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地筑居

2020-03-10李璐璐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海德格尔王维

李璐璐

摘  要:本文拟借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应当状况的思考方式来分析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王维的人生哲学的实践,以获得诗意地栖居的行进路线来探索王维实现超越的存在智慧,从因色悟空、因空见色,一行三昧,随缘任运、无滞无碍三方面具体论述其作为诗人的王维是如何践行抵达诗意之居的敞亮之境的。

关键词:王维;海德格尔;因色悟空,因空见色;一行三昧;随缘任运;无滞无碍

海德格尔将人类的生存活动分为“筑”和“居”两方面。人类只有从诗中获得居的本质,才能走向真正的居,即诗意地居。佛教思想在王维诗歌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调和中独辟蹊径,以潇洒随顺的姿态破除遮蔽的浮云,以一种超逸闲适的风采栖居于世。本文拟借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应当状况的思考方式来分析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王维的人生哲学的实践,以获得诗意地栖居的行进路线来探索王维实现超越的存在智慧,从因色悟空、因空见色,一行三昧,随缘任运、无滞无碍三方面具体论述其作为诗人的王维是如何践行抵达诗意之居的敞亮之境的。

一、让居的空间:因色悟空,因空见色

海德格尔用桥梁作比:桥梁横跨在河流上,连接了两岸,凸显了河流本身,聚集着天空,聚集着凡人,还聚集着诸神,也就是说“筑”在本质上是“让居”,它让天地人神四一体居于其中。

佛教讲诸行无常,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置身于大化流行中,变动不居、迁流不息。只有对这些包罗万象的“假有”的观照,才能体悟“真空”,也就是“因色悟空,因空见色”。王维正是透过千变万化的“色”体悟永恒不变的“空”,在滚滚红尘和彼岸世界之间设置了一个“让居”的空间。它不同于现实的物质世界,却又根植于幻象妙有之中,为把诗人带到“诸神”面前提供了可能。

这种意识集中表现在王维对山水自然的观照上。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山水之诗多有禅意,追求寂静清幽的意境。他笔下的云水山月、花木鸟虫都是静观后的自得,是直探生命本原后的心灵状态。这寂绝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于形形色色的物质现象中体察出鸢飞鱼跃,生气流动,于忘我的一刹那中见终古,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能空能舍之后方才能深能实,从而能筑能居,聚集在“诸神”之前,返回应有的本真状态。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辛夷坞》《鸟鸣涧》《鹿柴》等,这些诗歌意境空幽寂静,清新淡远,却又不失生机。诗人秉着一颗亲和山水的心灵体察万物,在纷繁变化中观照无常,从而明心见性,保有一份平和淡然。

二、守护遮蔽者:一行三昧

在海德格尔看来,神让人看到自行遮蔽的东西,但这种揭露不是通过遮蔽者从遮蔽状态中撤出来,而是通过守护处于遮蔽中的遮蔽者。这和禅宗慧能一派的“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见自本性”“见心识性,自成佛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维正是受到南宗禅的思想影响,在修持了“一行三昧”法门后,采取了“无念”“无相”“无住” 的生存智慧,守护住被遮蔽的心灵,顿见敞亮之本性,置身在平静中, 持守在平静中,得失无心,忘怀虚物。

“无念”即不起相对的念想,对各种对象不加思索,不起妄念,不念世俗。在《过香积寺》中诗人写道:“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毒龙即妄念,诗人来到这清幽之地参禅入定就是为了‘无念。借由外界的空寂静谧感染人心,从而使自己的内心趋于平静。

“无相”即不作分别相,不执取事物的差别相。王维在《戏赠张五弟諲》中说:“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与鸟兽同群,留恋忘返于大自然中的真情之人,他泯灭了物我之差,去欲返真,方能物我同一,无拘无碍地觀照事物。

“无住”即不执着于任何对象,没有住著的心灵状态。最能体现王维“无住”思想的就是他消逝了仕隐的对抗,亦官亦隐。王维认为“不废大道,存乎小隐。迹崆峒而身拖朱绂,朝承明而暮宿青霭”(《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韦氏逍遥谷宴集序》),将二者的尖锐矛盾巧妙消解,不执著于出仕,亦不避讳归隐。

三、采纳尺度:随缘任运,无滞无碍

海德格尔认为拯救大地,接受天空,期待诸神,引导自己,就是人的诗意地居。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维随缘任运,无滞无碍的生命情怀是符合诗意之居的采纳尺度的。随缘任运,无滞无碍体现的就是一种潇洒的风神,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阻碍,自在自如。也就是在抛弃了外在种种的遮蔽之后,用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来直面真如,达到空寂清净的状态。

在《终南别业》中,诗人乘兴而往,随心所欲,脚随心动,行至水穷之处也不因穷途而悲,反而席地而坐,看云卷云舒,不为外物所碍,不为内心所困,徜徉于天地间,一派和乐超逸。此外,像《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与世澹无事,江海自然人”,《登裴迪秀才小合作》:“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等诗都体现了诗人从容自适,放怀洒脱,无拘无碍,自由适宜的精神风貌。他在佛教的指导下逐渐摆脱虚妄不实的烦恼束缚,以本心静照事物,于刹那间忘我,万象各有所得,呈现出各自内的生命,吐露光辉,从而达到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诗化的生活。在那一片澄明之境中,各种存在得以被敞亮地言说。

综上所述,从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应当状况的思考方式为线索,来分析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王维的人生哲学的实践可知:王维以其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因色悟空、因空见色,体察观照物质现象,为获得真相的敞开设置空间;同时修持一行三昧法门,去除遮蔽,明心见性;最终形成随缘自适、无滞无碍、闲适超逸的生命情怀,这在实质上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居。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594,198,434.

[2]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18.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前后期哲学此在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山居秋暝
“海德格尔论坛”主持人的话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从疲惫中被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