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推进“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

2020-03-10莫莎莎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校本课程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的策略,提出校长要指导教师构建问题解决框架、促进教师角色定位转变、鼓励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议,推进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关键词】教师职业素养 数学步道 校本课程 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5-0082-02

“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以步道活动为核心,以校本课程的构建为重点及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由校长引导教师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和框架,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它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姿态开展教学活动,校长则需要根据前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规划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自主操作和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学习难度偏高,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而引入数学步道活动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整个课程活动的推进者、组织者,这就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颇高。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及推进,校长需要引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注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分析,紧扣步道活动开展的困境以及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学情开展调研,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不断调整及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凸显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的指导作用及价值。

一、指导教师构建问题解决框架

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工作比较复杂,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包含不同的工作环节及工作标准。为了尽量避免环节遗漏和行为方向产生偏差,校长需要关注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要求,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的现实条件,进而实现有的放矢。其中问题解决框架的构建是第一步,这一工作能够为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工作指明方向,明确其中的核心问题。在对小学数学步道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这一活动的开展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首先,学生的思维比较狭窄,难以在开放的步道活动中说出的真实想法。其次,学生缺乏知识应用的意识,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最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足,缺乏参与数学步道活动互动的乐趣及意愿,往往比较消极被动。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这三个问题及时分析和研究,了解问题出现的根源,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问题解决框架的构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在完成基本授课任务基础上,主动学习同行的做法及经验,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说出自身的疑惑和不足之处,积极寻求同行的帮助及建议,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依据。其中问题解决框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校长需要指导教师在不断调整及灵活分析的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有效弥补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进而实现问题的有效突破。

二、促进教师角色定位转变

尽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学习经验不足,极有可能出现思维和解题思路上的偏差,因此教师的恰当引导则显得很有必要并且非常关键。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全权包办,自主决定所有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数学步道活动缺乏开放性。对此,校长一方面要严格要求教师,促进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在有序竞争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共同进步。

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非常关键。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一味地苛责与包办,而应该注重权力的适当下放,学会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和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步道活动,自主完成主体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数学步道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摆脱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需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的指导性非常明显,教师要在不断调整及自主提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主动修正各种假设理论和错误,通过教学相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角色意识的转变要求教师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以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动传授学科知识,促进课程理论改革的有效推进。

三、鼓励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的程度及效果。因此,校长需要鼓励教师坚持与时俱进,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分析,掌握学科知识传授的重点及难点,在反复调整及优化利用的过程中,结合课程改革的课程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及解读。其中课程种类、课程层次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最为关键,课程种类比较多元,课程层次也不尽相同,如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教师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和提升,利用电视、杂志、互联网和报刊媒体完成培训和进修工作,主动分析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现实路径,在灵活调整及应用的过程中为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依据。

四、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以教师职业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工作较为复杂,教师扮演的角色要求教师关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有效更新及灵活调整,以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来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教师要实现青年教师到成熟教师以及专家型教师的过渡,进而为小学数学步道课程改革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校长要意识到教师专业培养的重要价值及作用,给予教师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确保教师能够在不断学习以及晋升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真正抓住小学数学步道活动开展的核心及重点。在开发及利用步道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彰显这一阶段的教育特色及优势,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自由翱翔。

校长是教师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带教教师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任导师,传统的校内带教模式比較机械,很难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有效革新。因此,校长要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掌握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的现实条件。其中,开放化校园环境的利用及活动开展最为常见,小学数学教师要重新调整发展路径,既要提升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又要着眼于学校的成长及发展背景,真正实现德育共行,通过教学相长的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发展,让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进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提高。

此外,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在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综合表现也存在差距。对新教师来说,在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要抓住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的重点及难点,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自我,不断发挥自身的闪光点,同时也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及不足,在灵活调整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及发展,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步道教学活动,彰显小学数学步道教学的作用及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不过,无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还是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改革工作,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是重要保障。校长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保障学校能够获得蓬勃发展的动力和智力支持。学校领导者要着眼于目前的办学水平以及教学品位,积极调整小学数学步道教学策略及方向,不断推进步道校本课程改革及创新。在优化调整的过程中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从整体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保证教育资源的真正优化。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步道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19B13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莫莎莎(1979— ),女,广西藤县人,高级教师,南宁市五象小学校长,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广西第十六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广西三八红旗手,南宁市“十大杰出青年”、南宁市劳模级“先进工作者”(享受终身制政府津贴)等,近年来,受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邀请执教公开课及讲座200多场。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校本课程
浅谈高校网球裁判的培养现状及对策
卓越计划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体会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