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互鉴论的中国文化立场

2020-03-11李新潮

甘肃社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立场文明交流

范 鹏 李新潮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提 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等文明互鉴的重要论述事实上已经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互鉴论”。“文明互鉴论”是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立场主要是“和而不同”“交通成和”“并育不害”和“通而不统”。“和而不同”的核心要义是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维护和丰富文明多样性;“交通成和”的根本宗旨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主张文明对话、消除文明隔阂,在互联互通中实现互鉴互融,在互市互利中互教互学,在互尊互美中达到互补互惠;“并育不害”“通而不统”则指向人类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旨在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秉承文明互鉴的中国文化立场,就可以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理想。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走出去造福全人类,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当今世界风谲云诡、变幻莫测,如何认识不同文明间的关系进而如何实践各文明间的交往,促进各个文明共存共荣共进步,成为困扰人类前行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如何做到既具有广阔世界眼光而又在全球视野中坚守中国文化立场,这是文明互鉴中首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1]这一思想的形成,既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对世界大势和文明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文明共存共荣共进步理念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2]41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5000 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3]这些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彰显着独特的“中国文化立场”。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文明互鉴论进行理论解读,挖掘其文化意蕴,掌握其演进逻辑,准确把握其中贯彻始终的鲜明中国文化立场,既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形成新的世界文明格局的实践指南。“和而不同”“交通成和”“并育不害”“通而不统”是内蕴于新时代文明互鉴论之中重要的中国文化基本立场。“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重在彰显一种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文化态度;“交通成和”的文化立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进路,重在提供一种如何实现“和而不同”目标的实践方式;“并育不害”的文化立场旨在超越文明优越,促使全球多样文明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通而不统”的文化立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行为准则,旨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重在形成一种多样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的交流机制和文明生态。

一、和而不同:尊重文明多样性

“和而不同”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文化立场。在中国思想史上,“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贯穿于各个子文明交流融合的整个过程,是中国文化数千年绵延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基因。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虽然存在思想内核的根本分野,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三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融通、互补互用,逐渐趋于融合会通,构成了中国文化“儒以治世,道以修身,佛以养心”的互补结构,形成了基于“和而不同”立场的优良文化传统。推而广之,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不仅为历史上处理中国文化内部儒释道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也为当今世界解决多元文明共存发展的难题贡献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体现着处理不同文明间关系的基本立场和文化态度。从汉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驼队,到隋唐鉴真玄奘的艰难跋涉;从敦煌莫高窟的开凿,到佛教中国化的复杂进程;从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到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之举……纵观中外文明交通历史之主脉,几千年丝绸之路的辉煌用无数动人的故事和历史事实印证了古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繁荣盛况,彰显着中华文明所凝结的不同文明“和而不同”“交通成和”的理念和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的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4]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人从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深切地体会到,文化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的。”[5]6推古及今,新一代科技革命推动下的全球化浪潮使人类再次意识到全球文化的互联互通、交融碰撞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同放异彩已经历史地成为这个时代前进的主旋律,欲使这一主旋律演绎出人类文明新的时代乐章,就不能不汲取人类文明各方面的智慧,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的立场无疑是极其可贵的思想资源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6]259,这种“道理”已经融汇为当今世界解决文明交融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贯穿于当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实践之中。对于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宣扬和阐释,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中华文明“和而不同”文化立场的当代传承。

