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及应对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3-08陈静芳
陈静芳
【摘要】 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部编教材把名著阅读提升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不仅增加了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更注意到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今年的广州中考也将名著阅读纳入了考核的内容。本人以《简·爱》为文本材料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试图从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初中生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名著阅读教学课程化,变得有章可循。整个名著教学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通读—分享——精读——提升。
【关键词】 名著阅读教学模式 整本书《简·爱》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60-03
相较于旧版,统编语文教材的名著阅读板块在栏目上有四个方面的改变,目的也是强化名著阅读进入课堂的教学观念。它改变了过去偏重文本的理解,静态式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促成阅读方法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整本书的阅读任务重,数百万的文字阅读量是不可能完全在课堂上实现的,主要还要靠学生在课外进行,因此阅读过程无法监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不愿读或读不懂读不下去,預设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我们怎样办?基于此,我们学校四位老师申报了《“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农村初中生名著导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笔者查阅了相关的理论著作,以九年级《简·爱》为文本材料,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提出及构想
(一)学生阅读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有一半学生是外来工子女,家庭阅读及家长伴读效果不佳,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少且图书更新速度慢,其次就是一线语文教师常常因教学规模大、时间长、见效慢、可操作性不太强,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多,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操作性强,适合农村初中的名著导读教学模式。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三年规定必读的12本推荐名著中,只有48%的学生完整地读过其中的3本左右,有10%的同学每学期读卡通漫画的数量达到12本以上,28%的看4—10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数字。而在这些卡通漫画中,孩子们所看到的大都是暴力、凶杀。很少有学生能去读完一本名著,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不大、与名著之间存在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没有好的阅读方法习惯。因此,我们的课题——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教学教研提供借鉴,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模式构想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我们决不能越俎代庖,把名著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以及理解感受,在学生没有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强加学生,让学生无法从中体会到阅读的愉悦,这需要我们教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替学生规划好每个阶段的阅读时间及阅读量,因此我采用了课内教学指导及课外学生阅读的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在学生通读后,再进行精读。对于与主旨关系不大的内容,指导学生采用跳读,对于整本书理解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章节,则应引导学生进行精读。
《简·爱》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是一部带在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品涉及的人物不多,故事的脉络清晰,本应不难读,但作品在叙事描写或人物对话中常常涉及到欧洲的历史、地理、文学等内容,常常引用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剧作等古代名著,样让我们知识存储量不是太大的中学生读起来就会感到难懂,所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翻译版本很重要。对比了几个版本后,我选定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吴钧燮先生翻译的版本,这个版本语言简洁、通畅、优美,并且涉及到欧洲的历史文化在注解中有详尽的解析,学生读起来应该容易多了。
整个名著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通读—分享—精读—提升,各个环节均渗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读”,课内“指导”读及课外“自主”读相结合。其中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地读,有章可循地读,在有效的时间里与文化大师进行思想精神上的交流,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启迪心灵智慧,丰富人生体验。
二、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教学模式
(一)任务导读阶段:(4周)
由于九年级下学期学习任务繁重,我把这个阶段安排在寒假完成。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利用充裕的寒假时间,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文本的阅读当中,梳理清楚名著的内容情感与情节结构。
1.此阶段师生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教师任务:①寒假前布置好通读的任务,规划好每阶段的阅读内容,完成后由家长签名确认,每周五晚让学生在班级QQ群上报阅读进度,便于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②对每章节进行问题预设,针对性地阅读指导,增强阅读的有效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任务: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章节进行阅读,要概括出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完成老师预设的问题。②学会圈点勾画出文章精彩之处或作批注开学后上交检查。③利用笔记本记下阅读时的困惑,查阅资料后不懂的,发到QQ群上,师生一起解决。
2.此阶段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1)总体目标:
①理清人物关系,弄清故事情节,用一张A4纸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形式不限。
②初步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布置制作人物肖像图,对主要人物行为发展、个性特点做好梳理。
③结合人物、故事情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2)此阶段的分解任务: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预设思考的问题:①父母双亡后,简·爱寄居舅父家,面临了一个怎样的新环境呢?②简·爱被关进了红房子之后经历了些什么事?③舅妈一家为什么不喜欢简·爱?④找出在这一部分出现过的人物,用A4纸画出以简·爱为中心的人物关系图,并分析简·爱的人物的性格。
