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2020-03-09朱海燕
朱海燕
现代学徒制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朱海燕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1131)
高水平的酒店业务离不开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这对高校酒店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一些设有相关专业的大学锐意进取、主动创新,通过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来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市场、从专业向行业的有效转变。但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及教学经验积累不够丰富的原因而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度概念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酒店管理发展现状而提出的提高酒店管理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应用水平的具体策略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校企合作;高校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业持续繁荣发展,尤其是商务酒店领域呈现出从低端向高端、从单一的功能诉求向全面的酒店服务产业链过渡的发展趋势(见图1)。
高水平的酒店业务离不开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这对于我国人才输出的摇篮——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融入教学新技术,创造教学新方式,借鉴融合中外教学新理念,使学生从应试教育模式下单纯注重学习成绩的人转变为学以致用的技能型人才。其中,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便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能够快速高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市场、从专业向行业有效转变的教学方法之一,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1 2018年我国各个等级酒店房间数增长柱状图
我国在高职院校专业中提倡并引入现代学徒制做法的时间比较晚,直至在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才开始明确提出实行校企联合模式下的现代学徒试点工作。由此可知,由于其相关理论存在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经验存在积累不够丰富的客观现实,难免会出现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鉴于新时代酒店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分析,对促进高校酒店专业人才又好又快的教育及培养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1 现代学徒制度概念论述
现代学徒制度是在传统学徒制和新时代人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来的。其中,传统学徒制指的是师傅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实现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应用经验的分享,使徒弟从行业门外汉转变为技术精湛转变的专业人士。现代学徒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通过充分调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而让学生不断适应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和推陈出新的企业生产方式且按照有目标、有系统、有规则的要求来实现标准化与个性化相平衡的人才教育新模式在大学相关应用型技术非常强的专业。这已经成为学校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合作、老师与师傅联手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创新型教育新模式[1]。
现代学徒制度与传统学徒制度在人才的教育态度上有着一致性的原则要求,即都强调对师傅的尊重与感激之情,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但是,前者是基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人才培养措施,而后者是中国传统手工业模式下的技艺传承模式,因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具体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现代学徒制度与传统学徒制度的差异对比表
2 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行现状分析
研究者联合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某校2019级酒店管理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度的2个班级、共计98名学生进行了详细的线上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参与学生效果评估表
由表2可知,学生对上述五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与不满意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现代学徒制度对自身的综合发展能够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只有少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认为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学校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脱节给学生带来了不少困扰,这一点应该值得校企双方的重视。
2.1 现代学徒制度在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实施意义分析
现代学徒制度能够有效破解当前高校“空中楼阁”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现代学徒制度的带动下,学生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实现一边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酒店企业进行实操实训的双向学习过程。在贴近行业一线的历练中,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应用技能,并最终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专业上还需要精进的弱项,回到课堂中经过老师的指导从而豁然开朗。此外,学生还可以以实训方式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来形成“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并在尝试中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愿景及兴趣爱好最终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现代学徒制度能够给合作企业培养更具针对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以学徒身份进行岗位实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人才需求进行定向培训,从而以择优方式从中选出最符合企业发展的学徒并让其转正。这一方式使学徒制度发挥了良好的人才资源储备库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人才招聘及选拔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
相比于让学生已经厌倦的课堂教学,现代学徒制度因其学习的开放性、灵活性与自由性而更具吸引力,而且亲临岗位实情的场景化学习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其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向职员、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加之企业师傅们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引领,学生们有多样化的学习选择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更有利于自身的良好发展。
2.2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缺乏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
作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突破。然而,一些高校在相关课程设置中没有把握好理论与技能之间的关系,甚至出现了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一味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岗位实习实训,而大幅度减少与专业素养相关的理论文化课程;另外一些学校在老师课堂教学与师傅企业实训的任务分工以及校企合作双方的智能分配等方面缺乏科学、完整、全面、深入的指导方案,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因缺乏规范的制度保障而出现粗放无序、自由散漫的状态。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校企之间对现代学徒制度的理解认识不深,致使培训课程体系出现各种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这些弊端对学生职业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2.2.2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合作酒店中的应用效果不理想
酒店是该教学方式实施的主阵地,然而由于酒店服务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加之行业本身人才流动性较高,因此全国酒店的人才资源储备普遍紧缺。一些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资深员工的流失让现代学徒制的实行失去了有力的引导者,学生在酒店企业因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而无法掌握岗位需要的真正技能。另外,由于一些合作酒店容易出现“人才荒”、“用工荒”,酒店为了能够快速实现人员到岗以推动业务发展并为自身经营创造价值,不得不通过市场招聘等方式来快速吸纳人才。相比之下,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形式耗时长、见效慢,且不能立刻产生实际效益,因而不受企业的青睐和重视。比如,企业将学生安排在技术含量不高且对酒店经营不会产生重要影响的餐饮、客房等部门;为了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负担、避免工作精力的分散,常常让一个师傅带多个学生进行实践;有的甚至只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便让其从事一些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工作。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对学生宝贵学习时光的浪费,凸显了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失职。