“和而不同”首先要承认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和理论的预设,就是文化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彩的。站在哲学的高度从世界复杂的矛盾系统来说,“多”总是“一”的前提,“殊相”总是“共相”的基础。从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认识来看,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从“多”中追求达致“和”的境界,却并不谋求消除“异”的存在,相反,只有承认并尊重“异”的存在与价值,才可能真正实现有创造性的“和”。“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7]250中国人向来认为多样性既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也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首先要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及其动力价值,他明确指出:“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8]524他不仅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而且从普遍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其哲学道理。他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事万物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事万物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1]同样,再高级的某一种文明也难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美好境界。不可否认,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不同的文化传统所孕育而成的不同文明形态必然存在差异,然而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冲突;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各种文明之间确曾存在过甚为激烈的碰撞,然而文明间的交流和交融应该是主流和常态。文明间的这种相异性决定了交流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中国文化的立场说,文明对话应该追求“和而不同,敬其所异”[9]。冯友兰先生曾引用张载“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对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思想,进而提出:“‘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现代的社会,特别是国际,是照着这个辩证法发展的。”[10]253承认文明之间的“异”,从而认可文明多样性,进而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才有可能实现多种文明之间的“和而解”。多元文明之间的“异”不仅有利于揭示各自文明的独特性从而彰显其文明自信,而且有利于确立相互参照和镜鉴的尺度从而实现文明间自觉的相互学习。因此,承认文明多样性是富有差异的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

“和而不同”要求尊重文明多样性。所谓“和”用中国哲学固有的思想说就是“以他平他”。《国语·郑语》明确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1]470。多样性是事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与前提,单一的事物不可能孤立地持续存在下去,只有不同事物不同元素之间相互作用万物才能生长;如果是同一事物的相同元素反复叠加,不仅不利于事物的顺利发展,还可能造成自身加速灭亡。从矛盾对立的双方来说,即追求阴阳相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事物多要素关系来说,就是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协调、追求平衡,即“多样性的统一”。这种极具中国智慧的深刻内涵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明观念和文化立场,那就是兼容并包、和谐共生。这种观念无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智慧。一方面,要坚持宽容的文明态度,即避免文明偏见、消解文明冲突进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12]11文明间的相容性内涵根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存在基础和人类向往真善美的共同价值追求。假若多元文明之间没有共同的基础,那么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能够一起来庆幸文明多样性本身所带来的价值,才能够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鉴互助中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另一方面,要坚持平等的文明观念,即各个文明都是平等、独立而自成体系的多彩多样的文明,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共同体。只有以文明平等为前提、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文明交流,才可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12]11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富含的“和而不同”文化立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如今或隐蔽或显现的文明等级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西方文明中心论等主张高下立判。事实上,真正的承认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傲慢的居高临下,一个真正自信的文明,才能做到以博大的胸襟、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异质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坚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的文明。”[3]

“和而不同”必然反对文明优越论。在习近平文明互鉴论话语体系中,对“和”“同”关系的理解已经超越古人的阐释思路和应用范围,从局限于区分“义”(君子)、“利”(小人)的道德层面和处理群己关系的处世原则范畴,上升到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高度。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照之下,在文明互鉴论的语境之中,“和”意味着一种多样性前提下的文明平等和相互交流过程中的彼此尊重,而“同”则意味着一种绝对化意义上的一种文明模式一统天下式的唯我独尊。“和而不同”用现代哲学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统一”追求的是尊重多样和差异基础上的内在和谐,而绝不是世界只能有一种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模式的文明优越论和文化霸权主义;唯我独尊的文明优越论追求的是消解差别基础上的所谓“普世价值”一统天下文明的外在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13]“和而不同”必然反对充满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优越论。在当今世界,这种强加于人的逻辑表现为西方世界秉承“主客二分”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借着资本增值扩张所带来的力量,试图将资本主义文明在某些国家的模式以所谓“普世价值”的名义强行拓展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机械地、霸权式的将西方一些国家的制度模式和文明理念植入在他们看来不够“文明”的国家和地区,将“普世价值”包藏入贩卖本国原则的背后,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动乱不堪、社会分裂,从而导致“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三大难题的滋生和蔓延。习近平文明互鉴论的提出正是与这种霸权逻辑展开思想斗争的“批判的武器”,其中蕴含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正在展现中国文化立场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使人类世界被某种强势文明所统一,而是追求“和而不同”使世界多样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的“和而不同”理念以宽容的文化态度和共享的文化情怀彰显了习近平文明互鉴论追求世界多元文明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坚决摒弃文明冲突论调背后的文明优越论,不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理论自信,而且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创造了思想条件,提供了文化资源。在拥有可以毁灭人类几十次的“核武时代”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并存的“治理赤字时代”,人类文明之间如果不能真诚地相互尊重,广泛地充分交流,而只是强求归属于所谓的“普世价值”,激化矛盾、刺激冲突,其结果很可能导致共同毁灭。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有明确的态度,他深刻地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识,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13]只有如此,承认多样、彼此尊重才具有建设性。否则,承认就是虚假的,尊重也只能是口头的,而事实上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并无益处。

