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价值意蕴和实现理路
2020-03-09程仕波倪圣茗
程仕波 倪圣茗
摘 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其有利于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评判“金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度、温度和效度三个维度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考量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制度三种途径来进行打造。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价值意蕴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6.02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6-0093-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的作用不可替代。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承担铸魂育人职责的必然要求,是对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化操作,是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教育改革目标的延伸和鲜活表达。开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价值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意指得到大学生真心喜爱和使其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是基于教育使命、学生特点和课程特征而提出的新表述,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
1.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
“金课”是相对于“水课”而提出的新表述,它直指教学中的问题症结,以提高课程育人的质量为价值归旨,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一种新的表述和阐发,其是我们在把捉和直面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自我要求,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年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加强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教学困境,存在着少数“水课”的现象。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指出,“‘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这给我们识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提供了评判的基本指标。就现实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呈现为以下几种样态:其一,有的教师主动给自己“掺水”,主动“划水”,即自己“放过”自己,未能严格要求自我,“严值”低。他们服膺于“重科研,轻教学”的逻辑,“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1]。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既不想出力,也不想出彩,只是想交差”,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被动态度,没有实现应有的解疑释惑化育新人的作用。其二,有的教师给教育对象任意“放水”。教学内容深度不足理论性不强,过于注重形式新颖和活泼,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出现了形式化、活动化、娱乐化现象,出现这种“放水”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一部分教师认识出现偏差,教学理念异化,有的教师为了在学生群体中留个“好印象”、提高课堂的“好评度”而一味迎合学生;有的教师盲目求新求变使思政课形式大于内容,变成了“活动课”“样子货”。二是由于教师自我“放水”,回避思政课进行知识传授与价值传递的复杂性与难度,或照本宣科,或追求短平快浮而不深,自然而然地为大学生在课堂中嬉戏“玩水”提供了客观条件。其三,由于“掺水”和“放水”,导致教学效果的“缩水”。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有利于纠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偏差与教学理念错位,有利于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教学质量,为营造“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创造条件。
2.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而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意涵是提高教学质量,其归旨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手段和方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价值归旨,同时,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评价标准。评判一堂课是否是“金课”,最重要的指标是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最终是为实现教学效果服务的,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在现实中,有极少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讨学生欢心、赢得更好的评价,在课堂中哗众取宠者有之,搜奇猎艳者有之,任性宣泄者有之。究其本质,形式主义是其背后的作祟者,少数教师盲目追求形式以满足大学生,更有甚者不惜通过歪曲党史、国史来赢得虚假的掌声。把形式创新当成内容创新,过分强调形式的作用和功能,以为课堂搞的热热闹闹,学生有说有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有效,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指标:教育对象有无获得感。我们知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意指大学生基于自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际获益而产生的正向性感受、体验和评价。如果教育对象在课堂中没有获得感,抑或获得感很少,那么,这堂课是无法称为“金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让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生受益”的课堂,“真心喜爱”是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对课堂的认可,“终生受益”是大学生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核心指标。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要兼顾两种效益,不能顾此失彼,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3.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举措,其价值指向在于更好地承担铸魂育人职责,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領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打造过程中,能够为培育当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以下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充分激发和调动培育新人的多方主体性力量。在明确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价值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党、社会、教师和学生四类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促进他们之间形成横纵配合的育人合力,为培育时代新人积蓄强大的主体性力量。另一方面,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教育质量的保障。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发挥该门课程的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质而言之,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可以为培育时代新人增强主体性力量和提供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评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指标考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作为教育预期的一种新表述,如何识别和评判它就成为重要的议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指出,“什么是‘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3]这是对大学生本科生课程“金课”普遍性和共性的阐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除了具有上述的共性外,还有着自身的教学特性和内容属性,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两性一度”的基础上探寻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性的“金课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向。
1.信度:呈现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它讲授的主要是关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思想性、理论性是该门课程的鲜亮底色和鲜明特点,同时,针对性是其剖析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有着各自不同的育人方式和路径指向,但都统一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度。首先,思想性侧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向引领性,意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通过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四为服务”和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通过方向的正确引领助推大学生走上顺利的成长、成才之路,从而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信性。其次,理论性侧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理性,即“以理服人”, 通过系统的讲道理、事理、情理、法理,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和掌握规律,使其获益,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认可和认同,从而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靠性和效用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以理服人,需要力避那种“马克思主义经典没读几本,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的行为,同时也要摆脱西方崇拜的盲目心理。“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4]最后,针对性强调思想高校政治理论课解决具体的思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更加复杂局面。愈是在复杂的境遇中,愈是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独立的研判能力对现实的具体问题作出富有聚焦性和科学性的阐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5]
2.温度:饱含深厚的育人情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知识属性,同时具有价值属性,为此,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包含深厚的育人情怀。这种育人情怀蕴含以下三层意味: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尚的人格修为、和以生为本的情愫。首先,葆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情怀要深,需要将国家和民族装在心里,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思考如何教书育人,思考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有担当、有理想和有本领的时代新人。其次,体现高尚的人格和自信的精神面貌。古语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风貌在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可以说,教师自身的形象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通过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通过良好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做让学生真心喜爱的人。最后,彰显以生为本的情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体现“关注、关心和关照大学生”的情愫,在教学语言的转换、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特别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相对开放和平等的教学环境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可以平等的交流,教育对象甚至可以对教育者的内容进行批判和质疑,从而开展对话和沟通,促进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双向互动,从而提高教师“教”的质量,也提高学生“学”的质量。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課”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课堂才能有效和有序的进行,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效度:促使大学生终身受益
