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0-03-11郑正真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郑正真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 成都 610042)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人民为中心”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是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的和行动方针,体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这一实际问题的需要,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锤炼党性、净化思想的重要思想武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谋幸福的实际行动指南。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要从实践是人民主体性确立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是人民概念的理论源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等三个方面加以把握,而这些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

(一)实践是人民主体性确立的逻辑起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是将人民群众确立为历史主体。马克思实践概念首先是以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它的形成经历了从感性具体—总体抽象—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正是有了“实践”这一特质,才使得人成为人的根本;也正是由于“实践”,使得“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的本质才得以生成。他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1]344因而,人作为实践主体,其人类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才得以创造了人类社会,也改变了人自身,将社会从自然界中进一步分化出来,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论,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作为新世界观的基点,实质上为传统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困境寻求了新的出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2传统哲学家们从直观的角度出发来展开研究,但只是停留在追问“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没有深刻揭示人怎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人,并没有准确找到哲学的真谛。这种真谛生动体现在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世界”,即“实践”。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首先就是从人的实践角度展开的。他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1]67-68人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的能动性存在,在感性实践中不断生成自身,并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马克思从感性实践的高度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认为社会生产时间和生存方式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以此肯定了人的历史性存在,这也是人民主体性确立的逻辑前提。基于哲学视角,“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人民主体性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具有极大的同源性,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一致性。

(二)“现实的个人”是人民概念的理论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出发点和理论前提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开始将劳动与“个人”联系起来并加以考察,并意识到要从活动的角度来理解和规定“个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他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明确提出并进行系统阐述。马克思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6-67其一,现实的个人是感性的个人。这是因为个人的存在仅仅是自然存在物的一种,即个人也是作为一种肉体存在物和有生命的存在物,与其他自然物一样在某种程度上都将会受到自然界的约束,受制于自然规律。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感性对象的观点,即人的存在必须要以感性对象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只能通过感性对象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并强调生产才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7其二,现实的个人是具体的个人。由于现实的个人总处于一定的感性活动过程中,是其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感性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一种具体的活动,与其他抽象性的精神活动存在一定的区别,现实的个人成为了感性活动的主体。可见,作为感性存在者,现实的个人实际上就是具体的个体存在者,即便个人无时无刻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但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的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基于此,现实的个人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287。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并明确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一种互为矛盾的规律。其中,生产力所表现的是个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物质活动呈现出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所表现的是个人与他人在生产及其他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得到充分运用的。“以人民为中心”与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概念高度一致,再次强调了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3]13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基于此,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其中,第一大社会形态是指“直接的社会关系”,集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属于自然经济的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给自足且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二大社会形态是指“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集中表现为人对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属于市场经济阶段,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得到进一步明确、商品经济发达,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三大社会形态是指“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阶段集中表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要在第二大社会形态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即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中才能得以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已经由对立逐渐转化为统一,劳动成为一种高度自己、自由、自主的活动。此时,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人的需求以及人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发展,真正实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马克思从多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展开深入批判,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拥有一切生产资料、技术和资本,而劳动者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贫困的工人整天都在为了生计而到处奔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是一种奢望,遥不可及。因而,马克思预设了一个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美好社会。他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人们彻底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逐渐进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伴随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此时的人才能成为自由而全面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质上是指人的体力、智力得到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人的自身个性发展到一定的境界,并尝试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不难发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思想,一方面强调人的自身需要的发展、人的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及个人的发展与全体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的统一性。换言之,只有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关系中,自由才真正产生、实现及发展。基于此,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创新发展

价值观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评判和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秉持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鲜明立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3]138

(一)彰显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将“人民群众”确立为其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还将“人民群众”视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5]294,将历史的活动看作是“群众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将人民群众确立为社会的价值主体定位,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基于这一定位论述, “为人类谋幸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终身的奋斗目标和崇高使命。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里,产业工人、劳苦大众已经由对象和客体的角色逐渐转变为真正的主体,是作为目的而不再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人民群众既是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既是初衷也被视为一生的终极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在理论的深度上详细阐明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用实践行动生动地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得全体人民都能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将“共享”概念有机地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新理念、整体思路和具体实践之中,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分彰显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地位。

(二)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标准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价值理想。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根本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时刻指引着行动的方向,只有在思想上深刻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义,才能在实践中时刻坚守党的群众路线。其中,价值标准是衡量价值取向是否正确以及价值有无、价值大小、价值高低的尺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标准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满意与否、高兴与否、赞成与否,是否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看成是价值评价的主体。因此,我们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始终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摆放在首要位置,目的就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最终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认为“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生活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2]537。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不仅包括价值的根本基础、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还指明了价值观的具体实现路径,即发展生产力,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为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懈努力奋斗。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深刻意识到必须要弄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这一本质的界定是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出来的,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得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7]4。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共同富裕”不仅涉及到“切蛋糕”,还关系到“做蛋糕”,实质上是对以往多数人贫穷、少数人富裕分配方式的颠覆。为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与情怀,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现实表达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691“以人民为中心”实质上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科学精髓,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条,并指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赋予的重托使命,归根到底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所决定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3]137。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党完成好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

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性地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时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条发展主线,要把人民作为政策设计与制度架构的出发点、落脚点,将其深入贯穿于一切工作中,始终要将人民的拥护与赞成、高兴与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另一方面,要办好民生实事,及时回应民众关切。要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加强与各级社会组织和党派的沟通交流,善于听取和吸收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加快推进工作创新发展。

(二)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摆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本色。群众路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的集中体现,切实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方面,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做到善于结合、善于沟通、善于引导。“善于结合”在于要将群众工作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中。“善于沟通”在于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解决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善于引导”在于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文明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拉近干群关系、提升工作效能。另一方面,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创新理念、制度与方法。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建立服务群众的规章制度,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将群众的实际需求摆放在主要位置,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

(三)坚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不仅包含了物质文化的需要,也包含民主、法治、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人民生活需要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在政治建设上,要遵循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确保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广泛、更加真实、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出的真实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经济建设上,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激发新动能,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灵感、挖掘素材、提炼主题,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建设上,要重点聚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稳步提升就业水平与质量,全面建成能够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着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等各类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