二、交通成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周易》有言,“天地交而万物通”,庄子继承这一思想提出,“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14]712。可见,“交”的观念、“通”的理想、“和”的境界作为天地运行和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人关于交往困境的深刻反思和交往理想的重要智慧。事实上,“交”“通”“和”的观念不仅是贯穿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文化立场,而且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薪火相传、经久不衰的又一重要文化基因。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离不开学派林立的思想格局和交流碰撞的文化状态;宋明理学引发的儒学中兴,离不开儒释道三教的相互融合,尤其是发源于本土的儒学与发源于异域的佛教思想的碰撞发明、相交而盛,更彰显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近代前后,“古今中西”之争成为富有浓烈政治背景的文化主题,争论的结果形成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等文化主张,可以说是聚诉纷繁、莫衷一是。但各派文化主张共同的前提是要“通古今之变、明中西利弊、促相互认知”,也就是俗话说的“不打不成交”。不论以何种方式展开,中外的文化“交往”“交通”在近代又进入一个高潮,“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了。从中国历史上这三次大的文化交流高峰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又一个中国文化立场就是“交通成和”的理想。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之下,世界多元文明也必须以“和而不同”的文明态度和“交通成和”文化进路追求理想境界。这里所谓的“交通成和”实际上就是主张以平等的姿态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大方地将有益于对方的东西馈赠给别人,放心地接受和吸纳对方给予的“人有我无”的东西,在馈赠与回馈中融会贯通,从而激活各类文明的内生活力,实现全球多元文明的共同繁荣。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正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彰显其海纳百川的文明特质。2019 年8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敦煌研究院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阐明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开放包容的立场,他指出:“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不断吸取借鉴域外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3]历史证明,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的态度,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最终必然是自我毁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不仅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创造新文明的根本路径。

“交通成和”必然要求“文明交流”。文明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包含了交往双方互相尊重、彼此欣赏、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观念,蕴含着深刻的“交通哲学”。有学者指出,“交通哲学的必然结果体现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就是主张万邦相交,和睦共处”[15]。当今世界,以核威胁、传染病、难民问题、恐怖主义和环境问题为代表的全球性挑战使得人类各个文明的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未来的文明实践需要发掘多种思想资源,发挥中国“交通哲学”“交通成和”思想中蕴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智慧,是基于全球视野在多元文化间相互交流、在多样文明间深入对话之所必须。同时,人类在存在根基处是相通的。成百上千、特性迥异的民族和国家在同一个地球上繁衍生息、休戚与共了数百万年,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绘就了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这种相通性决定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和远比它们之间的差异冲突具有根本性。各个文明间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抛弃对话,挑起冲突的行径都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已经成为文明存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1]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文明间的差异甚至纷争是客观存在而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这不仅不影响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与友好交流,恰恰是对话与交流的可能与动力之所在。从理论上讲,“对话”“交流”“互鉴”是一个逻辑递进的过程。在相互承认、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文明交流的双边或多边机制,首先认真地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客观地自我介绍,倾听对方表达,这是“对话”的初始状态;在彼此全面展示自身文明核心价值观及其多样实现形式的前提下,在力求准确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美人之美,这是“交流的初级阶段”;如能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发明,达到同放异彩、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境界,这便进入了“互鉴”的阶段和空间。就实践进程看,“对话”从高层始,“交流”靠官方与民间多层推,而“互鉴”主要是专家和智库的舞台。中国人不仅自强不息,更能“厚德载物”,不仅可以“和而不同”,而且也深知“交通”才能“成和”,这就为文明对话、交流、互鉴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创造性实践表明这些资源已经开始被发掘且产生了相当的能量。总之,“交通成和”的中华智慧应该成为文明对话的世界共识。在这个各种文明互补共生、水乳交融的时代,“文明对话”不仅是“精神世界”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通,而且需要以“物质世界”的交流、合作为载体。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倡议和行动作为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快车道,不仅在理念上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秉持的文化立场和文明交往观,而且通过实际的行动(如亚投行、中欧班列、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彰显着“交通成和”的文化理想,这样的文化立场已经从理念理想变成了实际行动,从而在交流互鉴中让世界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风采,让中国吸纳着多样文明的营养。