第二部分(第五章到第十章)预设思考的问题:①离开了盖茨黑德,简·爱进入到洛伍德义塾,这里的生活环境怎样?在这里简·爱认识了些什么人?②简·爱因什么原因受到惩罚?她选择了默默承受还是奋起反抗?是谁给了她温暖与力量?简·爱与她发生了哪些故事?③八年后的简·爱为什么选择离开洛伍德?她找到一份什么工作?④继续补充在这一部分新出现的人物,画在原来的A4纸上,并分析补充人物的性格发展。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七章)预设思考的问题:①初到的简·爱对桑菲尔德府是什么印象?②简·爱是怎样和男主人初次相遇的?③一天夜里,简·爱发现主人的房间着了火,这火灾因何而起?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④不辞而别的罗切斯特先生归来,带回了许多客人,其中有位引人注目的夫人,她是谁?她与罗切斯特是什么关系?⑤当简·爱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时,府上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叫吉卜赛女巫,一个叫梅森的男子,他们的到来,故事又发生了什么戏剧性的变化?⑥临终的里德太太交给了简·爱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什么?⑦重返桑菲尔德府后,罗切斯特用怎样的方式向简·爱求婚?⑧突然有人闯进了正在进行的婚礼,指控罗切斯特是已婚人士,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简·爱做出了怎样的选择?⑨继续补充在这一部分新出现的人物,画在原来的A4纸上,并分析补充人物的性格发展。
第四部分:(第二十八章至第三十五章)预设思考的问题:①饥寒交迫,用完积蓄的的简·爱晕倒了,是什么人救治了她?后来她通过什么途径来谋生?②简·爱决定如何处理叔叔留给她的遗产?③圣約翰向简·爱求婚,她接受了吗?为什么?④继续补充在这一部分新出现的人物,画在原来的A4纸上,并分析补充人物的性格发展。
第五部分:(第三十六章至三十八章)预设思考的问题:①回到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发现庄园发生了什么变故?罗彻斯特遭遇了什么不幸?②他们俩的爱情结局是什么?③继续补充在这一部分新出现的人物,画在原来的A4纸上,并分析补充人物的性格发展。
(二)交流分享阶段(1课时)
经过通读阶段,学生对书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分享环节可以让学生畅谈阅读的收获,其中可以分享故事的梗概,可以分享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认知,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等,这个环节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有利于相互启迪,发现阅读中的漏洞,共同提高;还可以激发学习小组中读得不好的同学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的阅读。
1.此阶段师生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老师任务:安排分组,全班分成8个小组及分配相应的工作,第一、二小组进行内容梗概的分享;第三小组分享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第四小组分享主题思想的初感受。第五小组分享简·爱初印象,第六小组分享罗切斯特初印象,第七小组分享其它人初印象。第八小组分享书中的风土人情。
学生任务:准备故事梗概的ppt,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绘画,人物主要事件与性格分析图表,阅读中产生的困惑的整理,每组提供5道填空题,进行互考环节。
2.交流课分享环节大致如下: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知识抢答——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充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精读欣赏阶段(2课时)
精读欣赏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准确地把握文本,也是让学生在个体阅读后,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的一个过程,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语文能力;同时启发思维,熏陶思想,在情感上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形式上可分语言特点赏析,写作特色赏析,人物形象分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对于这本书,我选取了探究简·爱的形象作为精读的主题。
1.此阶段师生要完成的任务
(1)教师任务:确定主题,推荐回读的篇目,预设问题,及时提点。
(2)学生任务:围绕主题,精读回目,记录要点,思考质疑,合作探究。
具体任务:
(1)教师推荐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篇目,让学生回读重点篇目。“人的价值=尊严+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它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简·爱的行为诠释出来的,我推荐回读的篇目,如第一、二、四、七、十四、十七、十九、二十六、二十七、三十、三十四、三十五等章节,并结合要探究的主题进行重点阅读指导,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激发阅读的兴趣,创造研讨的氛围。
(2)教师创设问题,解答学生疑惑。在明确探讨的主题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
①结合全书,简·爱她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②结合全书,简要分析简·爱的几次“反抗”?③简·爱为什么要拒绝和罗切斯特结婚,后来又嫁给他?④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简·爱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在这两节精读课上,教师提供给学生问题指引,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解疑,让阅读更具有目的性,阅读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教学环节:
(1)自主学习。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名著的内容人物相关联的事件进行理解、分析和综合评价。
(2)自由讨论阶段。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式以小组长为中心发言式。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3)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演讲。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
(4)教师答疑和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名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和再认识。
(四)能力提升阶段(1课时)
名著阅读除了读、悟、讲之外,还可以将名著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向名著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简·爱》中关于简的内心独白可谓精妙,在操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小说片段进行仿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能力提升阶段环节的设计也可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比如小说主要情节的展演、读书心得的交流沙龙、文学名著的知识大比拼、关于“逆境更利于人的成长”的话题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
结语
整本书的阅读按照四个阶段进行,构成了通读——分享——精读——提升四个环节层层推进,其中精读是核心的环节,巩固和深化了通读的成果。提升环节将书面的表达转化成为口头的表达,并灵动化了一个人的思维,提升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实现了名著阅读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曹颖.《刍议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年第12期,第65页.
[2]王兆宽.《探索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新办法》,《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34期,第251页.
[3]温敏儒.《“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