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认同需求梯度化: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

2020-03-08尹学朋王国宁

广西民族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学生

尹学朋 王国宁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积淀的精华,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了解和把握公民认同需求层次以及结构变化可为实现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认同提供理论准备。公民认同需求具有独特内涵和特征,由下向上分为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四个梯度,各梯度间相互联系、互相支撑;公民认同需求梯度满足条件呈多元化,相互之间互补性较强。各族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各族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可以通过家风家教、思政课堂、校园文化、“全媒体”等途径实现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认同。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认同需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梯度化

【作 者】尹学朋,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南充,637009。王国宁,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6-0024-007

在马斯洛看来,人们都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且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期盼感也是不同的。马克思否定抽象人性论,关注从人的现实需求出发,“一切划时代思想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思想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544只有当有需求迫切感时才可能激励人们立刻行动起来。认同需求梯度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其中尤以少数民族的公民认同问题最为突出。为此,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引擎”。各族学生作为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民族团结与进步的中坚力量。认清少数民族学生认同需求层次不仅可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认同的理论基础,还将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整个社会的筑牢效度。

一、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内涵

认同(identity)一词的英文起源于idem,是相同(the same)的意思,其英文解释包括“同一性”“等同于”“身份”“个性”等。认同在现在汉语中被理解为“承认”“认可”,它“是人们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衡量和定位。”[2]55公民认同则是一个社会政治特性的表现,从宏观上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公民身上的集中反映;从微观上看,则是公民自我矛盾发生、发展的结果。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主要指少数民族学生对自我身份的感知和确证,对本民族的情感依附和文化认同,以及对社会规范、制度等的赞同和遵守。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公民认同需求的形成、发展、变化具有自身的规律,不同认同需求呈梯度状排列,主要表现为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四个认同梯度,并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

(一)可塑性

公民认同需求作为一个因变量,其内容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有些认同内容相对稳定,如民族认同需求具有深刻性、久远性;有些内容则较易改变,如社会认同需求、国家认同需求则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正处于国家观、民族观、公民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其公民认同需求较易受到自身非理性因素的干扰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甚至偏离。在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形成中,有效地去除不良的外部环境因素,创造促使其自觉形成公民认知的积极因素,有助于其公民认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可见,少数民族学生的公民认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二)社会性

公民认同需求是在社会生活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理解公民认同需求动力。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群体行为的集中体现,根源于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相互关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的社会性基于自我学习、族际交往等具体社会实践而存在,建构于自我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的反复较量中,达成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并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实现。每一次需求梯度的提升也都取决于社会对其认同需要的满足程度和认同实践的效度。

(三)长期性

公民认同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形成过程,始终表现出一种交叉互融的趋势。在公民认同需求变化过程中,往往沿着“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的梯度式认知路线前进,但认同需求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多是在曲折中达到一个新的认同需求层次。少数民族学生认同需求层次也是一种由外及内的内化过程,即将外在的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规定性需要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知、价值共鸣、行为一致的有机整合,进而上升到公民认同需求中国家认同这一较高层次,达到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公民认同需求标准。

(四)复杂性

公民认同需求是较为复杂的认同意识变化过程,这种复杂性主要由认同主体的主观性因素、认同需求内容的梯度性变化、认同手段的多样化决定的。在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形成中,他们主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其理论知识、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心理、非理性因素等时刻影响着其公民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公民认同需求层次的上升。由于公民认同需求涵盖了自我认同、本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等不同需求层次,其梯度性变化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价值判断的难度,造成其公民认同需求层次的应然排列与实然选择的矛盾。认同手段作为实现公民认同需求的重要媒介,手段的多元化、信息化对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满足提供了有效动力,但其负面作用也阻碍着公民认同需求层次的正确划分。

二、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梯度

当今世界,民族凝聚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认同需求层次变化,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其认同需求,有利于培养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少数民族学生认同需求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公民认同需求,其认同需求的实现须以自我认同、族群认同需求的满足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呈梯度状上升,不同需求之间联系紧密,如下图所示:

