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五金文化考略
2020-03-08黄华
黄华
浙江永康是全球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之一,五金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五金工匠走南闯北,闯荡四方。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胆识,使永康五金工匠具备了开拓五金、经营五金、发展五金、提高五金的潜在气质。借改革东风,永康人富甲一方,冶炼工业日趋光大,工匠们率先在这块土地上,使灿烂的五金文化发扬光大,屹立在世界之巅。
浙江永康,地处浙江中部,西临武义,北毗义乌,东北与东阳市磐安县接壤,东南与缙云县相连,交通便利,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永康古为东南夷蛮、春秋先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地、宋属婺州至今、三国吴赤乌八年(245)时自乌伤县上浦乡(包括今武义、缙云、磐安部分地区)析出,单独建县,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永康城市规模不大,却有着上千年五金铸造历史,永康人民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经营出誉满全球的五金名城。古代的永康并没有丰富的五金矿产资源,却能奇迹般冒出数万家五金生产制造企业,也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永康灿烂的五金文化究其发展可以从永康冶炼史中窥探一二。永康历史记载从南宋开始就有永康铜匠、铁匠走南闯北,出外谋生,早也有民谣: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之说。
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可制成艺术品或金属器件,还有五金工具、五金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及安防用品等,“五金”词语最早出现在《吴越春秋》四《阖闾内传》:臣闻越王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按《汉书.食货志》上“金、刀、龟、贝”注:金,谓五色之金也,黄者曰金,白者曰银,赤者曰铜,青者曰铅,黑着曰铁。《现代汉语词典》里,五金常用为金属或者铜铁等制品的统称。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下,永康市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共有一万二千多件,不可移动文物一千一百九十二处(2012年公布),藏品尤以铜器、铁器等最具特色。永康馆藏藏品从一千多,到如今丰硕成果,文物工作者付出了努力,这些历史文物的出土,更是研究永康五金文化的重要资料。
从童文贤先生《永康古代史事略》中记载:“战国时期,先民从事青铜器制作。”“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境内出现弩机,长13厘米,青铜质,杀伤力强”“东吴元兴二年(265),先民开始生产铁剑。”“东吴天纪四年(280),先民开始生产铁器、陶器。”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永康五金冶炼技术在当时已经趋于成熟了。2008年4月开始挖掘的永康市经济开发区内“庙山遗址”(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一部分新旧石器表明,早在公元前8000到10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在永康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特别是开发区内夏溪村出土的石戈,长38. 5厘米,宽7、9厘米,厚0. 9厘米,匕首形,戈柄钻有圆孔,两面刃,石质坚硬锋利;胡库上寺下湖村出土的石斧,扁圆形,两面刃,通体磨光;在市区江南街道马竹岭村发掘的石锛,芝英雅庄村发现的石铲、花街镇烈桥村发现的石铁,上王渡桥发现的石镰等生产、行猎的遗物,反映了远古时代,永康人民从事劳动逐步开始利用各种工具维生。20世纪80年代,在永康石柱镇泉湖村出土了一把春秋战国时期制造的青铜剑,剑长47厘米,宽3厘米,厚0.6厘米,剑柄铸有两个圆圈,剑背铸有双道凹槽,出土后仍锋利发光,佐证了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发明冶炼和使用青铜制品的永康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这把青铜剑的出土,也证明了永康五金冶炼技术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就达到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根据永康博物馆馆藏藏品战国制造的《短腊斜从有格剑》看,春秋晚期到战国,是青铜件盛行的时代,当时的人们佩剑,不仅是为了防身,还是一种标榜风雅的饰物与门第身份的象征,当时人们佩剑比佩刀要多,刀客不如剑侠,甚至在文人书房内也要悬剑,表达一种除恶救世之情怀。
在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永康县仪表厂出土了一面汉铜镜,铜镜上的钟鼎文佐证了当地彼时的冶炼技艺,改革开放后,大兴土木,全县各地陆续出土的铜洗、铜鼎、铜碗、铜勺、铜锥斗、铜斧等在造型和纹饰手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更为可观的是,当时永康县电厂出土的弩机,青铜质,长13厘米,有郭、牙、望山、牛、悬刀等,铜弩机(射箭的扳机)结构严密,望山(瞄准标尺)刻度清晰,弩机使用扳机发射,射程远,杀伤力极强。弩机的出土,说明当时的永康本地在兵器制造的科学技术领域已较为先进。五金文化发展在当时成为风尚,这种风尚一直流传到汉代。铁剑出现后,青铜剑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冶炼的登峰造极使永康的五金文化走向新时代。
汉代后期,永康工业最了不起的是炼铁、铸造和锻造,各种五金的技术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永康的炼铁业可谓欣欣向荣,从石柱镇牛筋岭的黄土层里发掘出的汉代铁刀长100厘米,宽3.4厘米,出土的时候刀还完整无缺。
永康唐代曾名叫丽州,当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生活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铜铁冶炼业更加发达。制铜工艺从粗到精细,逐步追求华丽,装饰手法也较前复杂。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唐先镇上考村出土的圆形海棠镜、芝英镇雅庄村出士的菱形蜂雀镜、溪心出土的圆形海马葡萄镜、河南村出土的葵形交枝四花镜、云山马竹岭村出土的类形神兽镜、清渭街出土的圆形四神镜和前坑出土的菱形朱雀镜,在造型上突破了过去只有圆形的格式,出现了菱花、葵花形等式样。纹饰上也改变了汉代以来,以几何图案为主的规范,出现了花草、禽兽、佛像一类的题材,金属镜面光泽发亮,雕刻形象生动,已成为一种高超的工艺美术品。这表明那时永康制镜技术之精绝,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唐、五代以来,浙江一带的海外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交换,海外来往频繁,海外市场各种冶炼器物需求量很大。北宋王朝建立以后,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北宋的统一,大大消除了贸易壁垒,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的销售市场。市场的扩大与需求,为各方面冶炼制造交流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后来的各类金银铜铁制品制造工艺,让人咋舌。
据《永康大事记》载:宋元祐( 1086-1093),重置铜山场钱王、窠心两坑,课铜12.8万斤。从“重置”可知,宋元祐之前,铜山早已采矿冶铜。
现在我们库存的有出土刻有“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纪年铭文的铜权;刻有“大明宣德”(公元1426年一1435年)年号的铜香炉,以及清代铅制的薰炉,银制的发簪,金质的饰品等,可见当时的冶炼工业已经跃入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永康五金发源地到底是哪里,民间众口不一,比较科学的说法是永康五金发源地是芝英。据记载,古芝英一带在东晋之前就有五金冶炼,有始祖应詹父子从外带入古芝英戍边屯田的各类工匠所传承下来的技术,所以,芝英众多五金手工业就应运而生,打金、打银、打锡、打铁、铸锅、补铜壶、铜铲、剃刀、磨手剪、修锁、钉秤等等,十分兴盛;芝英是永康五金之源头还可以从一些带有金属字样的山名看出来端倪,如铜岭头、上金山、大金坑、小金坑、打铁山头、铁店山等等。据芝英应氏后人从陈亮在《紫霄观重建记》中关于“炼丹”的记载考,可追溯出古代芝英已可冶炼铜金等多种金属。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沒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永康人民历代五金工匠走南闯北,闯荡四方。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胆识,使永康五金工匠具备了许多开拓五金、经营五金、发展五金、提高五金的潜在气质。恰遇国家改革开放及当代盛世的大好时机,永康人率先在永康大地上开创性地走上了从小五金到大五金到科技五金的创业之路,如今的永康人经营出一座誉满全球的中国五金名城,新永康变成了全球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之一,永康五金已扬名在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