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stein畸形合并Mahaim旁路及右房房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0-03-11冯倩倩董淑娟楚英杰
冯倩倩 董淑娟 楚英杰
31岁女性,既往明确诊断Ebstein畸形并接受三尖瓣瓣膜修复术。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宽QRS波心动过速(图1),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左偏,持续半小时自行终止。无症状时心电图(图2)为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Ebstein畸形术后,右心大,三尖瓣中度返流(图3)。入院诊断:①心律失常:宽QRS波心动过速;②Ebstein畸形,三尖瓣瓣膜修复术后。
心率165次/分,QRS波时限160 ms,未见房室分离。V1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Ⅰ导联呈R形,Ⅲ导联呈rS形,电轴左偏
图1心动过速发作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对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手术经过:穿刺右侧颈内静脉、股静脉,分别放置10极和4极电生理检查导管至冠状窦(CS)和右室(RV)。RV S1S1及S1S2刺激均较易诱发相同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图4),V1导联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V、A固定1∶1传导,A波呈向心性传导,且VA
窦律,73次/分。PR间期100 ms,QRS波时限125 ms,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图2入院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
LV=左室;LA=左房;RV=右室;RA=右房;左心结构正常。右房明显增大,三尖瓣下移靠近心尖,其隔瓣距二尖瓣前瓣约29 mm
图3术前心脏超声
自上至下依次为体表Ⅰ、Ⅱ、V1导联和消融导管(ABL1-2)、冠状窦电极(CS)、右室电极(RV1-2)。心动过速时V1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房1∶1逆传,VA
图4350 ms S1S1刺激右室诱发心动过速时的腔内心电图
随着刺激的进行,可见AV间期逐渐延长,V1导联QRS波由右束支传导阻滞逐渐演变为左束支传导阻滞,R波逐渐变小,S波逐渐加深。纸速100 mm/s
图5CS9-0350 ms S1S1刺激的腔内心电图
在三尖瓣环9点(左图粉点所示)方向,可在窦律(中图)及心动过速(右图)下记录到明确的Mahaim电位(红色箭头所示),类似于希氏束电位。但解剖位置距离希氏束(左图1点方向黄点所示)有较远的距离
图6三尖瓣环标测图及靶点电位图
心动过速时QRS波与窦律时的形态相同,呈右束支传导阻滞,V、A为1∶1传导,A波呈向心性,VA
图7第二种心动过速腔内心电图
讨论Ebstein畸形又称三尖瓣下移畸形,1866年德国学者Wilhelm Ebstein在尸体解剖中首次发现。其发生率不足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1]。Ebstein畸形主要病理特征为三尖瓣瓣叶附着点(主要为隔瓣和后瓣)向右室心尖方向下移,将右室分为两部分:畸形瓣上方的房化右室和下方的功能性右室。因此,三尖瓣失去“闸门”作用,使右房与部分右室在同一心腔。右心腔异常的结构使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有75%~95%的患者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1],可能与右心扩大,心肌传导缓慢有关。有文献报道5%~20%的Ebstein畸形患者合并预激综合征[2],其中,30%的患者有短PR间期的预激综合征图形,12%的患者表现为PR间期正常的预激综合征[3],而Mahaim旁路约占Ebstein畸形合并旁路的13%左右[4]。除了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之外,此类患者还易合并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本例患者窦律时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同时合并Mahaim旁路及房性心动过速,较为少见。
左侧位可观察到右房偏间隔部激动最早。图中红色点为有效消融靶点
图8右房三维解剖模型及激动标测图
本病例中,患者术前窦律心电图Ⅱ、Ⅲ、aVF导联P波呈正负双向,且以负向为主,心室除极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考虑右心扩大,心肌传导缓慢所致;心动过速发作图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电轴左偏,未见房室分离,应高度怀疑Mahaim旁路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合电生理检查,随着前传刺激的进行,QRS波出现从右束支传导阻滞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演变,右室激动的成分逐渐增大,提示右侧存在旁路。此过程AV间期逐渐延长,提示该旁路具有递减传导的特性。室性早搏后VA间期延长,该旁路不具逆传功能,这些电生理现象均能反应出Mahaim旁路的电生理特点。虽然Mahaim旁路的电生理特点较为复杂,但其特有的旁路电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融靶点的确定,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病例成功消融的关键就在于此。心脏发育异常的患者,心脏结构及病理解剖错综复杂,常合并多旁道或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规范而详细的电生理检查十分重要。仅凭冠状窦和右室电极行电生理检查,增加诊断及鉴别诊断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具有很大弊端。
Ebstein畸形患者三尖瓣瓣膜附着点向右室心尖下移,但真正的三尖瓣环并未发生移位。电生理检查、标测与射频消融等操作与正常人的旁路并无明显差异。其区别主要在于三尖瓣环附近标测时,由于房化右室随右房增大,室壁变薄,局部电位较低,A波与V波的形态及振幅发生变化。尤其是房化右室可能出现碎裂的V波,易被误认为AV融合波,干扰靶点的标测。其次,右房与房化心室直接相连,标测时AV融合的点分布广泛,难以确定旁路位置。熟悉Ebstein畸形的解剖,了解三尖瓣环局部电图的特点,在三维标测系统支持下对三尖瓣环进行精细标测,是保证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