[<\\dfs\电脑室\录排专用\2020年\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图\04尹学朋——公民认同需求梯度化: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奉媛)_1__1_.pdf> <\\dfs\电脑室\录排专用\2020年\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图\04尹学朋——公民认同需求梯度化: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奉媛)_1__1_.pdf> 公民认同需求梯度图 公民认同需求关系图 ]

首先,第一梯度为自我认同需求,是满足其他认同需求的基础。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也称“自我同一性”,是由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son)在其老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认同”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理论化,成为自我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石。自我认同包括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三个层面。其中,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内在自我的认可,表现出较强的内在性;个人同一性即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外部性特点突出;社会同一性即对自身群体身份和文化的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正处于公民认同形成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公民认同形成的初步阶段表现为逐渐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具有独立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持续性认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流动性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极易出现“我是谁”的认知错位、角色混乱、焦虑程度高等自我认同危机。

其次,第二梯度是族群认同需求。其建构于自我认同需求之上,是满足社会认同需求和国家认同需求的重要环节。族群认同指个体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与情感依附。族群成员对民族群体与民族文化的认同需求有差异性,这个秩序层次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族属认同需求,即民族成员通过对自己族属的认知,自觉地进行族属选择,并主动地将民族记忆、文化、价值观等进行内化与维持;二是族体认同需求,指对同族成员的相似性进行确认和情感接纳,形成“同族”集体观念;三是族界认知需求,指各民族对民族差异乃至民族边界的觉察和判断。人们从小受本民族社会因素影响较多,身上必然根植于民族意识,对本民族的母体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少数民族学生在自我认同形成后,其认同需求层次会逐渐提升,更大范围的民族群体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较易成为其首选的认同追求目标,往往通过与本民族进行交往、同情本民族弱势群体、关注本民族热点事件等实践来实现民族认同需求的满足。

再次,第三梯度为社会认同需求,是实现达到国家认同需求层次的关键环节。当个人自我认同需求满足后,由族群共同体走向社会共同体的认知和判断,这是大学生认同需求层次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成为真正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学生社会认同需求是自身在认识、情感和实践的基础上,保持与社会之间达成的同一状态,其核心品质是公共精神,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处处彰显美德,以公共性为价值依归,努力让少数民族学生成为社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单元。少数民族学生社会认同需求建构于自我和民族认同需求之上,这种需求的满足要求自身自觉养成公共精神,形成较强的社會责任意识,能积极营造与其他民族人民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消除原子式个人主体性,承认和接纳现行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并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形成新的社会认同理念。

最后,最高梯度为国家认同需求。国家认同需求是指公民对祖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道德伦理、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认知和情感期盼,在公民认同需求梯度中处于最高位置。国家认同需求体现着认同需求的最终目标,表现为渴望国家主人翁地位被承认并得到国家社会的接纳,能够通过国家机器保护其自由和权利,也要求自身始终认同和忠诚于国家,时刻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本民族利益之上;国族融入渴望则主要指各族学生希望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能够协调好民族身份与国族身份之间的角色冲突,并以国族身份为荣。国家认同需求处于公民认同需求梯度中的最高层次,是少数民族学生认同需求中的核心部分。国家认同需求的实现建立在其自我认同、族群认同以及社会认同需求之上,以三者的满足为前提,同时也是对自我认同需求、种族认同需求和社会认同需求层次的质的超越。

总之,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特定群体在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年龄阶段下形成的认同需求只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必定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价值认同具有一定梯度变化过程。自我认同需求居于宽广梯度最底部,为其他三个层面认同需求奠定基础;族群和社会认同需求是价值认同过程的动力和媒介;国家层面认同则居于梯度最高端,也就是其他三个层面认同需求的目标归属和外在表现。当代少数民族学生主要通过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四个认同梯度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

