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艺术歌曲《望乡词》的演唱处理
2020-03-10段飞翔庞宇
段飞翔 庞宇
摘 要:对歌曲《望乡词》的演唱技巧进行研究,就歌曲的处理及情感表达进行论述,使演唱者更加完美的诠释艺术歌曲。
关键词:艺术歌曲;《望乡词》;演唱技巧;舞台实践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始时的表现形式都是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但同时又注重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情感和民族气质表达方式相结合等特点,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们留下的优秀传统。由陆在易先生创作的男中音艺术歌曲《望乡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需演唱者具有较高的演唱技巧和精准的把握度。
一、哼鸣的演唱处理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结尾部分運用哼鸣,与前乐段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形象地刻画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作曲家在歌曲的连接部再次运用哼鸣手法。因此,掌握正确的哼鸣演唱方法,对演绎作品具有一定的帮助。作为声乐演唱者应该如何来练习哼鸣的演唱,首先应端正歌唱姿势和积极的歌唱状态,松开颌关节,哼唱时感受鼻梁、眉心处的震动感,气息进入鼻腔产生共鸣,声音的焦点在鼻梁处,所有的哼鸣必须有气息的支持,腰围保持吸气时的扩张感;声音在统一的高位置哼鸣出来。对于本曲而言,哼鸣唱段共有八个小节(40—47小节)描绘了作者的美好遐想,所以在演唱时力度上应该弱些,声音绵延流动性,注意乐句的划分,不要乱换气,换气时吸气深些,保证气息的沉稳,为哼鸣点提供基础,随着作者美好的幻想相呼应。在进入第45小节的低声区后,此时的哼鸣情感应该更加浓郁,与前乐段形成对比,以此来突出满怀期待的失落感。
二、气息的控制对音色的影响
美声歌曲唱法是胸腔、口腔、头腔三者共鸣相互统一的唱法,因演唱者自身对美声唱法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色。然而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充分理解作品,选择适合歌曲作品的唱腔音色。
本曲A段(13—29小节)旋律轻缓、平稳,演唱者应以诉说的方式来表达,气息上应该流动灵活,保证音色的饱满以突出想见大陆故土迫切心理。B段(30—39小节)情绪的高潮部分要将思乡恋土之情展现出来,气息要给予最大的支持,展现出男中音明亮音色,将激动的情绪全部展现出来。B段结尾处(34—39小节)情感沉重,所以气息保持来凸显音色深沉并与前文的音色形成对比,以此来表现作者悲痛的心情。连接部(40—47小节)气息下沉,哼鸣点位置的统一保证声音的连绵。A乐段(56—62小节)以“奥”“啊”为此处的唱词,作者将无以言表的悲痛情绪用这两个字表现出来,因此气息上要给予更多,以凸显音色的饱满,来表现出悲痛伤心的心情。变化重复的B(64—75小节)乐段比变化重复的A(48—63小节)乐段的情绪更加浓烈,音色和气息上要更加突出以此形成对比,使歌曲更具有张力,充分打开腔体,高亢的音色展现出悲痛的心情。尾声部分(76—83小节)由多种情感浓缩在一起所以音色上要表现出深沉的特点。
三、作品的情感表达
每一首歌曲的情绪情感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潮到高潮的发展过程,需要演唱者精准地掌握歌曲情感变化与发展,通过强弱对比将歌曲的情绪展现出来。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点,就会产生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情感,这样的演唱过于单调乏味。因此,演唱者不仅要精准地理解歌曲情感动态还要深入细致的体会情感形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演唱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情感。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作者眺望远方大陆的期待感,旋律上音程跨度较小,且处于中音区,运用弱唱以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乡不可见兮,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歌词上进行了重复,体现了作者的无奈感,旋律上总体呈下行趋势要呈现减弱向下的趋势,以此体现思乡之人的失落。“望我大陆”中“大”出现了较大音程跨度,应该做渐强处理为后面做铺垫,“大陆不可见兮,大陆不可见兮”想返回大陆却不能回归故土,运用由强到弱将失落情绪表现出来;“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将之前失落的情绪宣泄出来,“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旋律逐渐下行要呈现由弱到强的趋势,再次突出强烈的思乡之情。连接部分的哼鸣片段,作者给予了演唱者很大发挥空间。仿佛于老回到了家乡,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情绪力度上弱一点,表现出绵延的流动性,从而展现出幸福的美好画面;但事实上于老并没有真正地回到故乡,一切只是渴望与期盼,“只有痛哭”情绪发生了反转开始由强到弱;之后的两处的“天苍苍,野茫茫”情绪开始渐强,直至发展到本曲的最高音“山”,将全曲推向高潮。结尾部分的三次的“山之上,国有殇”将旋律越拉越低,同时将其歌曲的情绪也拉的越来越低沉,因此,此处强弱上应该是渐弱的;最后六拍半的“殇”是全曲悲伤的最低点,将永不再见大陆的绝望,不见家人的愁苦,对残酷现实的接受,病痛的折磨都浓缩在“殇”字上,所以力度上应该是渐弱的。从开始的满怀憧憬的希望之情到未见到故乡的失落之情和思念之情,伤感愈发浓烈,将之前的伤感汇聚到了一点形成了悲痛之情,宣泄之后又再次回到平静。后面的部分变化重复着前乐段,所以情感上大致相同但高潮部分作者将全曲的悲痛全部抒发出来更多的是体现出绝望之情。最后就是歌曲的结束句,作曲者将思念之情、绝望之情、悲痛之情全部都浓缩在了“殇”上体现出来,因此演唱者要着重把握。
以上是笔者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学习和研究,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简历,有助于歌唱者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哼鸣、气息、音色等技术的合理运用,最终通过舞台实践展现思念之情、憧憬之情、失落之情、悲痛之情、期盼之情和绝望之情。期盼广大学者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自己在今后的演唱中不断理解每一首歌曲的深层含义,以便能够更好地演绎作品。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改研究课题《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高师声乐思政课程教学》(课题编号:2020JG1201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