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怎样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意志品格

2020-03-09邓春凤

人物画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邓春凤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品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中学作为个性品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更应该悉心培育。文章就培育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培育起意志力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意志力

引言

意志指的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而从行动上表现出的自觉克服心理困难的过程。意志力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素质,只有具备较强的意志力,方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排除万难,取得成功。但实际上,很多初中生意志力比较薄弱。在运动过程中缺乏自我控制与坚持意识,训练效果不甚理想。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意义

如今,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一直面临着升学压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压的学习环境不仅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造成学生的身体不堪重负,而且,体育课程作为锻炼学生体魄,放松学生身心的一门不可替代的课程,但常常会出现被迫停上或被主要课程占用的情况。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各地学校及教师也应该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其文化学习的作用,避免走进只注重文化课的误区。

首先,体育课程的开展有利于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具备一个良好的体魄,坚韧的内心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生存压力、升学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很难去适应,所以,开展体育课程,通过诸如跑步、篮球、排球等体育活动,强健学生的身体,释放繁重的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其次,体育活动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磨砺他们的意识,健全他们的品格。体育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补充,相辅形成的,适时适当的锻炼可以活跃学生的大脑,体育项目如长跑更能考验学生的意志力,锻炼其忍耐力,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镇定,更能自我约束,使学生更为坚毅、勇敢、自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凸显体育精神,优化学生心理品质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会专门强调运动對于培养人们精神品质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有目的地强化运动精神,凸显体育项目对培养人精神意志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体育教师还要在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800米长跑为例进行说明。800米长跑既是初中体育的必备课程,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力最基础的体育内容。尽管学生在长跑中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训练强度超过了学生身体负荷的表现,而是学生身体发出的惰性信号。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体育游戏。如通过开展长跑比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体会坚持的意义;乒乓球课程活动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比赛,而小组赛需要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在每个人的相互配合中才能走向最后的胜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类似的体育比赛中,凸显体育精神,逐步让学生在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优化心理品质。

三、开设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上课的主要内容往往是跑步、体操、仰卧起坐等等,形式单一,一成不变,容易消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欲望,而且,体育课堂内容的设置经常会引起学生们的误解,虽然体育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活动,但长久以来,大多学生一直把体育课当做一种休闲,甚至很多教师都认为体育课的设置与否无可厚非。而且,即使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副课占课程总量的比重不大,但必须承认,体育锻炼不容忽视,它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强健身心,磨砺意志,为其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甚至为人生打下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课堂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体育器材,开设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更有意义。而充实课堂内容,可以开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排球、篮球、羽毛球、太极拳等多项体育项目,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运动。在课堂上,除了一些跑步、体操等常规的训练,在剩余的时间,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如打排球……,教师可以先为他们展示这项运动,让学生了解一下具体的操作过程,接着可以让其进行自主组队练习,两人一组或三五人的小组等进行练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动作,让课堂更为生动丰富,异彩纷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好奇心。

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不但可以释放沉重的学业压力,更重要的是,比赛这种形式可以帮助磨砺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从比赛中获得成长,有所收获。而且,意志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上或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好好学习。关于比赛的开展,一方面,赛前的准备阶段往往是紧张的,是检验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学生多经历这些阶段,有助于健全其心理机能。另一方面,比赛时,遇到一些困难或坚持不下去是在所难免的,但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才是比赛的意义所在,这也更能考验学生的恒心和毅力。而且,一定会存在因没取得好成绩而沮丧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之,良好意志力的形成需要长时期的磨砺和培育,它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对学生当下的学习有所帮助,从长远来看,意志力的形成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也非常有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需要得到各地学校的支持和重视,而且,意志力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悉心教导,循循善诱,耐心培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保障,让他们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勇.浅谈初中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9):57.

[2]袁建华.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88-189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