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

2020-03-10鄢定友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2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学科建设

摘 要:作为公安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应有清晰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路向。明确学科定位,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创新团队,搭建多元资源平台,加强专业建设,既是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之内涵,也是公安管理学学科发展之路径选择。

关键词: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路径依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11年“公安学”增列为法学门类下一级学科,结束了公安高等教育无一级学科之历史,公安学学科进入重新规划和发展新时期。公安学整体学科实力及学科体系架构的成熟度,与传统学科相比,其差距不言而喻。促进公安学二级学科发展,提升公安学一级学科整体实力,任重而道远。本文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拟就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路向之选择做一浅析探究。

一、学科建设之前提:明确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问题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科学把握学科定位,才能为学科发展的方向掌好舵,进而科学规划发展的层次[1]。就学科体系架构而论,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成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理应具备该学科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体系、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需求等基本要素。

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亦是该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演进与积淀过程。离开学科发展的长期积淀,学科体系亦失其内涵的延展与丰富。正如法国学者E.莫兰所言:每一个学科由于有自己特定的学科界限,有自己的学术用语、研究方法和理论[2]。无容置疑,每个学科在其历史嬗变中,应有固定的名称及基本的研究对象、范畴、命题、术语和问题域,也应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3],而这些理应成为该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依据,也应成为该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研究的切入点。

中国公安高等教育举办以来,其学科发展之路步履蹒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批公安高等院校开设公安管理学专业以来,公安管理学学科专业建设走过三十多年发展历程,也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公安管理学专业经历从部分院校开设到被国家教委更名为“警察管理”专业、再到被教育部并入行政管理专业、最后被恢复为公安管理学专业并重新招录该专业本科生的演进历程,最终成为独立的本科专业;二是公安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之后,公安管理学成为公安学下二级学科,为公安管理学学科定位明确化及其健康发展奠定前提基础[4]。

国家明确了公安管理学学科定位,但各公安院校重视程度各异。回归现实不难发现,至今部分公安院校尚未开设公安管理学本科专业,又遑论该学科定位之明确与建设行动之实施。这种局面既制约着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制约着公安院校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发展。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江苏警官学院是全国较早设立公安管理系的公安院校,专业层次经历专科、本专科并存和本科等三个发展阶段,并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公安管理学学科专业建设:一是明确公安管理学在学校学科规划发展中的学科定位。不仅明确公安管理学学科为公安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还将“公安管理學”列入“公安学”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重点建设学科方向,这为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与发展空间;二是加强公安管理学专业建设。学校设有全日制和二学历的公安管理学本科专业,公安管理学为学校品牌建设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中,公安管理学专业入选学校和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重点扶持和建设该专业;三是制定公安管理学学科可持续发展规划。围绕学科发展和专业优化布局,将公安管理学学科确定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的系部重点建设学科,并将其发展定位为“系部重点建设、学校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明确的学科定位,可持续的学科建设规划,有力地政策支持,助推了公安管理学学科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二、凝练学科方向:学科建设内涵之基础

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与对策的学科,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公共安全[5]。作为公安学二级学科,公安管理学学科研究定位应服务于公安学的研究属性,应侧重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安机关的管理规律、管理手段、管理对策的研究[6]。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主旋律和生命线,学科方向建设是大学核心内涵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学科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7]。各高校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不同,在遵循学科内涵研究一般规律的同时,学科建设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实际凝练学科方向,谋划学科方向发展思路,凸显学科整体优势与学科方向亮点。毋庸置疑,学科发展要注重整体性,但又要彰显优势。管窥公安院校招收“公安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目录发现,各校在凝练学科方向上各有侧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一级学科招收学硕下设治安学、侦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等二级学科,其中“公安管理学”学科下设“公安管理”和“公安思政与文化”等方向;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学”一级学科招收学硕下设边防管理学、移民管理学、公安情报学、警卫学、维和学、公安政治工作学及警务指挥与技术等学科(学科方向),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学”一级学科招收学硕下设侦查学、公安情报学、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公安管理、犯罪学研究等二级学科,但各二级学科下未细分具体研究方向;四川警察学院招收警务硕士,设国内安全保卫、涉藏警务管理和涉藏交通管理等研究方向;云南警官学院招录警务硕士,只设“禁毒”方向。从各校公安学学科招录研究生的学科研究方向,可管窥其学科特色与学科实力。