“交通成和”旨在通过互鉴超越文明隔阂。古人云:“往来不穷谓之通”。所谓“通”,即交通、通变,包含着“无阻”“顺畅”的状态,这一体现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观念,不仅传神地预见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化时代信息通过网络互联互通的状态,而且也从哲学的维度推测到万物互联互通、人类越来越难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而必须彼此了解、深度交流、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未来愿景。所谓互鉴,实质上就是中国古代“交通成和”的基本立场沉淀而成的文化智慧和交往范式,即缓解冲突,缩小分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通天下之志”。“互鉴”的前提是“交而通”,“交而通”与“交而恶”相对而言时,“通”不仅具有“和畅”的中性意义,而且也包含“和美”的积极内涵。这里的“通”指向“善”与“美”。在这个意义上,“通”是实现了“和而不同”理想的另一种说法,作为文化立场,它强调的是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坚持相互尊重、彼此了解、自知己短、各取所长、互通有无、美美与共,基于“交通成和”的文明间交流互鉴,才能实现“交而通”;而“同”谋求一种“铁板一块”式的简单等同,指向强迫性的“同”的文明交流很可能导致“交而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8]这一朴素的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中华文化智慧,坚守了中国文化“交通成和”的基本立场。在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中,自我封闭、彼此隔阂的文明无法达致“交通成和”的交流佳境,甚至可能出现“交而恶”的悲剧。因此,“交”“鉴”只是手段,“通”“和”才是目的。事实上,如果文明间存在冲突,并非如亨廷顿所理解的因文明多样性和差异性所致,而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明多样性的文明隔阂造成的误解与强迫使然。

“交通成和”要通过“交”而达到“通”。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互通”而更需“通达”的时代,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通达”“和畅”的民族。在文明间的交流和碰撞空前频繁和深刻的同时,当今世界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传染性疾病、恐怖主义、经济危机、核武威胁等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解决世界难题之“痛点”唯有举全球文明追求和平发展之合力,聚全人类追求幸福之同心,在交融中沟通,在沟通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在进步中应对挑战,进而发展、调整乃至重新导引新的文明秩序。如果说基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这一新文明秩序的实践和实验,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背靠的“通”的理念就是这一新秩序追求的核心主题。这里的“通”并非是一个单纯抽象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的文明价值是追求五个“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和民心相通”。“从点到面,从线到片,空中、陆地、海上三位一体,经济、社会、人文三者归一的五通,表明中国人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认知从文化自立达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高度。”[16]其中,蕴含的是十个“互”的文明价值和实践路径:互联、互通;互鉴、互融;互市、互利;互教、互学;互补、互惠。面对文明交流这个永恒话题,几千年古老东方智慧的浸润让中国给出了启迪人心的回答:用“和而不同”的天下观念对待不同文明,用“交通成和”的文化行为指导文明融合,用“并育不害”的文化主张消解文明优越,用“通而不统”的行为准则规范文明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称霸世界的基因。”[1]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道德金律。这一在中国称为“恕道”的价值理念,在文明互鉴中至少包含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强调不把自己的一己之见当作绝对真理,不把自己的观点、价值和追求强加于人,从而才有文明对话的空间,相互学习的必要;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起来是一种消极的应对,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自身“恻隐之心”去关照、关怀他者的一种自知之明,是一种积极的文明交往之道;第三,强调承认他人的自主性,蕴含着一种主动的认知和积极的允诺,即在了解他人需要的基础上分享我认为好的东西,而绝不是西方文明传教式的强人所难。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尊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实现平等互惠的文明对话的出发点。基于这种文化立场之上的中国道路,实际上在开启一种新的文明类型,正在世界上树立起“新文明主义”的形象:这一新文明主义的核心内涵是以文明互鉴论淡化文明冲突论,以避免“冲突”,追求“和谐”为核心目标,以交流互鉴为基本原则,以“交通成和”为基本路径,引导人类走上一条“文明和谐共生”的光明大道,从而实现“共享式文明”让人类文明同放异彩的新形态,这样的国家才是现代“文明国家”,这样的世界才会是和谐世界,这样的交往才是“通而不统”。