2.2.3我国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专业权威结构的考核认证
现代学徒制度应用比较全面、到位的发达国家,均包含完整的人才培养、考核、认证的体系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让学生在酒店实习的同时,也让学校的专业考察团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和观察对学生实操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从而根据评定的等级来颁发结业证书;英国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度采取的是回炉再造方式,即一旦发现学生在酒店岗位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就回到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进,从而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结业要求[2]。在我国,该模式普遍采取的是与大学实习相类似的结业形式,即企业和师傅对学生进行学习综合评估,学生自己填写课题报告,学校再对其进行整体审核评估。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能够贯穿整个过程始终的独立团队,因此在各自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学生在企业岗位实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容易被忽略,因而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3 提高酒店管理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应用水平的策略建议
3.1 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教育部门是校企合作能够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教育部门关于高校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与校企合作及现代学徒制度相关的政策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产教融合。然而,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模式在我国的实施开展时间比较晚,因此相关政策布局还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为此,政府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发挥自己的资源协调作用:首先是建立合适的教育发展规划,以规划为纲要逐步落实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从而科学合理地获得财政教育扶持资金,以便让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加紧密。其次是要做好相关单位的职能衔接工作,比如通过与人事劳动部门一起制定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让现代学徒制度下的结业考核能够成为学生职业技能证书体系的内容之一,这样就能够提高现代学徒制度在整个高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3]。再次,政府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度相关配套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培训基地来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的优化互补,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各岗位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需要发挥自身对高校教育的管理监督作用,协助高校成立针对性的学徒制实施与执行的管理部门,通过方案的制定、环节流程的跟进及学习效果的评估审核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
3.2 高校要以高标准的要求选择合作酒店
酒店管理水平高不高、社会口碑好不好,对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引领下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为此,高校做好合作酒店的遴选工作是起点和前提。在具体的筛选过程中,高校要从酒店的整体实力、团队员工质量、综合管理质量、校企合作基础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考量,要本着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空间、争取良好学习条件的宗旨和自愿平等、友好交流的原则,在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之间签订协议,让各自的权益得到保障,让各自的义务得到规范。高校要能够积极参与酒店带徒师傅的人员安排和学生的岗位分配工作,有权进行合理的建议,以确保企业能够提供一个实实在在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平台。
3.3 对于校企合作下的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评价监督要大胆创新
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评价监督是当前我国现代学制高质高效开展的最大瓶颈。为此,应该联合企业与高校双方直接参与该教学环节的人员及部门安排,比如企业中的师傅、各个岗位的主管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事部分,学校中的老师、指导员和教学部门、就业部门等,并组建成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班子对学生在岗工作实际成果、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的效果和学生工作报告三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估,并做好实际考察工作[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相关工作的展开不仅要获得企业的支持,还要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成为学校素质化教育的有效补充。为此,我们要善于从国外成功模式借鉴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突破创新,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制度下特色鲜明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1] 陈祎. 现代学徒制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 493(23): 176-177.
[2] 陈梅花.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5(7): 199-200.
[3] 陈程.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7(19): 248-249.
[4] 冯国华.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33(4):46-50.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Hote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U Haiyan
The high-level hotel busines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otel management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which puts forward furt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hote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this end, som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ith relevant majors are forging ahead and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help students make an effective transition from college to employment market and from major to industry through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based on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as lack of depth i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in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roach, which leads to uneven teaching quality. Therefor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hotel management,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for hotel management based on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conducive to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modern apprenticeship; hotel management;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education
G642.0
A
1009-1114(2020)04-0080-04
2020-08-23
朱海燕(1978.3—),女,江苏靖江人,硕士,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研究项目:2018年度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在动力机制研究” (项目号AGZ18018)。
文稿责编 吴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