学科研究方向的选择,是学科实力和研究特色的体现。我校公安管理学专业办学历史较长,专科时设内勤、公安政工和公安外事等专业方向,“内勤”先后更名为“公安文秘”和“警察管理”专业;升本后在行政管理专业中设警察管理、涉外警务、公安政工、公安文秘等专业方向。2011年3月,公安管理学专业成为独立的本科专业。立足专业资源优势,结合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体系的长期积淀,我们凝练了警察管理、警察文化、公安政工、公安史等研究方向。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师资力量,选准科研主攻方向,集体攻关,创建品牌,以推进该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

三、整合学科资源:学科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明确学科定位、凝练学科方向外,还应只有抓住学科建设主要环节,以促进学科的科学发展。

1.谋划学科发展生态体系。谋划学科发展生态体系,是学科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江苏是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我校是江苏唯一一所政法类本科院校。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我校抓住这个契机,乘势而上,“公安学”成功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为我校学科建设搭建高平台,同时也带动学校学科发展布局规划,并立项建设一批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校重点建设学科方向。以此为基础,构建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生态体系:一是依托“公安学”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将“公安管理学”列为其重点建设学科方向,通过政策导向引领,跨系部整合学术资源,推进省优势学科各学科方向之间互动合作,整体建设中带动公安管理学学科有序建设与健康发展;二是依托“公共管理”省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加强公安学科与非公安学科的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创新成果相互支撑,促进公安管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三是依托“警察史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利用地缘优势和学术资源优势,加强近现代警察制度及红色公安史研究,拓展公安管理学学科研究方向,丰富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资源。不仅如此,为调动不同层面学科(学科方向)建设积极性,建立目标激励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突出目标考核,架构学科发展与学科生态优化的动力机制和过程监管机制。

2.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学科建设需要师资力量,更需要师资力量的凝聚与合作,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各高校均重视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我校也不例外,并采取多路径优化学术创新团队结构:一是引培并重,优化团队结构。面向学科研究方向,根据专业人才培養需要,结合队伍现状,确定学科方向带头人,明确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改进招揽人才路径,完善用人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创新团队力量。经过多年努力,组建一支年龄较轻、学历层次较高、科研潜力较好的学术创新团队;二是关注青年人成长。学校层面启动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经费资助政策,出台各类科研激励制度;系部启动课题和成果资助及外出业务培训资助政策。一批年轻人脱引而出,在申报高层次项目和科研创新上渐露头角,有的成长为学术创新团队的中坚力量和学术骨干;三是依托专业课程,整合优化师资力量,重点打造“现代警察管理制度”创新团队,重点建设“公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使之成为校级建设团队;四是实行以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按照“目标任务+绩效产出+科研奖励”思路,构建学科建设评价机制,奖励先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科建设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3.搭建多元学科建设平台。学科平台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与舞台,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强力助推器。学校注重学科平台建设,搭建多元学科建设平台:一是依托研究机构带动学科发展。学校拥有部省级智库、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有江苏省社会公共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公共安全应急管控与指挥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和民国警察史文献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公安管理学学科的一批学术力量,通过承担项目、开展调研及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与各研究平台进行合作,推出一批研究成果;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带动学科发展。项目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载体,规划科学的建设项目,将是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学校依托学科平台,立项建设“公安学学术丛书”、“世界警学名著译丛”、“公安学博士文库”等系列科研创新项目。公安管理学学科创新团队承担一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出版一批项目丛书。以项目为牵引,依托项目搞学科建设,目标明确,成效显著,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总之,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已成为当下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当下语境和背景下探讨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把握公安管理学学科的定位和特性,凝练具有本校优势与特色的学科方向,组建多元学科平台,组建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显得尤为重要。为避免“邯郸学步”弊端,各高校应多维思考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之路径,应高度重视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经验之积累与借鉴,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共同推进公安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4]苏娜:《公安管理学的学科设置及学科定位》,《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2]江小平:《法国的跨学科性研究与模式》,《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

[5]于群、谭羚雁:《公安管理学科建设与公安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6]张兆端:《公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体系新论》,《公安教育》,2015年第1期。

[7]许慈晖:《论学科方向建设内涵与凝练原则》,《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鄢定友(1965-),男,河南信阳人,博士,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警察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警官学院教改项目“公安院校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13)

(江苏警官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1)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学科建设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我国养老公平问题审视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