“交通成和”最终要超越“文明冲突”。通过交流、交汇和交融保障各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是用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的根本路径。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文明互鉴思想所蕴含的“交通成和”的文化立场本身就为超越文明冲突论提供了文化进路。实现“交通成和”就是要在寻找共识中坚持对话,在对话中汇聚人类智慧,满足双方共同的利益需求,解决双方共同面临的困难,在互鉴中实现互利共赢。实现“交通成和”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文明作为社会精神层面的东西,要实现“交通成和”就必然要求在各个层面实现互联互通。在社会经济层面通过基础设施的联通、政策信息的沟通、贸易货币的流通打牢各文明主体来往的经济基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自然生态层面凝聚世界各国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共识,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在思想文化层面通过语言的交流、文化的交融、文艺的交往、精神的交通增强各文明主体交流互鉴的精神意愿,是最深刻的,也是最难得的。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活动来实现,因为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17]人民之间的“心通意合”是人类文明“交通成和”的根本所在和最高境界。因此,“交通成和”的文化立场必然要求我们和世界各国共同坚持开放意识,传承和合精神,搭建沟通平台、创造必要条件,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各种文明彼此之间要有“求贤若渴”的心态与“见贤思齐”的诚恳,认真、全面、细致地倾听“他者”的“心声”,以“美己之美”的自信与“美人之美”的胸怀,了解、欣赏“他者”的文明形式和文明成果,才能产生“美美与共”的效果。

三、并育不害:走向“通而不统”

习近平文明互鉴论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价值导向也非常明确,这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59。文明共存的文明观所体现和彰显的中国文化立场是“并育不害”。《礼记·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7]170以孔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主张天下为公,其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即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美好愿景。这一理想按他们的说法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天道的本然状态,只不过在人心走偏的纷扰下,产生“礼崩乐坏”的结果。只要人们重新树立起对天的敬畏之心,做到“克己复礼”,偏离了的理想目标便会重新构建起来,实现“人性”与“天道”的再度统一。这就是原始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它要人认识天道、学习天德,“以德配天”。在儒家多数代表性思想家看来,在“天”众多的美德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最值得人效法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众生平等”的理念强化了儒学“人皆可为尧舜”的认识,迎合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判断。特别是佛教中国化之后,禅宗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观念,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成佛路径,与儒家“人皆可为尧舜”的平等观一拍即合,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树立起主观努力可以成就个人甚至群体理想的信心,反过来强化拓展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古老哲学理念,使物物相依、人皆兄弟的朴素经验上升到了中国文化基本立场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的国际外交场合提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思想,并以此作为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主张的文化支撑和思想资源。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并育不害”是文明互鉴论“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中国文化立场,而这一立场的理想是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即“通而不统”。

