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α- 硫辛酸、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

2020-03-11林成实闵军李成雷霆陈亮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硫辛酸传导

林成实,闵军,李成,雷霆,陈亮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科,福建福州 35000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出现问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导致周围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临床表现通常为出现肢端麻木或者是刺痛感,对痛觉,对温度的感觉,触觉都是比较迟钝[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上有早期的节段性脱髓鞘,轴索损害十分轻,到晚期糖尿病神经病会给轴浆转运带来损害,主要表现为慢转运延迟和逆向快转运减慢。 若患者仅仅存在脱髓鞘的损伤,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维生素B1和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以后,髓鞘有会部分再生,即便是再生比较充分,也不能完全再生,如没有损失没有损伤之前,症状可能减轻或者是缓解。 若患者同时合并有轴索损伤,轴索是永久性存在,再生的程度非常慢或者是基本上不能完全再生,再生以后与原来的轴索也相差非常明显。 该研究对比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 例,分别采用甲钴胺治疗和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办法,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研究,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通过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考组45 例、研究组45例。参考组为采用甲钴胺治疗方法的患者,研究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办法。 参考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 例;年龄44~82 岁,平均年龄(63.50±18.35)岁。 研究组患者中男27 例,女18 例;年龄46~83 周岁,平均年龄(64.05±18.71)周岁。 患者体重、合并疾病、临床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讲解,通过讲解,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同意该次研究内容,并签署治疗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患者日常饮食、运动,制定有效地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服用降血压、降血糖的药物共同进行调理。 参考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导患者遵医嘱口服甲钴胺片(规格:0.5 mg×20 片;国药准字H20030812)。口服。通常成人1 片/次(0.5 mg),3 次/d,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甲钴胺片是口服药物,起到营养周围神经的作用,对症治疗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导致的下肢麻凉等并发症。此外,价格便宜,服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小[2]。 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α-硫辛酸(规格:20 mL:0.6 g×2 支;国药准字H20056403);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应缓慢,最大速度为50 mg/min硫辛酸本品也可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如250~500 mg硫辛酸加入100~2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时问约30 min[3]。除非有特别医嘱,对严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的患者,可用静脉滴注给药,300~600 mg/d,2~4 周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及治疗前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进行调查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及治疗前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患者临床指标越趋于正常,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越高,治疗效果越好。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缓解,自觉症状没有减轻,需通过其他治疗方式干预康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腱反射有所改善;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肢端麻木感消失。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前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变得不规律,导致了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异常的代谢产物既可直接损伤神经,又可通过影响神经的营养和血供而损伤神经。

甲钴胺是维生素B 的一种,也是人体内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主要用于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而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有维持人体内神经系统和血细胞的正常功能[5]。 但是单一用药的效果有待提高,并不十分理想。 硫辛酸的一个主要用途是治疗神经损伤,包括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性疾病,这种危险的长期并发症会使患者四肢疼痛并失去知觉。该症是由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过高,造成游离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硫辛酸可以透过其抗氧化作用,在抑制神经损伤方面发挥作用。此外,硫辛酸能帮助糖尿病患对胰岛素这种调节葡萄糖的贺尔蒙作出反应。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可以营养周围神经治标,又可以改善微循环,周围神经病变很大程度是因为血瘀阻滞导致,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比该次研究中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相关参数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3.33%vs 77.78%);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相比于参考组患者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有了显著增强。对比相关作者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中研究对患者使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的治疗效果93.75%,较该研究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的治疗效果93.33%高。 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尽管甲钴胺的效果显著,但也应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采取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的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能够更好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增强患者治疗后的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Y)、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等指标,更具有科学性,值得普及采用。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硫辛酸传导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神奇的骨传导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