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2020-03-11郑传松
郑传松
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福建福州 350200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缺乏,导致机体骨组织中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之间遭到破坏,骨量骤减或增加骨脆性,提升骨折风险[1]。 2 型糖尿病主要由肥胖、高血压、活动少、血脂代谢紊乱等因素所导致。 糖尿病患者机体会流失大量钙、磷和镁,引发骨基质与蛋白质合成量较少,导致骨密度降低。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2],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约为50%。 中医研究认为,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应以滋阴补益为主、清热活血为辅。 六味地黄汤可有效地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改善体内脂质代谢。 为了评价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价值, 选取该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间收治的84 例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84 例,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每组42 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 例;年龄43~74 岁,均值(54.26±5.26)岁;病程2~6 年,均值(3.55±1.26)年。 观察组,男性26 例、女性16 例;年龄41~72 岁,均值(54.22±5.22)岁;病程2~8年,均值(3.65±1.64)年。 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40~75 岁;③该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②精神类疾病患者;③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④3 个月内使用过骨代谢药物治疗的患者[3]。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为患者口服格列美脲片(国药准字H20010575,规格:2 mg×12 片×3 板),1 次/d,2 mg/次;口服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12020797,规格:0.25 g×100 片),3 次/d,500 mg/次;口服碳酸钠钙D3 片(国药准字H20093675,规格:60 片),500 mg/次。 治疗时间为30 d[4]。
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药方组成为:30 g 熟地黄、20 g 天花粉、20 g 鸡内金、15 g 山药、15 g 知母、15 g 山萸肉、12 g 泽泻、12 g 牡丹皮、12 g 茯苓。 2 次/d,分为早晚2 次服用。 治疗时间为30 d。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②观察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Ca、OC、TRACP-5b、ALP。
③观察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有效率,应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结果,参考患者的6 项骨痛自觉症状(步行痛、睡眠痛醒、前后屈痛、翻身痛、起坐痛和发作性疼痛)和2 项骨痛体征(椎体压痛、椎体叩击痛),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无变化、进步、好转和有效。 患者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或大部分为有效;患者骨痛指标消失(70%~90%)为好转;患者骨痛指标消失(50%~70%)为进步;骨痛指标消失小于20%为无效。 有效率=1-无变化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Ca、OC、TRACP-5b、ALP 比较
治疗前,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Ca、OC、TRACP-5b、ALP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OC、TRACP-5b、ALP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2 型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该病为胰岛素β 细胞功能性障碍,胰岛素分泌量不足,血糖水平过高。 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诸多不良症状[5]。骨质疏松是因为营养、内分泌和衰老等因素导致的骨密度降低,骨量骤减行疾病。 多数中医学家认为,“痰浊瘀阻”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它不仅是糖尿病的病理产物,而且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 有学者认为“郁热虚亏”是糖尿病病机演变的规律。 “郁”是指因饮食过量、运动不足而引起的脾胃、肝脏功能紊乱,是糖尿病的内在基础。 抑郁症长时间燥热内源,煎灼津液化为痰浊,痰浊不变,阻塞于经络,或长时间气滞血瘀,或石玉化滞成膏。 在《素问》中,提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在中医学中,称糖尿病为消渴,疾病病机在于阴虚燥热,病变位置在肾、胃、肺。 主要和饮食不节与暴饮暴食相关,影响患者的脾脏功能。 糖尿病会损伤肝脏,引发肾精亏损[6]。
表1 两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表1 两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骨密度(g/cm2)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 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0.62±0.11 0.63±0.12 0.398 0.697 0.84±0.12 0.76±0.15 2.699 0.008 9.23±1.85 9.22±1.80 0.025 0.980 5.84±1.25 7.05±1.55 3.938<0.001 13.26±1.84 13.58±1.25 0.932 0.354 8.94±1.65 9.99±1.86 2.737 0.008 9.65±1.52 9.25±1.33 1.283 0.203 5.54±1.78 7.36±1.65 4.860<0.001
表2 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Ca、OC、TRACP-5b、ALP 比较(±s)
表2 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Ca、OC、TRACP-5b、ALP 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Ca(mmol/L) OC(ng/mL) TRACP-5b(ng/mL) ALP(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2.25±0.51 2.21±0.65 0.314 0.754 2.35±0.52 2.29±0.54 0.519 0.605 6.25±1.55 6.22±1.53 0.089 0.929 10.69±1.85 8.59±0.65 6.940<0.001 9.36±0.85 9.25±0.95 0.559 0.578 4.78±0.45 5.36±0.54 5.347<0.001 71.25±11.02 71.36±11.25 0.045 0.964 76.69±10.89 72.02±10.15 2.033 0.045
表3 两组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六味地黄汤出于《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在中医学中,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骨骼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肾精的推动与滋养。在六味地黄汤治疗中,熟地黄属于滋肾填精药,联合山药具有固精补脾之效。 山茱萸具有养肝之效,泽泻具有泻火效果,茯苓具有渗脾湿的效果,联合山药具有健运之效[7]。 经过现代药理学证实,六味地黄汤在降血糖、提升免疫力和改善肾功能上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六味地黄汤中,主药为熟地黄,山茱萸和山药与其称之为三补充,共奏养肝涩精和固精补脾之效。 茯苓、牡丹皮和泽泻称为三泻,三药共奏清肝火之效[8]。 六味药物相辅相成,补中有泻,养肝肾的效果明显。 有学者提出,六味地黄汤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改善肾功能的效果,在早期成骨细胞分化中,应用六味地黄汤干预治疗,可以补精益气,有利于促进骨组织的发育。 六味地黄汤主要是滋补肝肾的方剂,其中山药、熟地、山萸肉的作用为滋阴补肾;丹皮、白茯苓、泽泻的作用为清热活血;太子参、黄芪的作用为补阴固表;鸡内金、生山楂的作用为消化健脾;桃仁起活血化瘀的作用。 六味地黄汤可有效的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改善体内脂质代谢,保护2 型糖尿病患者内脏不受损伤,改善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促进患者阴阳平衡[9]。
刘平艳[10]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0%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空腹血糖(7.2±0.8)mmol/L 和骨密度(0.85±0.17)g/cm2优于对照组(P<0.05)。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密度(0.84±0.12)g/cm2、空腹血糖(5.84±1.25)mmol/L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可以取得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效果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