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

2020-03-09

读与写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棒数形解题

周 浩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草塔小学 浙江 诸暨 311800)

数形结合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基础,根据当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系统性的探究。简单而言,教师将数字和图形进行有效整合,善用图形、数字,并在解题中实现两者的合理转换,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类,及时总结关键点,引导学生从开放性的思维层面去看待问题的产生,这样才能降低解题的难度性,强化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应用效能。

1.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优势

1.1 培养小学生的解题技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解题中非常关键,部分学生利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来分析问题时,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转换,而且他们解题的准确率也非常低,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算理的概念不清楚,难以解决重点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代数类知识点采用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这样既能降低教师的工作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1.2 使得数学问题具体化。小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别,而且大部分知识点在实践生活中具有潜在性,针对现阶段的教学情况而言,学生要想在短期内消化和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数形结合的基础上,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突破固有的思考模式,认识到数字和图形各方面的联系,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也具有促进作用。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记忆,真正在实践中领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

2.1 先“形”后“数”,强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处于怎样的地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期,所以就可以采用先“形”后“数”,加强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教师借助一些具有直观性质的数学概念,运算方式等,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思想也会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例如在倍数的教学中,利用小棒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提出问题:摆放一座房子需要放置多少根小棒?20根小棒可以摆多少座小房子?也就是20是5的多少倍?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些比较直观的形象渗透到教学的理念中,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利用小棒摆房子的过程中,就可以初步感受到1倍量所形成的过程,接着出示40根小棒摆成了4座房子,真切感受到倍数的重要性。

2.2 先“数”后“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先“数”后“形”的方式,将形放置在一个支撑的位置上。只有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学校在6月份用水是210t,同5月份相比,已经节省了1/8,试着计算出五月份一共用了多少吨水?教师在这类例题的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提前思考,并引导学生详细说出解题过程。当学生在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作图,如图1、图2所示。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最终得出的答案也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由此可见,先“数”后“形”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性,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

图1:五月份 图2:六月份

2.3 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和形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化的分析。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提出问题:这里有30个桃子,3只松鼠吃了2天桃子,试着计算出每天每1只松鼠吃多少个桃子?学生看到题目,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来分析和做题,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如图3,这是在30÷2÷3之后画出来的,接着平均分为3份,得出了30÷(3×2),如图4所示。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让一些抽象性的数量关系,变得更加具体,方便学生理解。

图3 图4

结束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数形结合思想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对此,教师应该做好恰当的引导工作,逐步渗透这一思想,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数学例题,组织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寻找最合适的解题思路,真正在解题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认知记忆,提高他们对题目的敏感度。

猜你喜欢

小棒数形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用“同样多”解题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