三、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满足条件

就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无论存在状态是个体还是群体,其维持自身生存、发展、平衡的一系列公民认同需求都一直存在,且这一系列公民认同需求满足需要特定的条件。“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3]933当这些公民认同需求条件得到相应满足时,就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观的正确塑造,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满足自我认同需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

自我认同是一个经过内在参照系统演化了的自我追思、探究而形成的自觉过程。个体的自信、尊严是建立在比较充分的满足自我认同感之上的,而满足这种主体需求主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能否得到有效满足直接影响着其公民认同的形成。物质需要主要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则是指公民为满足精神生活追求而产生的审美、情感、信仰需要;除此之外,自我主体需要得到较大满足还需要培育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于自身的主体作用、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反应,在观念上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性的主体意识应尊重个体的多选择性,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性,使其养成国家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消除“我是谁”的认识困惑;还需要注重培养公民认同能力。少数民族学生自我认同需求的满足须以其认同能力的提高为基础,要求自身具有系统化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以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不断排除一些负面的非理性感情因素,在认知实践中养成较强的价值评判能力。

(二)满足族群认同需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渡阶段

人们只有实现了自我认同需求才能建构起本民族认同的心理图式。民族文化作为本民族继承和发展的沉积物,是本民族气质、精神的集中体现。族群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满足其民族认同需求的价值前提,注重区域民族文化的保护就应采取有效方式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并促使高校教育中的中华文明传播和本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有机结合起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尤其在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上给予了较多的政策照顾,但当前针对大学生的一些教育照顾政策出现了“内卷化”、地域差异过大等问题,造成部分公民族群认同需求过分增长,民族主义意识日益膨胀,民族认同极端化现象不断出现。

(三)满足社会认同需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

社会认同需求一般建构于自我认同需求、本民族认同需求满足之上,但有时在满足其自我认同需求后也可实现(如公民认同需求关系图所示)。当前,社会认同需求满足的条件还有以下三个:第一,对社会核心文化达成共识。“文化软实力需要思想和价值的话语力量。”[4]80当今中国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它是促使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各族学生只有将其认可和接受养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追求,才能有效地实现社会认同需求。第二,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社会建设离不开人们社会认同需求的满足,并建立在基本的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等基础之上。少数民族学生在达成自我认同、民族认同以后,实现社会认同需求就必须自觉遵守社会文明规则,形成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第三,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群体。本民族认同需求得到满足后较易产生狭隘性的群体认同倾向,这会阻碍着族际正常交往。而要实现社会认同需求的愿景,就必须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群体,做到与其他民族群体的和谐共处。

(四)满足国家认同需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高层级

国家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政治共同体形式,国家认同是指对于国家特性和国民身份的认同,公民国家认同需求处于公民认同需求梯度的最高层,建构于自我认同、本族认同、社会认同需求之上。国家认同需求的满足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形成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形成了较强的公民意识,才能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兴趣和权利维护意识,从而更好地扮演好国家主人翁角色,达到公民身份认同和国家主人身份认同的统一。第二,要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和伟大复兴的保障。每个民族植根于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容易产生对其他民族群体的排斥意识,导致自我认同与本民族认同需求不断强化,社会认同与国家认同需求出现弱化。因此,满足国家认同需求应以增强公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手段,以培育其中华民族精神和国族认同意识为最终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和满足其国家认同需求,實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实际上,满足公民各个层次认同需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撑的。在价值认同过程中这四个阶段是缺一不可的、相互统一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环境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不断地重塑,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天然理性选择,“而理性具有一种独特的同化功能,可以将一切传统的、多元的价值统一为单一的、标准的价值。”[5]225我们所追求的价值认同应该是一种为多元价值体系所共同接受或认可的一元价值精神,社会认同需求理论能积极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成共识。

四、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层次是为了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6]引领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两大核心元素。需要运用公民认同需求理论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通过家庭、学校、大众传播、政治符号等社会化媒介被动接受或主动习得有关知识与经验,再经过人脑思维加工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从而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内在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自觉追求。

