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2020-03-08孟会兰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职教学方法

孟会兰

我国中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方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近年来,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技能,对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中职院校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更多适用于社会企业的会计人才。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但不能忽视的是,仍然有很多中职院校忽视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基于这种现状,中职院校要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效果,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现状,同时采取科学教学对策,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效果。

管理会计是与时俱进的重要学科,内容多,实用性强,可以对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合理预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企业明确战略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会计人才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只有综合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才更有竞争力。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综合应用能力,熟练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社会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在掌握管理会计规定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上,还要具备管理会计规定的高水平专业素质。

一、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意义

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目前情况下,应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支援。根据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应归为现代会计的范围。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资金的监督和支出预算。但是,这两种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添加了会计管理、会计分析和制定会计规划的内容,是更全面的会计工作内容。

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人才可以使用不同的会计手段,综合总结各种会计信息,将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制定合理的会计管理规划。因此,管理会计的工作是为日常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提供服务。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各种企业要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要引进新的管理会计人才,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效果。中职院校最重要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并将培养的人才传输给相关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本身要具备全面的会计专业素养,主要是会计决策、会计规划、企业成本管理、企业预算这几个方面。在此前提下,中职院校要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管理会计专业的整体教育水平。

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

(一)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的中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为了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中职院校应改变以往的管理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和应用能力。管理会计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中职院校管理会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的管理会计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重視。长期以来,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不强,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毕业后去工作,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缺乏实践经验,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中职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调整教育目标,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会计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学内容陈旧。中职院校管理会计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对会计人才要求的提高,教育内容如果不及时更新,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的会计理论主要以西方的会计理论为主要依据。编制会计管理教材时,内容和知识结构没有太大差异。以往在修改教育内容时,通常侧重基础知识和定义。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应的知识,教材还包括了管理会计规定的功能和应用。这是普通教育的核心部分。另外,管理会计的教育中还会扩大学习的内容,老师向学生介绍管理会计建立关系的前沿领域,使学生对管理会计有更好的了解。但是,由于老师在进行教育时遵循传统的教育内容,缺乏企业经济管理知识或不太参与实际教育,学生只会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会计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因此,管理会计专业的知识要与时俱进,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教学方法落后

以往的教学方法落后,不适用于现代的教育。在高校管理会计教育中,老师不能保证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仍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应用能力。很多中职院校在进行管理会计教育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很少。其他学校实施实践教育时,不管是采用案例教育,还是组织学生访问社会企业,仅仅是让学生写出经验体会就算完成了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很不利,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老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导致了学生被动学习会计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策略

(一)制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

明确教育目标,改变传统教育方法。要想改革管理会计的教育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目标。随着社会企业对管理会计要求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应调整原来的教育目标,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想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管理会计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使抽象的会计知识更直观地提供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熟练利用会计知识解决问题,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成为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应该合理预测企业发展,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于管理会计教育是很关键的,完善的教育离不开合理的教学方法。老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管理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首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典型的案例可以融入教学内容中,确保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有趣,学生更容易学习。其次,提高实践教育的比重,结合学校内外的实践,学生可以接受全方位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最后,在教育中,要更加合理地确保评价方法,摆脱传统的考试方法,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自信心。

(二)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教学内容

调整教学内容,吸收先进的会计知识。管理会计应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调整现有教学内容。先进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方法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只靠以往的管理会计理论并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也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职院校要加强管理会计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时俱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会计管理中常见的新教育内容包括战略成本管理、活动成本法等,将这些新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管理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接受新的管理会计理念,提高实践能力。

(三)完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减少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重复现象。管理会计由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三个学科组成,各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个科目有各种重复的知识点,重新整合不仅可以强调学科的特点和重点内容,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利用资源,方便学生学习。

可以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内容进行汇总。费用会计中有一部分内容与管理会计的内容有关,管理会计的内容由费用会计的功能决定。因此,综合这两个学科的资源,不仅可以完善管理会计的知识,还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还可以将综合财务管理和管理知识充分融合,因为两个科目的内容在预算管理和投资决定过程中重复。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中职学校的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会计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本文作者单位:太原市财贸学校)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中职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