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愈胃汤结合西医治疗胃溃疡A1期的临床疗效
2020-03-11何志明
何志明
(福建省厦门海沧新阳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8)
胃溃疡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疾病,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该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约有10%人口患过此病。目前,胃溃疡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易造成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中探讨了温中愈胃汤配合常规西医药治疗胃溃疡A1期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A1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女12例,男23例;年龄22~66岁,平均(41.10±5.30)岁;病程10个月~20年,平均(8.10±2.10)年。观察组中,女12例,男23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1.30±5.20)岁;病程11个月~20年,平均(7.80±2.4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餐前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80683),每日1次,每次20 mg口服;口服丽珠得乐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号H10920098),每日2次,每次0.3 g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 g(浙江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3021381)每日2次,饭前口服;甲硝唑片(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4021726)每日2次,每次0.4 g,饭前口服;餐后1~2 h嚼服达喜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启东分公司),每日3次,每次1.0 g。以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中愈胃汤方剂随症加减治疗。组方:党参、黄芪各15 g,海螵蛸、白术、降香各10 g,白及10 g、茯苓12 g,姜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公丁香、当归各6 g,甘草6 g。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进行随证加减。临床上若见胃脘冷痛隐隐,痛势绵绵,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可加高良姜10 g、荜澄茄10 g;若见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者,可加佛手10 g、香橼皮10 g;若见泛吐清水,或胃有振水音者,可加干姜10 g、三七粉5 g(另冲服);若见胃部隐痛,纳差,或是遇冷加重,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者,可加肉桂10 g,吴茱萸10 g,干姜10 g;若见胃部刺痛、久病不愈,痛有定处,舌色瘀斑或是紫黯脉涩等,可加五灵脂10 g、蒲黄10 g等药。加入200 mL水进行煎服,每日早晚2次温服,日服1剂,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患者胃溃疡面全部愈合,充血和黏膜水肿等情况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体征和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逐渐愈合,充血和水肿情况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好转。痊愈与有效的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S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复发1例(2.86%),对照组复发8例(22.86%),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胃溃疡是临床内科学上多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得此名。溃疡是指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者而言,不同于糜烂。消化道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10%~15%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无症状,以胃溃疡较为多见,并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约有10%人口患过此病[1]。进入20世纪后,胃溃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到20世纪50年代达高峰,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远比夏季常见。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比较明确的病因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NSAID以及胃酸分泌过多,其他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应激和心理因素、吸烟等。从发病机制来说,胃溃疡是损伤黏膜的侵袭力与黏膜自身的防卫力的抗衡斗争结果。胃溃疡时胃酸分泌在正常范围之内,且常偏低,黏膜防卫力之不足,是胃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但仍然不应忽略胃酸的作用。胃溃疡时常有胃窦运动功能的紊乱,使胃排空延迟。胃溃疡好发于胃窦与胃体黏膜交界处,在胃小弯附近的胃窦一侧,均在慢性胃炎基本上发生。从临床表现特点上看,胃溃疡有下列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或者是十几年。②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典型胃溃疡者有轻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进食或是服用制酸剂可缓解。临床男性发病率较高[2-3],患者会出现节律性、慢性、周期性的上腹疼痛、厌食、嗳气、泛酸、恶心等情况,病情严重并发的会出现出血、黑便、穿孔、幽门梗阻、甚至癌变等情况[4]。所以,临床治疗胃溃疡一般治疗上,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与精神紧张,进餐定时,避免辛辣刺激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从临床药物选择上使用:①降低对黏膜侵袭力的药物,如多用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制酸剂等。②增强黏膜防御力的药物,如胶体次枸橼酸铋、硫糖铝、前列腺素等。③消灭幽门螺杆菌。使用抗菌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显著,但患者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此病属于“胃痛”范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记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痛》记载:“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心痛也是指胃痛。胃病发生的常见病因多是因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5]。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上述各种原因,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日积月累,则胃之阴阳失调,而出现偏胜,产生偏寒偏热或寒热错杂的胃痛证。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克脾,气机阻滞,胃失和降[6-9]。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10]。脾与胃同居腹内,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胃病多涉及到脾,脾病亦可及于胃。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胃虚弱而为胃痛;中焦脾胃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致胃失温养,而成虚寒胃痛;脾润不及,胃燥太过,致胃失濡养,而成阴虚胃痛,阳虚寒化,则血行不畅,涩而成瘀,阴虚热化,则灼伤胃络而溢血,因而胃痛出血的病理机转,应分寒热两端。胃痛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且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胃痛病因种种,但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临床上也分虚实两类[11-12]。至于在胃病的治疗上是否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温中愈胃汤此方温中益气,健脾理气,止痛制酸,组方中以党参、黄芪为君药,合白术益气健脾、补健中焦;姜半夏、茯苓、陈皮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当归化瘀止血和血,木香、砂仁理气和胃;与理气补气药共同调理气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白及制酸愈疡;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中补气调胃,愈胃止痛之功,对中焦脾胃虚弱,气滞停饮,偏寒偏虚之胃痛不适,嘈杂泛酸等诸病症有良好治疗效果[13]。本方中甘草合党参甘温益气,且联合白及有保护和促进修复胃黏膜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温中愈胃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A1期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