邸西侧空地“日久不治,转为瓦砾场”。嘉靖初年,徐达孙辈于空地起废兴园。从造园时南京城的规划来看,瞻园位于南京城西南方向的官吏富民居住区,靠近聚宝门,周边地势平坦,道路通达,南靠秦淮河,北近夫子庙,临近诸多商业街市、游乐景点。瞻园自古以来就位于城区的核心地段,水陆交通便利,周边业态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为后期盛名远扬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条件。
(二)山水布局浑然天成
瞻园采用自然式的山水布局,全园格局呈现出开敞、明朗为主,封闭、曲折为辅的特点(图3)。由于瞻园周围缺少自然地形条件,只能人工“开池浚壑,理石挑山”。重整瞻园时,刘敦桢先生一方面利用传统造园手法,还原史料中山为主、水为辅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便于公众游赏的时代需求,在瞻园的空间格局、景观序列、游赏体验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特色设计。山水景观呈南北纵向分布,南、北、西三面环山,各具特色:南山秀丽,北山雄浑,西山富有野趣。南北假山前各有一处水池,南池自然幽静,呈现静谧氛围,北池开阔,与东部水院相连,南北两池通过西山前狭长的溪涧连接,做到了“脉源贯通,全园生动”。瞻园的重整不仅实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写意仿写,还跳出了传统江南私园过于追求曲折幽深的特点,在各园林要素的关系处理上更加收放自如,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水交融,花木紧密配合山水骨架,建筑掩映其间,浑然天成。
(三)园林营造特色鲜明
瞻园的园林建筑风格统一,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域特征,而假山叠石则将南北风格汇于一园,还创新地将西方园林要素融入中国古典园林。瞻园内的堂、厅、轩、亭等建筑均采使用白粉墙、小青瓦、棕褐色木构,屋顶檐角起翘较高,墙上有各式镂花窗、月洞门,游廊串联各节点并与墙体、建筑结合形成庭院等庭院空间,小径多为青砖铺地,表现出典型江南园林的古朴雅致、灵巧轻盈。园中南假山瘦削圆润,北假山雄浑峭拔,南方园林的秀气和北方园林的大气,经由西山相连,在园中融为一体[9]。东部盆景园留出的草坪和中部静妙堂前留出的石质小广场,是借鉴西方园林后的大胆创新,增加瞻园的开敞空间,是预测时代需求后做出的回应。
三、社会时代精神
(一)名门望族,雅俗并存
明代中后期,權贵富商间猎奇斗富之风盛行,徐达孙辈花费重金采购名木奇石丰富瞻园景观,在假山上建铜亭,亭下山洞内烧煤以保证冬天观景可以防寒。吴敬梓曾这样描述徐九公子在瞻园与宾客雪中赏梅的场景:“园中几百树梅花……亭子全是由铜铸成,内中烧了煤火所以这般温暖。”瞻园在当时世俗风气的影响下,表现出雅俗并存的风格特点。如今瞻园已无铜亭,但据史料恢复后的假山怪石景观,面积约占全园三分之一,相比其他江南园林,假山占比偏高而略显世俗。南入口进门可见的仙人峰和倚云峰,是北宋宋徽宗建艮岳留存至今的的遗物。园中数株古树名木为园林增加雅致古韵,具有江南园林特有的人文气息,表现自然情趣的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思想感情[10]。静妙堂东有一株种植于乾隆年间的紫藤,苍劲古朴,成为景观视觉焦点。百年女贞“霜霰不改柯”的志气,池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西假山复原清代“竹深处”和“梅花坞”之景,借松竹梅岁寒三友象征了坚韧的品性和优雅高洁的情操。
(二)叠石寄情,融通南北
瞻园以山石取胜,刘敦桢学习《宋人画册》《元人画册》《芥子园画谱》后据此重整了瞻园山水骨架,“一拳代山,一勺代水”,将崇尚自然之情寄托于假山。
北假山留有部分明代遗构,如山中“盘石”“伏虎”洞穴等,对明代叠石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修整时以保护为主,采用横石叠山法进行修整,参考了阎次平和倪云林的山水画风,在山顶增设叠石屏障以增加山体气势,北池水尾蜿蜒向山体后方以增加景物深邃感。山体具有北方雄伟峭拔、浑厚大气的特点,与北池互为映衬,远观近游俱佳。
南假山全部为新建,借鉴了马远与黄公望的画法,石壁及顶部收头参考了山水画中的皴法,具有写意山水画风。山体呈环抱之势轻衔南池,山前二矮山由后山两翼延出,与《画山水诀》中“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相吻合,峰峦参差形成多样的光影變化,空间层次丰富,具有南方挺拔圆润、凹凸秀美的特点。山下南池小巧轻灵,水面略点几块汀步,水帘从主峰倾泻而下,如同高山流水、幽谷深潭的山水画,营造宁静幽深之境。
西假山花木蓊郁,富有野趣。重整时采用石包土的方式,在原有叠石道和山洞基础上进行加固,同时沟通南北假山,三山融为一体。山下水涧形态由平直呆板改为曲折自然,连通南北两池,模拟出自然溪谷景观。山顶建两亭,丛植常绿乔木,隔绝市区喧嚣,营造出宁静幽雅、恬淡闲适的山林野趣之境。
(三)兼容并包,公共开放
园内假山兼具传统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风格特点,瞻园还将西方园林中的草坪和广场融入自身,面向公众,整体呈现出内向开敞的空间关系。由于难以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瞻园中的亭、轩、游廊等建筑都背靠园墙布置,互为呼应而又不显局促,在内部留出较大、较集中的开敞空间。除了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水池,硬质广场和景观草坪被引入瞻园,配以几株乔木,既留出了通透的景观视线,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又为游客参观、活动留出了空间,相较于其他传统江南园林,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公共性。
四、人文艺术品格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瞻园对自然山水的移缩模拟达到了浑然天成的效果,远可观其势,近可赏其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瞻园通过对自然要素的概括、提炼,成功地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表现为园林山水仿写自然,园林建筑融于自然。瞻园假山叠石的处理,整体如同一幅写意山水画,三山各具特色,兼顾了景观效果与游赏需求,统一于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远观北山,其势高远;近观南山,前后层次深远;登西山观南北两山平远。山上模仿自然设置登山小径,曲径通幽,水体模仿溪涧、幽池、飞瀑、平潭等自然水景,紧密配合山体骨架,山水相绕,灵动多变,达到了“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境界。山间有竹林、梅岗、松浪、碧桃、红枫,季相变换,落英缤纷,复返自然。园林建筑在全园的占比较少,因地制宜,建筑风格古朴雅致,细部装饰通透灵巧,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二)与古为新的审美趣味
