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汽车制造业物流配送中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2020-03-08缪亮
缪亮
一、柳州市汽车制造业配送中心低碳循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中小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理念滞后
中小型物流配送企業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尚未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经营理念,物流配送环节还在依赖人工分拣和配送,运输装卸环节还在采用传统的叉车和燃油汽车,仓储环节消耗比较大,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物流配送企业科研和技术创新力量不足
柳州一些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虽然开始使用绿色仓储设备、工业机器人、环保包装等来进行配送和运输,但是在物流智能系统研发、新能源汽车应用和物流协同配送环节上的创新和科研力量不足。目前物流配送中心尚未完成资源整合,各个环节之间协同作战能力比较弱,技术研发滞后。
(三)清洁能源应用存在空白
柳州市光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目前物流配送中心还没有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资源运用存在空白。汽车产业是柳州重要经济支柱,应该积极配合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开发光伏、风电等清洁资源,建立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二、柳州市开展循环经济模式的举措
(一)推进循环型工业发展
2018年柳州市政府颁布了《柳州市落实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循环型工业,树立绿色环保循环发展理念。柳州市政府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共享办公设施,倡导循环用水、土地集约利用,建立废物循环利用系统等措施,在重点行业扶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树立行业标杆。
(二)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新动能
由柳州政府牵头,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技术创新研发,建立推广信息平台,对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研发,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分享经济,提倡大型生产设备租赁产业,建立循环型生产服务企业,组织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培训,培育循环经济专业化企业。
(三)推进循环型服务业发展
推进生产性服务产业循环发展,尤其要重视物流产业发展,建立绿色仓储,使用可以循环使用的周转包装,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进行运输,建立废弃包装物回收系统,构建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物流体系。
三、新常态下汽车制造业物流配送中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的策略
(一)发挥政府职能,给予全方位支持
柳州是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汽车产业作为柳州工业产业的支柱,柳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构建高端化、智能网联化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是柳州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柳州市政府为这两个企业“牵线搭桥”,和高校、汽车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建立汽车产业研发实验室,主要是研发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重点开发和生产新型微型汽车、多用途汽车等乘用车;重点研发纯电动汽车、智能网联SUV、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把柳州打造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汽车物流配送中心要和高校、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自身科研力量,例如研发物流分拣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提升物流配送中心的科研力量。此外,柳州政府积极打造汽车产业园,融汽车销售、维修、配送、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园,倡导建立绿色物流园。首先,倡导建立绿色循环物流运输模式,使用可循环的包装材料,使用电动叉车、新能源汽车来进行货物运输;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汽车物联网,智能化调动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消耗,真正实现汽车物流环节的绿色循环发展。
(二)由物流协会协调,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充分发挥柳州市物流协会的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由物流协会统一组织协调物流配送企业,积极参与到汽车产业物流配送中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广的工作中,选取柳州大型物流企业和汽车产业园进行合作,结合汽车制造业物流配送特点,制定物流配送低碳循环发展的标准,选取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范例,逐步在柳州市进行推广。首先,汽车企业要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例如运输车辆废气排放量、物流园内水电等能源消耗、垃圾产生量等标准;鼓励汽车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来进行运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积极建立物流网络,汇总各个汽车企业相关数据,实现智能化物流调度和配送,打造绿色、智能物联网。此外,柳州物流协会组织中小型汽车物流配送企业进行培训,推广讲解绿色低碳循环物流发展模式框架,低碳环保理念,物联网运用技术,扶持这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物流模式,提升柳州市汽车产业物流配送中心环保水准。
(三)制定绿色循环物流模式,转变经营理念
汽车物流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制定绿色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积极响应柳州市政府和物流协会的号召,加快在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改革。首先,物流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汽车物流工业园的建设中,建立绿色仓储,尽量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鼓励汽车物流企业使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车辆进行运输,例如使用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来进行运输;物流企业要积极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周转包装,完善废弃包装回收和利用机制,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要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强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构建汽车物联网,加快研究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汽车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绿色低碳循环模式的核心在于环保和循环,汽车物流企业要转变自身理念,贯彻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理念,利用柳州市颁布的利好政策,建设绿色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绿色建筑、循环利用、绿色办公、绿色运输,把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加强汽车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建设企业配送物联网,实现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等货物的智能配送,规划最优物流运输路线,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物流配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
柳州光照充足,一年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天数可达300天以上,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清洁资源,我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有条件的地区,工业企业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资源等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物流配送中心占地面积大,通常有建设大面积的存储仓库,物流企业可以在仓库房顶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光伏电站可以为物流配送中心供电,满足基本的电能需求,这也是降低配送中心运营资金的有力措施。以目前的技术,建设30kwp太阳能光电电站,使用120块250wp组件打造太阳能电池组件,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2920kwh,主要投资为建设初期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光伏系统使用期为25年,使用维护的成本较低。太阳能光伏变电站可以满足配送中心空调、照明、分拣设备等设施的用电,可以把光伏变电站和电网连接,当太阳能不足时可以直接采用电网补充,缓解高峰用电压力。立足柳州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太阳能光伏变电站,节约物流企业购电费用,真正落实节能减排目标。
柳州汽车制造业要积极打造物流产业园,建立汽车配送物联网,实现智能化调配和运输;积极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建设仓库,采用循环包装材料,建立包装材料回收和重复利用机制;打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落实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运输环节,提升柳州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物流配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项目一般课题《新常态下汽车制造业物流配送中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研究》(编号:GXWLXZWKT2017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