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8魏炜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校企中职汽车

魏炜

汽车行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中职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人才是中职院校汽车营销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中职院校汽车营销培养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对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教育改革下,校企合作模式成为了中职院校的新潮流,能够帮助中职院校改善在汽车营销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院校与企业间更是建立了互利互助、融合共赢的合作机制,促进了中职院校以企业为依托的汽车营销教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的汽车行业在世界市场中拥有着优势地位,国民对汽车的需求更是不断扩大,为汽车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发展趋势,同时意味着汽车营销人员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促进了中职院校汽车营销的发展前景。现如今,汽车营销市场变得十分繁杂,市场竞争巨大,对营销人才有着更高的职业要求。为了能够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汽车和营销知识的理论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方面培养。因此,中职院校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到汽车营销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掌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并根据汽车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符合汽车企业需求、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营销人才,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是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途径

在每个中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当中都有实习课程,但是实习课程的安排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的后半年时间里,很多学生在这半年的实习当中能够有所收获,但是也很难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的工作充分结合,得不到良好的实践效果。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是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学校与企业合作有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实践课程中从企业的工作中将所学的营销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和巩固,改善了理论教学中出现的困境,激发了学生对于汽车营销工作的兴趣和认识。在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中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一方面促进了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学校能够根据企业需要对汽车营销做出准确的定位,培养出色的汽车营销人才;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了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校企合作模式旨在院校与企业间互利互惠,共同满足各自的发展需求。应用校企结合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院校汽车营销教学的教学效果,还满足了企业营销发展的人才需求,有利于企业营销队伍的发展和建设。企业可以对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全面考核,在院校的学生当中优先选择和聘用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这样的选聘机制下,企业能够在大量的学生中进行考核、面试,了解学生的营销水平,通过层层筛选后企业能够选择有利于企业营销发展的人才,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以最少的成本获取优秀的营销人才。除此之外,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大大宣传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学生和教师都会了解到该企业的发展,并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该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二、当前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汽车营销缺乏准确的定位

院校和企业都缺乏对汽车营销的认识,汽车营销的准确定位对院校开展汽车营销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汽车营销不等同于一个简单的卖车活动,它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销售技能和专业的知识理论。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汽车交易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的营销人才认为卖车是汽车营销的定位,最终使得汽车营销在服务方面缺乏力度,营销绩效不理想。有很多汽车品牌的专卖店中缺乏专业性的汽车营销人员,且大部分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营销培训就直接上岗了,当客户在咨询有关汽车的性能和维护方面的问题时,营销人员难以回答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答案,这不仅影响了客户对营销人员的满意度,还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这些影响的产生都来源于企业和中职院校营销教学对汽车营销的定位不准确和不全面,在教学中院校要充分与企业合作,对汽车营销有个准确的定位,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缺乏与汽车销售市场的联系

中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为了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策略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与市场保持一个紧密的联系。从目前中职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状况来看,学校汽车营销课程与市场需求的联系程度较低,

汽车营销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课程的锻炼,很多学生难以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营销中,缺乏实践的经验,院校与汽车营销市场联系不到位,学生难以通过了解市场的动态对市场进行分析,找到属于自己的营销突破点,并最终导致汽车营销课程与市场的营销人才发生了严重的脱节,难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学生要成为汽车营销人才一定要融入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来获取经验,对汽车市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预见性,并学会分析汽车市场的营销手段。因此,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方略应当与汽车市场紧密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展开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院校提高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识

校企合作模式是为了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共赢,中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来达到培养出专业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目的,同时企业通过合作为了更加便利且节省成本地获得优秀的復合型人才,来提高汽车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竞争力。中职院校在汽车营销教学中要明确理清校企合作模式的含义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根据企业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来改革教学方式,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积极的服务,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除此之外,院校可以通过完善师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邀请企业人才到院校开展相关教学讲座,促进学生与企业优秀人才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企汽车营销比赛来增进学生对该行业的认识,从而形成对校企合作模式科学合理的认知和应用。

(二)合理设置汽车营销实践

院校在进行汽车营销培养时,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并结合汽车营销行业的动态发展来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使得汽车营销教学的设置能够满足企业和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培养观念,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仿真教学纳入教学体系当中,引用一些汽车营销相关的仿真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汽车营销工作的各个流程;第二,更新、改善汽车营销的题材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到汽车制造产、4S店等地方进行参观和学习,掌握实际的汽车销售和制造方面的知识,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对教材进行编写、整合,提高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最后,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根据汽车营销的各个环节,将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划分,减少课程教学容量,增多实训课程的安排,让学生能够对各个营销环境进行全方位掌握,综合提高学生汽车营销的能力。

(三)丰富校企合作方式

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院校可以通过丰富校企合作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汽车营销教学的参与积极性。首先,中职院校要加大投入到实训的建设当中,构建实训中心,教师要明确汽车营销专业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模仿4S店的经营标准来构建仿真实训中心。实训中心要包括汽车展览厅、维修接待中心、结算中心等,并且争取向企业获得车辆和展厅的布置,这样能够为院校的教学减少更多的成本,同时也帮助了企业进行一个产品和形象品牌的宣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平台;其次,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学习后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面试,将实训的平台放置到企业和社会当中,为学生寻找真正锻炼的机会,学生能够通过实习找到自身与企业专业营销人员的差距,并不断完善自己;最后,院校可以与汽车4S店签订相关的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营销专业人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帮助企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同时有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

中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帮助社会和企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在汽车营销教学中,学校应当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训机会,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校企联手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该工作。

(本文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交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中职汽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汽车的“出卖”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校企合作五反思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