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运用损伤控制理论(DCO)对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0-03-11何文海林苹青张晓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300
何文海,林苹青,张晓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300)
骨盆骨折是由暴力所引起的骨盆壁出现连续中断,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类型,经常伴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较高。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由高能量所致的骨盆骨折发生有上升趋势[1]。为改善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笔者将损伤控制理论(DCO)应用于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经X线、MRI与CT检查及临床症状等确诊,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1~75岁,平均(59.7±4.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7例,坠落伤20例,其他2例。试验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0~77岁,平均(60.8±5.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坠落伤21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包括入院后行影像学检查、配合抢救、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依照普通急诊流程处理外伤等。试验组基于DCO指导护理工作,在收到通知后5 min内安排好初诊工作,准备好治疗物品。抵达事故现场后,详细询问患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并快速掌握患者病情、药敏史及疾病史等信息,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快速建设≥2条静脉通路,采血后予以输血,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颜色与数量,及时将患者情况反馈给医生,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
1.2.1控制心理损害:在出血、疼痛等感触下,患者易出现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士应主动安抚患者,积极交流,协助他们增强信心,提升其配合度。
1.2.2控制失血性休克:若患者出现口干、尿少、肢体冰冷、血压快速下降等情况,应快速予以抗休克处理,先维持气道通畅性,快速静脉滴注平衡液,依照先晶体而后胶体的原则进行,并结合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措施,调控输液速度,维持平均动脉压。
1.2.3控制并发症损害:若患者出现腹胀、疼痛及肌紧张及休克纠正失败时,应予以剖腹探查、脏器修补术;针对骨盆骨折者,可予以简易性外固定及牵引处理,可给予患者患侧股骨踝上牵引,患侧髋、膝关节分别屈曲45°安置在布朗架上,中立位滑动牵引,在以上过程中需加强骨折端血管神经的保护。若患者有肛门出血情况,应考虑为合并直肠损伤;若有血压上升、瞳孔大小改变等情况,可考虑合并颅内损伤;若有下肢运动障碍,可能合并脊髓神经损伤。
1.2.4控制医源性损伤:使用担架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分别站在病床两端,用力托起患者臀部,安置于床单上,固定患者臀部,预防压疮。禁止数次搬动患者,以防对患肢形成牵拉,使患者形成应激反应,进而引起休克,建议在患侧下肢内侧垫上砂垫,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在护送期间,应尽量维持患者体位平稳,拓展安置引流管与约束带等。
1.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送诊到手术、手术操作、住院及骨折愈合对应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骨盆骨折预后情况:两组患者送诊到手术、手术操作、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试验组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盆骨折预后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相比较,试验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骨盆是易遭受严重外伤的部位,也是骨折多发部位之一,在骨折病例总数中所占比例约为13.0%,该类骨折以高能外伤为主,多数患者在致伤后会合并其他损伤问题,常见的有神经损伤与失血性休克等[3]。致残率、致死率高是骨盆骨折的主要特点,临床多予以手术治疗,但是针对重度骨折伴失血性休克、合并伤较多者,如果依照早期全面处理理论予以手术治疗,会对患者构成二次损伤,故而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既往有资料记载,骨盆骨折患者若未能接受有效救治,其病死率高达10.2%。
DCO最早是由丹麦医生Kehlet提出的,涵盖了详细介绍病况,尽量简化手术方式,减少或规避滥用胃肠减压等措施,核心是在预期疗效的基础上,将手术操作低诱发的机体应激反应降至最低水平,最终实现减少病死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减缩住院时间的目标。伴随DCO的发展,其在外科手术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曾小兵等在研究中将DCO融合至肝脏破裂出血患者治疗期间,发现其能明显优化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4]。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8.2%,并且在送诊到手术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指标的比较上,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基于DCO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能促进整个救治过程有序、有效推进,保证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性,有助于减缩急救时间,为后续救治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试验组患者DCO指导的急诊护理中,护士能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急救现场,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评估病情,予以预见性损伤控制与心理疏导,稳定他们的情绪状态,提升参与度,能更有效地控制本源损伤,减缩手术操作时间,提升生存率。DCO之所以能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主要得力于其能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转运与检查时,将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降至最低水平。
庄鹭虹将80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DCO指导的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25±0.5)h、(1.25±0.6)d,均短于参照组的(2.30±0.6)h、(2.30±0.6)d;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高于观察组(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庄鹭虹指出,骨盆骨折急诊护理进程中实施DCO,有益于减缩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益于优化患者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基于DCO开展骨盆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取得的效果显著,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优化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