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性主义艺术世界的暗夜之花

2020-03-11

优雅 2020年1期
关键词:塔罗牌艺博会赫斯特

01皮特·蒙德里安《彩色的矢量图》

02里特·维尔德《红与蓝的椅子》

03皮耶罗曼佐尼《镀铬》

04伊夫克·克莱因《无标题的人体测量学》

05马歇尔·杜尚《裸女下楼》

近来灵性主义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机构经营中的应用变成艺术市场新趋势。被塔罗牌、神秘学、占星术、辅助冥想的手机应用、水晶充斥着生活的我们,对“新时代灵性追求”的兴趣愈发高涨。艺术圈亦是如此,在经济状况波动,藏家购藏显谨慎之时,艺术家和画廊以及每一位对现实感到无力的人都纷纷转向追求精神上的安慰,无论是购买一件灵性主义的艺术作品,或是一件有助运势的商品,手表、珠宝,甚至是一件服装都透露出当代人的功利主义思想,不过,这也许是无常生活中唯一切实可行的积极举措吧。

06达米恩赫斯特“曼荼罗”

07丽诺尔托尼《吸气,八》

08达米恩赫斯特《世界粉碎者》

09丽诺尔·托尼《新娘进来了》

灵性主义的多样艺术语言

众多的艺博会和展览中呈现许多关注灵性主义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的艺术家作品,神秘学方兴未艾。现代主义大师,例如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皮特·蒙德里安(PietMondrian)、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p)和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等艺术家,也曾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灵性元素以及精神世界的询问与探索。“我认为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宗教和艺术对于当下的许多问题都无法给出答案,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汲取了一切的混合体来找到自己的信仰系统”。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表示。他于去年9月-11月在白立方伦敦举办的个人展览呈现了曼荼罗(mandalas)这一用于冥想且代表宇宙的符号。赫斯特的艺术生涯贯穿了对灵性主义的探讨,虽然他说这些作品并不直接反映他个人的信仰,但他指出:

“每个人都在寻找可以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力量”。

对于灵性主义的追求大多数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达米恩·赫斯特的曼荼罗并不新鲜,他只是在一个更适当的时代创作了这类作品。”艺术品经销商爱丽森·雅克(Alison Jacques)表示。她的画廊也曾在伦敦弗里兹艺博会上展出丽诺尔·托尼(Lenore Tawney)的作品。“当丽诺尔·托尼探索这些东方哲学和西方神秘主义的观念时,她有一小拨追随者,大多是女性,但这个群体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了。”雅克说道。

01佩斯画廊高级总监及策展人安德里亚希奇主持佩斯纽约旗舰大楼的开幕仪式

02 Taschen出版社今年发行的塔罗牌《达利》

03赛迪HQ画廊于伦敦空间开设快闪店,售卖有治愈功能的能量石

04萨尔瓦多·达利《孩子看着新男人的诞生》

灵性主义驱动商业运作

在佩斯画廊纽约新空间的揭幕仪式上,一位萨满法师为这座耗资8000万美元的大楼祈福,暗示了画廊创始人格里姆彻对神秘学的深信。祈福仪式采用“萨满可可疗愈仪式”,参与的人需喝下被认为带有能量的苦味热可可。当萨满法师走过了大楼中的每一个房间后,大楼才算正式揭幕。

格里姆彻还观察到:“当下人们对扩张自己意念的追求不断增强;而艺术家往往是首先认识到这一现象并对此进行表达的人”。不仅如此,佩斯画廊在纽约新空间的墙上嵌有水晶,从玄学的角度来说,水晶也具有一定的灵性。

如今灵性主义和精神治愈的想法已逐渐被接受,因此而生的有灵性寓意的商品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伦敦的赛迪·科尔斯HQ画廊(Sadie Coles HQ)与美国艺术家安德烈·奇特尔(Andrea Zittel)于伦敦弗里兹艺博会期间共同合作,以快闪店的形式出售“有治愈功能”的宝石和矿物。而用于占卜的传统塔罗牌也开始复兴。塔森(Taschen)出版社将重新发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84年设计的塔罗牌。

可以说灵性主义已被资本笼络,而“灵性主义的商品”正成为欣欣向荣的产业。在全球艺术市场的增长趋势减缓,各地政治危机频起的环境下,艺术界转向追求灵性主义和充满能量的精神治愈,是否寄托着画廊主对市场和商业的新期望?

05塔比塔·雷泽尔《演讲表演》

06夏娜·莫尔顿《情绪波动》

07格霍森·佩里《瑜伽垫》

08梅拉妮·玛彻格的《被动攻击占星术》由高雅艺术画廊在弗里兹伦敦艺博会上呈现

艺术家反抗亚文化被动商品化

然而,在画廊主以灵性主义之名谋求市场新突破之时,有些艺术家对糅杂了精神与健康主义的产业不屑一顾。艺术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制作了一张95英镑的瑜伽垫,这是他在维多利亚·米罗(Victoria Miro)画廊的新展“超级富贵室内装饰”的一部分。瑜伽垫的设计包含一个写在臀部上的“我的精神世界”字样,以及各种星象的名字。

同时,美国艺术家夏娜·莫尔顿(Shana Moulton)在她由伦敦扎布卢多维奇收藏(Zabludowicz Collection)委托创作的新影像作品中,通过她的另一个自我辛西娅(Cynthia)探索精神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辛西娅将陈词滥调的养生仪式、新时代灵性主义和水晶混在一起以应对自己的焦虑。

在弗里兹伦敦(Frieze London)中,来自巴黎的高雅画廊(High Art)展出法国艺术家梅拉妮·玛彻格(Me lanie Matranga)基于星座创作的墙上挂饰。画廊的罗曼·谢纳斯(Romain Chenais)表示这件作品是对仅相信占星术的“积极肯定”的反驳。另外在当月的另一场博览会上,古德曼(Goodman)画廊的展位展出集传教士、瑜伽教师和艺术家身份为一体的塔比塔·雷泽尔(Tabita Rezaire)的作品。她说她使用自己的“数字康复行动主义”来协助瓦解“白人至上、种族优越、男权等全球化世界”的剪影。

与任何被主流所接受且被商品化的亚文化一样,灵性的概念是否已失去了自己的初衷?赫斯特坦言:“我认为一切都已然商品化了,但你只需相信商品化不會将其败坏。这就是我每天对待艺术的态度。”

猜你喜欢

塔罗牌艺博会赫斯特
有艺思:支持NFT,你会烧掉一张赫斯特吗?
78张的神秘与神明
塔罗牌的意大利“老家”
艺博会观察
中国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相遇十八世纪赫斯特瓷器
如火如荼的艺博会
Adobe助力赫斯特中国公司打造数字出版生态体系
第14届广州艺博会多措施吸引高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