“并育不害”要创造文明共存的文化生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广阔的世界眼光和高超的战略思维审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当今世界之潮流,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纵观天下大势,为创造有利于人类文明共存互鉴的文化生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引起了广泛共鸣。2015 年9 月28 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8]524其实,创造更好的文明共存互鉴的文化生态,也是当今时代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愿景,这一共识和愿景有着广泛的学理支撑。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认为,人类文明除了西方基督教文明之外,尚有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埃及文明等21种文明,此后,他不断获得新材料,多次扩大文明类型的数量,最多的说法已经达到了37 种。另一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概念,在他看来,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2 世纪的六百多年时间里,欧亚大陆的几个主要的文明中心平行地发生了剧烈的思想和文化变革,出现了释迦牟尼、孔子、基督教的先知等大思想家,使人类文明在发生学意义上有着惊人的共同性。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反复证明,只有抱着“并育不害”的态度对待多样文明,人类社会才能更加健康和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主张:“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8]529在2019 年8 月19 日视察敦煌研究院时,习近平总书记以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为例再一次指出:“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文明。”“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3]如果世界各国都能有此胸襟,“美美与共”的文明新时代还会远吗?因此,中国人的文化使命不仅在于自身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眼界,而且应该引导世界各国共同走人类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的阳关大道。

“并育不害”要形成维护文明共存的多边机制。文明共存的文化生态要持久维持还需要形成维护文明多样性、平等共存的多边机制。在这方面,我们不仅有明确的思想,而且有持续的行动。2016 年9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是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峰会。我们运用议题和议程设置主动权,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开出气势,引导峰会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8]448-449“形成机制”是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重大活动、参与全球治理行动和开展文明对话的鲜明特色,这一特色使“并育不害”的文明互鉴立场从思想变成了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多边合作开创了新局面,在国际舞台上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出和贯彻全球范围内的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建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作为引领世界和平和维护公平正义、协调周边关系的积极力量,中国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广泛赞誉。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极力倡导而且身体力行,把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的观念变成了全力推动世界和平、极力促成对话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的行动与实效。2014 年11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致开幕词时提出:“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8]4532015 年12 月4 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开幕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我们为中非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而自豪。我们要加强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着力加强青年、妇女、智库、媒体、高校各界人员往来,促进文化融通、政策贯通、人心相通,推动共同进步,让中非人民世代友好”。[8]4572016年1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有穷变通久的哲学,阿拉伯人也说‘没有不变的常态’。”[8]462“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8]464“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8]4642017 年9 月4 日在金砖国家厦门会晤上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期望:“加强我们五国人文交流,让伙伴关系理念扎根人民心中。”[8]4932018 年3 月20 日,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8]。2019 年3 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发展、文明繁茂、人类进步,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19]中国在坚守“并育不害”文化立场上不仅有思想引领,而且重实际行动,不仅在大国外交上言行一致,而且在多边、双边各层次外交中均一视同仁,弘扬与传播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共赢”理念一以贯之。在中国文化立场浸润下形成的文明共存对话合作交流互利共赢机制,不仅有空间上的布局遍及全球,而且有实践上的安排循序渐进,更有内容上的丰富与拓展,形式上的传承与创新,涉及的群体和类别非常广泛。

