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中“诗画一律”的内涵
2020-03-09孔玉蛟
孔玉蛟
在中国古代文论、画论中,“ 诗画一律” 说源远流长, 影响巨大,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北宋苏轼用语。《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本多才多艺之入,熟谙各种艺术,对其共通的规律深有会心。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 中列举了许多类似“ 诗画一律” 的表述。 唐代张彦远只提出“书画异名而同体”,自宋以后, 评论家们喜欢将诗、画联系在一起。 郭熙《林泉高致》 :“ 更如前人言,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 苏轼才高望众, 几乎一锤定音, 不但在《书吴道子画后》将杜诗、韩文、颜书、吴画相提并论, 还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中直接首倡“ 诗画本一律” 的观点, 导致后世学者人云亦云, 诗画不分, 仿佛诗、画概念可以互换。诗是有声无形画,画是无声有形诗。 南宋孙绍远收集唐以后的题画诗编为《声画集》 , 把诗当成有声的画。
仔细查阅许多论者的具体文稿, 不难发现, 都没有细致周密的具体阐释, 大量的评论家不过是随声附和, 礼节性地表了态。苏轼稍有不同, 他表态最多, 议论最详, 应该是“ 诗画一律” 的理论代表与开山之祖。 那么在苏轼眼中, 诗、画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这还得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 、文化背景中去探寻。
首先, 从艺术审美上说, 苏轼评王维的作品“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指出王维的诗和画有共同的审美追求, 有共同的意境趣味, 这是公允之论。 苏轼并没有将王维的诗、画等同起来, 只是说王维的诗与画有相通性、互融性, 二者风格相近, 但却被后学理解为王维的诗即画、画即诗, 这是有违苏轼原意的生吞活剥。
苏轼的“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 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 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 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 解寄无边春。”在这首诗中, 苏轼论画反对形似而重神似, 认为鄢陵王所画折枝疏淡、精匀却有无限春意。“ 诗画本一律” 在这里明确地界定为“ 天工与清新” 上的一律, 也即反对精雕细刻的形似, 强调诗、画风格在自然清新上的一律。
苏轼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中写道:“ 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苏轼认为画师与诗人都需要立意高远、构思巧妙, 这无疑是在为当时的文人画寻找历史依据。 古来画师往往沦为画工、画匠, 不过是掌握了一门技巧的匠人而已, 地位远不及诗人高。 苏轼重视文人画, 在其《王维吴道子画》中表述得更加清楚:“ 摩诘本诗老, 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 亦若其诗清且敦。” 这里也有“ 诗画一律” 的意思, 王维之画与诗在“ 清且敦”上的一律, 这种评价抬高了王维绘画作品的品位。 然后, 苏轼将王维与吴道子进行了对比:“ 吴生虽妙绝, 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 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 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曾枣庄先生就此评论说:“ 苏轼以王、吴为代表, 区别了文人画和画工画。 画工画重在`不差毫末' , 文人画重写意, 所谓`得之于象外' 。”在苏轼的眼中, 吴道子的逼真工笔画只是画工之作, 算不得文人画;而王维的画作, 意余象外, 意出尘外, 如“仙翮谢笼樊”。从这些溢美之辞不难看出, 苏轼非常赞赏文人画。 吴道子虽然是“画圣”,但与文人气息不通, 王维不是画圣, 却是文人, 所以苏轼厚褒王维, 微贬吴生。
由此可知, 苏轼并没有将诗、画等同一致。 他的“ 诗画一律” 说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认为诗画有许多共同的审美追求, 也即“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二是为了抬高文人画的地位, 为文人画寻找存在理由。但随后的评论家们在引用和引申这句话时完全抛开了上下文语境, 将“ 一律”的范围任意扩大, 误解原意, 混淆视听, 以至于“ 诗画一律” 举世成诵。
诗、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 诗画一律” 这个命题中已经包含了“诗画不一律”。也就是说,“ 诗画一律”是有范围的。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考察诗画关系, “ 诗画一律”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相互影響上, 但这种影响也不是对等的,诗歌对于绘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绘画对于诗歌的影响。 绘画在题材上往往追随诗歌, 当然, 在审美趣味上绘画肯定也会受到诗歌潜移默化的诸多影响。再次, 从具体的文艺鉴赏角度考察, 诗画的一律之处是不胜枚举的。 比如说, 诗画的功能趋同, 二者都有明显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陶冶情操等功能;诗画的批评术语趋同, 有许多批评术语都能身兼二职, 既可作为文评术语, 又可移为画评术语, 反之亦然。 另外,对于诗画追求含蓄蕴藉审美取向上的“ 一律” , 钱钟书也用了大量笔墨来进行论述。
最后, 从美学的角度考察, 各种艺术之间都有其相通性,可以互相渗透、融合、借鉴, 从而相得益彰。诗画都是艺术,都是审美的对象,“ 诗画一律”主要体现在创造美的规律上的“ 一律” , 也即诗画都要符合真、善、美对艺术的基本要求。 但是,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诗歌偏向于艺术审美的思想内涵, 而绘画则偏向于艺术形象的鲜明生动;诗的感染力主要来自于内容的深刻性, 画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技巧的完美性。 最好的诗和最好的画必然是内在相通的, 而在侧重点上、形式上、风格上等方面又是迥然不同的。总而言之,“ 同一艺术原理在两门不同艺术里的体现” ,这就是“ 一律” 的具体含义。 钱钟书说:“ 诗和画既然同是艺术, 应该有共同性;它们并非同一门艺术, 又应该各具特殊性。”所以, 把“诗画一律” 说定位在一句口头禅上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把它作为一条艺术原则来理解就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