从价值归旨的视角而言,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重要的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培养有担当、有理想和有本领的时代新人。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是“金课”不能仅仅考量教育者的精神风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还需要关注和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产生的效果。从效果的角度而言,其蕴含着两个维度的内容,从教育者而言,其意指实现教育目的;从育对象而言,其意指大学生从课程中得到的实际获益,即有无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教育目的的实现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为前提,这二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这为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提供了重要的考量指标。假若要想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终身受益,教育者需要帮助大学生在信仰的确立、思维的打磨和实践智慧的形成三个方面拥有实际的获益。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是大学生的人生指南,决定着他们的理想层次和前进方向,这是根本性的,也是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最有价值的。其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思维犹如撬开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硬核的尖刀利剑,它影响着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深浅、急缓和成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必要指标。最后,培养实践智慧。大学生既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内化于心,又要将其外化于行。推进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学以致用和转识成智,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以致用和终身受益。
三、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现实路径
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是一项系统和持久的工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制度。
1.底色铺就: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关涉众多的要素,教师和学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要教师用心教和教得好,也要学生用心学和学得好,二者相互相依,缺一不可。“在现实中,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内容的认同,往往首先取决于对上这门课的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品行、教学态度、学术水平的认同”[6]。当前,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在教学态度上还不够积极和主动,在考核要求方面还不够严格,在育人情怀上还不够深厚,具体表现为“重科研,轻教学”“泛娱乐化”“心浮气躁”等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追求文凭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选课时避重就轻,只是为了追求修满学分,追求较高的绩点。内容陈旧、考核轻松易过、学分绩点可期的“水课”备受学生青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反而弃之如敝屣。”[7]为此,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我们需要共同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并促进二者协同互渗,“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8],为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提供良好的氛围。一方面,在“教风”方面,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正确分析“教风”问题是首要的工作,当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强,但对教学的态度有失偏颇,执拗于做科研,属于“有力无心”;有的教师教学能力较弱,但教学态度端正,属于“有心无力”;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弱的,而且态度又不端正,属于“无心无力”。针对上述不同的类型的“教风”问题,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决和优化。同时,注重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与本领提升,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协作团队,选树优秀的、经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强带弱”和“老带新”,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和传、帮和带的优良传统,为营造良好的教风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学风”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奋斗观和劳动观,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力避“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思想,培育勤勉务实、积极向上、奋斗有为的学习观。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教,大学生认真学,这样,“教”和“学”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更好的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
2.能力锻造: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
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即提高教师在精神、语言、思想和律己四个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精神力量、话语力量、思想力量和律己力量,向教育对象展现自信昂扬的精神形象、深入浅出的话语形象、鞭辟入里的思想形象和严于律己的管理形象。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展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颜值”“言值”“研值”和“严值”以吸引、感染和教育大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课程。首先,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信素质。这里的自信既包含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自信,也包含对自身职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信,还包含对当下和未来的美好生活的自信。其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9]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和显现,它是思想呈现于众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思想的传承、传播效果。话语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传播能力已然成为一种力量,因为若教育者的“言值”不高,就很容易失去话语权与话语力量,就极有可能会处于有理说不出、有理传不开、有理没人听的尴尬境地,就难以吸引大学生、感染大学生。再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能力。其包含以下三种能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沉潜力、研判世界大势的把捉力、研用合一的综合统摄力,三者层层递进,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是读“有字之书”,研判世界大势是读“无字之书”,只有研读好经典才能更好地具备研判世界大势的能力,只有既研读好经典又具备研判世界大势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研用合一。最后,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立严于律己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言行举止、课堂教学纪律和质量把关等方面自我要求严格,严于修身,严于律己,严于教学,在课堂上不“自我放水”,同时,也不给学生“放水”,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供纪律的保障。
3.利益关切: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制度
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金课”的阻力可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带来利益的正向牵引不足,即激发教学的动力不够;二是防止负面影响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学生评教可能影响到教师的切实利益,即有后顾之忧。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评价制度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唯科研和唯论文的倾向,在人才引进、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等环节中都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知道,不管是教师人才引进、业绩考核,还是职称晋升,三者直接关切到高校教师关于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切身利益。当前的高校考聘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误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后备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博士研究生)“重科研,轻教学”。为此,要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必须要关切教师的现实利益,需要为安心从事教学的教师提供晋升渠道和物质保障,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安全感,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而潜心教学。“改变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唯科研、唯论文,重科研不重教学的倾向,打通教学型教授的晋升通道,引导高校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教学,以教书育人为乐,让潜心育人的教师得到应有尊重和肯定。”[10]另一方面,教师提高课程内容和考核的难度、创新度和挑战度,会存在一定风险。在现实的学生评教过程中,有些功利性较强、懒于学习的大学生在评教的过程中给轻轻松松就能通过考核的“水课”以“点赞”,而给要求严格和教学内容具有挑战度的“金课”以“差评”,因为“金课”影响到他们的顺利“混学”和所谓的现实利益。这会让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后顾之忧,担忧因学生的错判和差评而影响自身的声誉。所以,高校在重视学生评教的过程中要采纳多维的考评指标,以便保证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让“金课”受到应有的认同、褒奖和传扬,让“水课”难以容身和难以为继。
参考文献
[1][3]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8]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 中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7.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 胡涵锦.深化“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理解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89-94.
[7][10] 李一陵.打造“金课”需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做支撑[N].光明日报,2018-12-05(10).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4.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