(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表达,突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反映了各族人民共同目标追求和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国家层面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向;社会层面包含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是铸造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所必需的条件保障;个人层面包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其中“爱国主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引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能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凝心聚力促成社会共识,有效地指引少数民族学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与行统一起来,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实践中既有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又有改革创新的时代气息。

(二)以传承“家风”的家庭教育为起点

中国各族人民向来注重“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重视个人品性培养,素有“教先从家始”,“子训始稚”之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逻辑起点,而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少数民族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因此,家风的培养和发展,一是需要结合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于社会。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融入一个家庭教育的始终,在家风、家规、家训文化传承中主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思想相契合,从价值属性上突破家风的特殊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的普遍性和时代性,从运用方式上优化对家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途径。二是需要从实践活动出发,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良好家风的价值认同。比如《玛牧特依》书中训世箴言是长期流存于川滇凉山彝族地区的精神遗产,彝族学生社团可以围绕书中家风、家训等内容开展学术沙龙;也可以不定期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古今名人传授“家教家风”的电影和图片展等,在实践过程中不间断“忆家训”“谈家风”,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

(三)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使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面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追求真善美。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要善于运用和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民族精神”的形象更加生动化、鲜明化、生活化。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突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历史根基;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增设“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面专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进行深入剖析和通俗生动的讲解。

(四)以推进高校“第二课堂”为保障

除了注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外,还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和社团实践活动,不断地丰富“第二课堂”内容,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魅力。一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递民族精神。通过党支部等形式,组织学生参观民族英雄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校园开展关于中国精神颂读、红色歌曲排演、传统文化知识竞答等活动,向在校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二是搭建各种实践教学基地。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各个专业自身特点,依托学校实践活动基地,开展“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慈善公益组织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领会民族团结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和自觉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适应“改革创新”时代发展需要,“政校企联动”助力创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精准帮扶基地和专项扶持基金,让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开展一系列特色帮扶行动,为边远地区未就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筑牢“就业安全网”。

(五)以打造新型传播平台为依托

新时代也是进入全媒体时代,“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9]不仅有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也有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介,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不同媒介优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用少数民族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宣传好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这样才能守护共同精神家园。可以在传统媒介基础上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网站,设立“主题宣讲”“名师博览”等专栏对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比如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中华民族》栏目,专门报道各民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以表现各民族同胞的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可以在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以“互联网+民族团结”为导向宣传学生的先进事迹,把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当代少数民族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新型传播平台担负着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责任,需要优化媒体宣传,加强网络舆论导向,唱响网络主旋律。

结 语

综上所述,差异需要认同,认同需要差异,当代少数民族学生公民认同需求呈现梯度状排列,但是并非单向度发展,其内容是多样的,交融多变的,形成于长期的公民认知实践过程中。满足各族学生认同梯度需求必须关注其必要的实现条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其公民认同需求由低层向高层逐步发展变化,才能使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不断增强,最终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当代各族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熏陶渐染和积极的引领作用。反之,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既是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一种实践表达,也是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一种传承弘扬。二者相互促成,密不可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思想基础和道德保障,而且也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只有加强各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品格,才能激发各族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逻辑[M].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 高德步.中国价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6] 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7]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01).

[8] 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侧记[N].人民日报,2019-03-19(04).

[9]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Abstract: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essence of long-term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nation which embodies national nature and contemporary quality. To understand and seize the grad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 of citizens' identification need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realizing ethnic students' valu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itizens' identification needs have uniqu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se need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gradients from bottom up, i.e., self-identification, ethnic group identification, 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 four gradients are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dependent, 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itizens' identification needs, the gradient conditions are diversified and complementary. Ethnic students are backup forces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and to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will provides a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guiding ethnic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It can realize ethnic students' valu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family traditions and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campus culture, and all-media propaganda.

Keywords:Minority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needs;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gradient

〔責任编辑:奉 媛〕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学生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双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