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策略
2020-03-08杨钧
杨钧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绩效管理认知,未能建立起合理的激励制度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的工作效果。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绩效管理意义
绩效管理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行政单位的进步和发展,使其发挥出更高的价值。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绩效管理工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实行成本控制作为绩效管理基础和指标,通过绩效预算能够有效地控制行政部门的支出情况,这也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绩效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单位的工作效率并实现其更大的价值,进而推动其稳定快速地发展。所以,通过完善和加强绩效预算管理,能够加快行政部门进步和发展步伐,进而促进社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 推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在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会将“基数法”应用于绩效预算管理,这种方法比较传统落后,其实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采用独自的预算管理方式,并且每个部门所采用的预算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预算管理方式极可能造成部门利益割据的严重问题,可能引发部门利益过大化、讨价还价不良风气的产生,直接导致财政与部门间矛盾放大化。
在行政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财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财务配置、部门需求、资金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缺乏财政资金定性标准和定量评价标准,无法有效地推动财政管理程序的进步和发展。
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忽略资金追踪的现象,在对资金管理过程中仅仅重视资金投资方向,然而,这极不利于资金的预算管理和单位的发展。所以,推行绩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部门和财政的资金使用标准的设置,并明确其使用责任权利。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 未能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许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绩效管理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使得绩效管理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将绩效考核工作视为基础的考核,导致考核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此外,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普遍未能建立起健全的绩效考核系统,致使绩效考核发挥不出其效果。
(二) 绩效考核缺乏反馈体系,绩效考核的结果使用不正确
绩效考核反馈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考核反馈体系事业单位职工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将自己的诉求及时反应给管理人员,进而维护自身的利益。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反馈体系还可以收集社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社会人员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好方法、好建议,进而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体系。反馈体系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绩效考核反馈体系,加强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的联系,帮助事业单位多了解职工的想法,进而便于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为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反馈体系,设立绩效考核反馈渠道,多听取职工和社会人员的意见与看法,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人力管理部门对绩效考核结果重视程度不高,通常将绩效管理当做是监督的手段,并未认识到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具有较大的激励能力。同时,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以权谋私的现象,这将极大地降低事业单位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三) 绩效管理的方法及其手段都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一般都未能确立好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致使绩效管理的结果达不到预期,进而降低了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益。同时,存在一些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时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严重的按资排辈现象。这种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会极大地打击拥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年轻员工。
(四) 事业单位管理者与干部职工缺乏应有的沟通
目前许多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时,绝大部分都是领导班子开会决定的,未征求事业单位员工的意见,并且也没有相应的反馈渠道将员工的意见反馈到领导层。由于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致使事业单位员工对整个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没有充分的认识。一个好的績效管理体系要具备信息交流沟通和反馈机制,现有的一些事业单位在整个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就缺少员工的直接参与,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容易造成员工心里抵触情绪的滋生。
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进行完善的对策
(一) 制定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恰当的运用
第一,事业单位要确立清晰的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调动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在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些管理原则。同时,事业单位要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恰当的运用,可以把绩效考核结果与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福利有机地进行结合,充分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完善绩效考核反馈体系。绩效考核反馈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考核反馈体系事业单位职工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将自己的诉求及时反应给管理人员,进而维护自身的利益。第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反馈体系,还可以收集社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社会人员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好方法、好建议,进而完善事业单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体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反馈体系,设立绩效考核反馈渠道,多听取职工和社会人员的意见与看法,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起规范的绩效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的重点是组织及系统。绩效考核包括制定绩效计划、绩效的实施、绩效的考核、绩效回顾及绩效的评估等五个阶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这五个阶段是互为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是后一阶段顺利实现的前提,而后一个阶段在下一个循环中又为前一个阶段的完善提供现实依据。事业单位内部在这五个阶段进行有机循环,不断地提升每位员工的工作目标,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员工的工作价值进行正确评估,按照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业绩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 事业单位要打造一支高效的绩效管理队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由一支工作能力极强的管理队伍来实施。事业单位要加大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投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工作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使得绩效管理人员都能拥有先进的工作理念及方式。同时,还要对绩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感和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而提升了整个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果。
(四) 创建和谐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沟通平台
创建和谐的事业单位的人际关系及氛围,是做好事业单位工作的必要前提。加强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与事业单位员工之间的沟通,能够极大地促进营造事业单位的和谐氛围,提升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员工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进行适当的情感沟通。绩效管理提倡的是管理者和员工是一种绩效合作关系,管理者应当与事业单位员工对绩效目标及相关的考核标准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而员工也可以非常清晰地明白单位的发展道路,使得员工能够积极工作,为单位和谐稳定地发展出一份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为此,需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和措施,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本文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路桥通行费征收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