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

2020-03-11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年团列宁共产主义

石 娜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1920年下半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面临着健全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历史任务,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0月2日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宁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青年团的任务》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在革命中的贡献,明确了青年在建设共产主义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教育培养青年的历史任务,发出了青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的伟大号召。

一、《青年团的任务》的主要思想

列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践行者,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围绕怎么巩固革命成果,怎样建立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时代主题,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出了青年教育的思想,教诲青年要担负起建立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共产主义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批判继承发展人类文明成果,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将自己锻炼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些论述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共青团建设的理论遵循。

(一)光荣使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指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希望在青年一代。他早在1906年就对青年的地位与特征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的党,而总是青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1]161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明确指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2]328,资本主义社会培养的工作者最多只能消灭剥削和建立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在无产阶级政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则需要新生政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长期努力,“青年一代努力的结果将建立一个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2]329。列宁强调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吸收全体工农青年参加共产主义建设”[2]337。因此,教育和培养有较高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共产主义青年,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首要任务:树立正确学习理念

如何教育和培养青年,使之担负起建立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列宁站在共产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给予了掷地有声地回答:“全体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2]328在列宁看来,学习是青年一代掌握建立共产主义的知识、能力和理想信念的首要的和必需的途径。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深入阐述并反复强调了青年应当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重要问题。首先,列宁从时代背景和青年面临的现实任务出发指出,“首先的和理所当然的回答是,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2]329。列宁强调指出,青年一代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并自觉学习掌握共产主义知识,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好知识储备。其次,列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出发殷切教诲,嘱咐青年要批判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认真、全面学习人类历史积累的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知识,“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2]334。再次,列宁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摆在了重要位置,他指出青年只有“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恢复工业和农业”的经济任务,继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设想“仅仅识字”“仅仅懂得什么是电气化”,而不懂得如何“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部门中去”[2]336,共产主义是建不成的。因此,青年一代必须认识到,“只有受了现代教育”,“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2]337,只有立足于最新的科技成就,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进而深入推进共产主义事业。

在关于怎样学习的问题上,列宁强调了以下两点。首先,对待人类文化知识要批判地继承发展,摘取精华,剔除糟粕,以是否是“共产主义所必需的东西”为标准,消化吸收和应用有利于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部文化知识,摒除消灭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腐朽落后的知识。其次,列宁告诫青年要摒弃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他要求青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和增进自己的“思考力”,能够“融会贯通”“学到的全部知识”,学思结合,以避免共产主义成为“空中楼阁”和“空招牌”。

(三)价值信仰:培养共产主义道德

列宁高度重视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他指出要通过对青年的培养、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新一代。针对资产阶级责备共产主义者摒弃一切道德的言论,列宁指出资产阶级宣扬的超阶级超人类的道德是“一种偷换概念、蒙蔽工农耳目的手段”。在列宁看来,道德总是为特定时代的阶级斗争服务的,不存在超人类的泛道德,因而,“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共产主义道德“完全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2]338,这种道德是为摧毁旧社会的剥削和创立共产主义新社会服务的。列宁进一步强调,青年一代要自觉“把自己学习、教育和训练中的每一步骤同无产者和劳动者不断进行的反对剥削者的旧社会的斗争联系起来”[2]341,通过“团结一致的纪律和反对剥削者的自觉的群众斗争”使道德为摆脱剥削和更高水平社会服务。另外,列宁告诫青年要规避旧社会遗留的不良道德的影响,要联合起来反对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心理观点和教育。

(四)实现路径:投身沸腾的社会实践

注重青年的实践教育是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严肃批评了脱离社会实践的仅仅依赖书本知识的教育,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最大祸害”。“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3]463。列宁认为从共产主义著作和小册子中得出的脱离工作斗争实践的书本知识是一文不值、不值得信赖的,因为书本知识都不同程度的“同日常各方面的工作联系着”,只有在斗争和工作实践中学习知识、检验理论,才能真正做到对理论知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列宁高度评价了改善菜园工作、星期六义务劳动等公益实践活动,指出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实践能使青年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2]345