“并育不害”欲走向“通而不统”。人类多样文明共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文明平等观的确立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消解。如果没有文明的平等共处和相互尊重,而是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所谓互鉴互利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反对文化霸权就成为“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不可缺少的理念与行动。“万物并育而不害”的“害”就是彼此破坏,相互倾轧。以势凌人,以大压小,历来是“文明优越论”持有者的嘴脸与行径。且不说人类历史上“十字军东征”等丑剧无疑是最典型的文化霸权主义,即使在今天也有个别国家的一些政客和所谓专家们仍抱着这样一种腐朽过时的陈旧观念,不时抛出一些谬论误导世界舆论。比如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等论著中就大肆鼓吹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最后一道风景,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下的“布尔乔亚”(资产阶级)是人类“最后的人”,其文明观的基调就是“西方中心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说”。与此相反,我国在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中国文化立场基础上,主张文明平等、文明互鉴,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6]262令人遗憾的是,在有些西方人看来,西方是“进步”和“文明的”,非西方地区是“落后”和“野蛮的”。他们以西方的“文明”为衡量标准,去裁剪非西方国家的文明并构筑起了一套完整的似乎绝对不可更改的判断“文明”与否的话语体系和价值标准。“西方中心”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西方文明优越论”“西方文明唯一论”在基督教的推波助澜中曾风靡世界,连不少中国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毛泽东批评过的“言必称希腊”的毛病。曾几何时,“西方文明优越论”似乎已成定论,不仅多数西方人坚信不疑,甚至在作为东方著名学人的福田谕吉看来,那些处于半开化阶段的国家,“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20]11。我们承认西方文化有不少优秀的成果,但也有不可克服的弱点,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西方文明在某些方面的狭隘和困境,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然而,这并没有阻挡资本逻辑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合谋所导致的西方意识形态的霸道性。西方世界试图支配世界文明的策略和方式一直在发生变化,而企图支配世界文明的傲慢与偏见却一直没有改变。面对西方某些人的“傲慢与偏见”以及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霸权主义,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警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清醒的文化自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6]259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是一个空洞口号,而是一个有层次、成体系的理论命题。“它包括‘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也包括‘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包括‘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也包括‘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21]它超越了“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正在着力构建一种以文明的交流互鉴为纽带、以“通而不统”为行为准则和理想目标的新型文明秩序。所谓“通而不统”,是基于“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经过“交通成和”的行为结果,指向文明交往未来的一种重要文明交往原则,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先贤创造和运用的一种超越时代、跨越国界、能造福于当代的古老而又常新的智慧。所谓“通而不统”说的是在“和而不同”观念指引下处理不同文明类型之间关系时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主张文明间要彼此打“通”,相互认知、彼此尊重,圆融无碍地交流、美美与共地交融,但却不能使其中任何一种文明唯我独尊、独霸天下。因此,“通而不统”成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明间关系的又一种理想目标,是“并育不害”的建设性表达。敦煌哲学探索者在敦煌文化研究过程中,结合“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基因,经过深入思考,从敦煌文化中也“自家体贴”出了这一可贵的中国文化立场,我们曾经撰文将其称之为“敦煌精神”[22]。因为,敦煌文化是“通而不统”立场最典型的代表,而“通而不统”是敦煌精神丰富内涵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公元4 ~14 世纪的约一千年间,世界主要文明因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而齐集敦煌,广泛接触,深入融合,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文化形态。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敦煌文化追求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兼容、“无中心而有重心”的文化特征可以概括为“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这种精神与“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精神关系密切而又有所区别。“‘和而不同’主要表明的是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态度和体现文明平等性的交往交流原则,而‘通而不统’则主要表达的是文明交流交融的行为准则和实现文明互联互通而又不消解文明丰富性的文明理想。”[22]“通而不统”主张不应该有任何一种文明称霸世界,唯我独尊,而是多样性的文明在共同命运中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费孝通先生指出:“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能够明确地、圆满地、有说服力地回答我们面临的关于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23]习近平文明互鉴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时代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而不同”“交通成和”“并育不害”“通而不统”的中华文化立场内蕴于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精髓之中,持续地焕发着中国优良文化传统的思想力量,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心灵慰藉和价值指引。“并育不害”欲走向的“通而不统”也就是习近平所主张的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

综上所述,习近平文明互鉴论是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立场主要是“和而不同”“交通成和”“并育不害”和“通而不统”。“和而不同”的核心要义是承认文明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维护和丰富文明多样性;“交通成和”的根本宗旨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主张文明对话、消除文明隔阂,在互联互通中实现互鉴互融,在互市互利中互教互学,在互尊互美中达到互补互惠;“并育不害”“通而不统”则指向人类文明和谐共生、同放异彩,旨在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秉承文明互鉴中的中国文化立场,就可以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理想。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走出去造福全人类,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猜你喜欢

立场文明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请文明演绎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漫说文明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