与传统江南园林尚古尚雅不同的是,瞻园在继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服务公众、接待贵宾的时代需求纳入设计,与古为新,传承发展。刘敦桢创造性地在东区景观中部的盆景园留出一片草坪,静妙堂北侧留出一片硬质广场,丰富了传统园林中的留白方式,为园林增加了舒朗清新的气韵。建筑构造也有所创新,如为观鱼亭设计的美人靠(图4)有别于传统园林中普遍采用竖向设计的方式,选用横向的木质水平杆件,保留古朴感的同时极大增加了耐用性,均衡了受力,也与平静的东水池相得益彰。拆除静妙堂前后外檐格扇下原有的裙板,换为玻璃,使内外景致相互渗透,丰富了游人的游赏观景体验。
(三)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
瞻园空间处理手法多样,通过协调组景要素间的关系,以实生虚,由虚入实,虚实互化,形成了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具体通过藏与露、疏与密、虚与实这几组艺术手法展现出来。
藏与露。瞻园利用框景、漏景等方式对景观进行了藏与露的处理,起到了引导视线的效果,激发游人向往和期求的心理。园内墙体多镂空的门窗,内外景观相互渗透,丰富了景观层次[11],步移景异,引人入胜。驻足于静妙堂前观北假山,山后景色被植被遮住大部分,仅东侧露出一角飞檐,能够激发游人心中对山后景致的遐想和探寻美景的渴望。
疏与密。瞻园组景要素的配合疏密得当,形成对比,产生节奏变化,营造层次起伏的气韵之美。偏于一侧的西假山为全园制高点,却不因过分高大而显得突出,山上密植花木,岁寒亭与东侧观鱼亭构成对景,隔水相望,景观视线相互呼应。南部入口处小而密的空间处理,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激起人们的探索欲(图5)。入门首先透过门洞看到仙人峰,接着在曲廊引导下经过玉兰院、海棠苑、桂花苑几个小空间,视野由暗转明,看到南假山与静妙堂,再向前穿过月洞门到达北池,豁然开朗。
虚与实。传统园林空间通过对建筑以及景物的位置、体量、形态的经营,有意识地创造一个虚实交融的外部环境,二者相互交织穿插,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内外交融[12]。瞻园山环水抱的山水关系是虚实结合的典型表现。山为实,水为虚;峰峦为实,洞穴为虚。此外,园林中墙体为实,门洞为虚,介于虚实之间的院落、游廊、格扇、漏窗起到过渡空间、调和气韵的作用。游人既可驻足其间赏景,建筑本身也构成了景观,融入外部环境,相互衬托,虚实互化[13],营造出全园融通、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
五、结语
瞻园兼具南北方园林的风格特点,融合了秀丽与浑厚,形成了清新灵动、舒朗天然的独特风格,营造出全园融通、气韵生动的园林意境。瞻园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文化需求做出了呼应,这使得它有别于传统江南私家园林,跳出了过度追求封闭曲折、含蓄精致的桎梏,更加贴近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如今依然充满生机。本文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维度出发对瞻园的营造特色和审美文化内涵进行了归纳,有助于挖掘、展示、传承瞻园的造园智慧,揭示传统园林的当代价值,从而推动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菊华.刘敦桢·瞻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45.
[2]李志明,郑敏,张倩.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瞻园空间结构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11:4.
[3]刘叙杰.旧园中的创新:记南京瞻园的修整和改建[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5.
[4]周燕,朱道萸.坚持历史性,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恢复瞻园历史风貌扩建工程为例[J].中国园林,2016(3):11-15.
[5]郭旭.“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瞻园掇山手法之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熊瑶,金梦玲.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微气候营造:以瞻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7(4):35-39.
[7]唐孝祥.建筑美学十五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5.
[8]刘叙杰.南京瞻园考[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72-79.
[9]潘谷西.江南理景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55.
[10]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0.
[1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4.
[12]鲍英华,鲍鲲鹏.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思想解析[J].中国园林,2012(5):73-76.
[13]王玲.“虚实济象,有无相生”之苏州古典园林虚实营造手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美学、风景园林美学。
王逸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