(五)组织保证:青年团保驾护航

青年自发的革命性只有在青年组织的引导下才能转化为自觉的有组织的革命性,由此,青年组织在青年的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列宁高度重视青年团在青年工作中的引领导向作用,认为青年团的培育是培养共产主义青年的重要一环,青年团要担负起组织团结广大青年,在党组织的指导下对团员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并带领他们参与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的任务。列宁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是一支能够支援各种工作、处处都表现出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突击队”[2]345,青年团应当成为给予工农群众指明正确道路的团体,广大青年团员必须是守纪律和有教养的榜样,同时把学习、训练和教育同工农劳动结合起来,青年只有参与与工农打成一片的实践劳动,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列宁高度倡导青年团“正确地调配力量,有组织地为全社会的利益工作”[2]393,认为这是青年团赢得普遍尊敬,发挥共产主义事业带头人的有效途径。

二、《青年团的任务》的当代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掌握了青年就掌握了未来。今天,我们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团的任务》这篇光辉文献对解答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代课题仍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一)新时代青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4]45。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阶段,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肩负时代重任的青年必须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责任和价值追求。

新时代青年要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知识。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思想观念领域产生了诸多问题,部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堪忧。激发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刻不容缓。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青年才能在激荡的文化交锋中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因此,要引导青年系统全面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其次,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知识,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时代,青年不仅要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还需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容忽视。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就我国来说,当代青年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于此,青年要扎扎实实读马克思主义原著,通过认真研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青年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通过切身感悟国家发展取得的成绩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同时,青年要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书写中国梦的过程中挥洒汗水、奋力拼搏,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终生。

“德者,本也。”青年阶段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西方势力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年的道德观、责任担当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个人主义等腐朽文化思想甚嚣尘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国家的德、社会的德”[5],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深层次的力量。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新时代青年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多层面多渠道展开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扣好,并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层面为如何培育青年的核心价值观解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道德修养要脚踏实地,培养道德情感、内化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实践、形成道德习惯,同时,多向英雄模范学习,积极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力量。

(三)重视社会实践,坚持实践育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从自身做起,埋头苦干,“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新时代,将青年教育融入生动的社会实践,推进实践育人也是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社会实践是砥砺青年品格、施展青年才能的火热熔炉和广阔天地,是青年了解社会、融入人民、应用知识检验知识真理性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成为国之栋才,既需读万卷书,也需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4]53积极深入生产生活实践,深入到群众中,向人民群众取经,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不断提高青年一代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实现“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因此劳动教育在青年成长中有着重要作用,青年要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青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渠道多层面多种教育方式协同并进,传统课堂之外的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和鲜活的劳动也是重要的教育阵地。青年只有切身参加社会实践,扎根群众,才能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才能发现自身问题,洞察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青年也只有在火热的劳动中,也才能切身体会劳动的不易,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珍惜爱护劳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并在思想上更加靠近人民群众。

(四)发挥共青团的导向和服务作用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党的后备军和助手。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着重论述了共青团的职能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引领、教育、凝聚和服务青年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4]100,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首先,共青团要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群众性和先进性。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是共青团的灵魂,共青团必须按照“六个坚持”和“三统一”开展工作;群众性是团组织的根本特点,要时刻把握共青团组织的人民特点,克服重精英轻草根、官僚化、空壳化的倾向;先进性是政治性和群众性的必然要求,共青团必须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立场,自觉服从党的领导,团结服务青年群众。同时,团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并自觉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做党和青年满意的好干部。其次,共青团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培养青年,重视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团结激励青年,不断促进青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共青团工作要符合青年自身发展规律,积极适应时代变化,致力于为广大青年的各项需要提供有效服务,积极为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交友婚恋、就业创业等各方面的问题排忧解难,并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社会环境,合理配置各方面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民族有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更是青年一代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有识青年接续奋斗。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青年、鼓励支持青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广阔舞台。同时,广大青年应胸怀理想、认真学习、锤炼品格、热爱实践,矢志艰苦奋斗,自觉承担伟大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光荣的时代重担。

猜你喜欢

青年团列宁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