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微写话”,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2020-03-08王欣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词句句式同伴

王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學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极展开写话活动,引导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乐于在写话中使用自己运用阅读和生活学到的词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围绕课文和生活中的有趣片段展开微写话活动,从微型作品开始,逐步掌握写话的能力。

一、采摘好词佳句,积累素材

学者樊忠豪认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课文中规范的词语和句型输入到学生的语言仓库中,让学生积累语言资料。”的确是这样,若学生能从课文中摘录好词好句,并将其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则能在写作的时候合理地运用,让作文增色不少。但是要注意的是,若学生只是单纯地抄写好词好句,则很难灵活运用,所以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加以理解,了解这些好词好句的意思,并明白它们在上下文中的作用,这样的积累才更为有效。

《找春天》一文是十分优美的文章,作品中收录了不少展现春天的词句,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好词好句本”,将这些词句收录起来。“大家可以在好词好句的旁边配上一些图画,这样的话,下次再阅读其中的句子,是不是会感到更生动呢?”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整理归纳。“大家在收集好词好句的时候,可以先分一个大类,比如,我们在《找春天》一课中收集到的词句都是用来形容春天的,那么就可以归纳在一起,如果在其他地方看到同样写春天的,也可以归纳在一起。此外,还可以分得更细一点,如按照形容小草的词句、形容小溪的词句来分类,这样分类找起来就会更方便”。在学生收集了好词好句后,还要鼓励学生时常诵读其中的句子,并思考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怎样利用这些词句。

在指导学生展开好词好句的积累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激发积累的兴趣,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好词好句本,辅以图画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兴趣;其次,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积累方法,要鼓励学生按照植物、人物、动物、风景等不同的类比进行积累,这样积累的效果才会更好。

二、转换常用句式,模仿表达

学者皮亚杰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从他来到世界上的一举一动,都是以模仿作为基础的,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思维的准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好词好句,更要鼓励学生利用常用的句式进行模仿创作,尝试了解不同句式的特点,思考它们在语段中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羿射九日》中有一段句子,连续使用了好几个被动句,展现了事物的状态,后面又加上了“连……都……”这样的句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这个句子拿出来进行分析,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能用在哪里。学生认为:“这个句子分别展现了禾苗、土地、江河、沙石的状态,如果我们也要连续展现多个事物的话,可以用这个句式。”还有学生提出:“最后‘连后面跟的,必须是人们最想不到的事物。”在学生总结后,鼓励其展开自主仿写的活动,看看是否能很好地模仿该句子,制造出类似的表达效果。如有学生便尝试描写班级里十分安静的状态。“没有人大声说话,没有人走来走去,没有人偷偷地吃东西,就连班级里最调皮捣蛋的同学,此时也安安静静地坐在课桌前温习功课。”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掌握了“连……都……”这个句式。

依托课文中的例句展开模仿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也能够通过仿写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到了创意表达的乐趣。学生会发现,写话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能找好范本,融入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能很好地完成写话的任务。

三、挖掘生活源泉,直抒胸臆

学者叶圣陶认为:“要将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展开写作练习,写自己要写的题目,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在指导学生展开微写作活动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找可写的素材,鼓励学生利用写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想。这样学生就能发现写话的意义,进而积极展开写话。

《秋天的雨》一文展现了秋天的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表达,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真实感受:“除了秋雨以外,春天、夏天和冬天都有雨,那么,不同季节的雨给你的感受是否有所不同呢?你能抓住它们的特点进行描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吗?”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情感,不必强求是否一定要写出“雨”的美好。如有学生便围绕冬天的雨进行写作:“最讨厌的就雨夹雪了,拿着伞的手简直就要冻僵了。最可怕的就是走路的时候会一脚踩进混着泥水的雪堆,不仅凉彻心底,而且还会将我的鞋子也弄脏了。”在这段微写作中,学生没有单纯只写美好的事物,而是写出了自己对冬雨的真实感觉。

叶圣陶认为:“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事实上,写作就是生活本身。”所以在指导学生展开微写作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少一点套话、虚话,让别人看到最真实的自我。

四、鼓励交流互动,发散思维

在组织学生展开微写作的活动后,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学生能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启发,进而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者赞科夫认为:“当孩子回过头来读自己的作品,发现有不满意的地方,那么就是伟大的突破。”交流互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特点就是展现了同一个地方在不同季节中的风景。在教学后鼓励学生展开微写话的活动。“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见过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事物呢?你能否将它的变化写下来呢?写完之后和你的同伴进行分享,请他说说你的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吧。”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创作,并和同伴进行了分享。有的同伴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到作品中的问题所在。“这里写的是枫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但是实际上写的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春夏季节,树叶是绿的,一个是秋冬季节,树叶是红的。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春夏的树叶也是不同的,春天的树叶虽然也是绿色,但却是很嫩的那种绿色,夏天则是深绿色,你没有发现吗?”学生在同伴的提醒下认识到自己观察事物不够仔细,于是便在自主修改中尝试再次深入观察。

学者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都花在了作文批改上,但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只是看一看就完事,这样就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若能发挥学生的同伴效应,鼓励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的活动,那么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展开作文升格修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很难有能力、有时间撰写“长篇大论”,所以就要把握好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瞬间,让学生把握住自己心灵的火花,指导学生展开微写作的活动。微写作的形式比较多样化,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掌握,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地投入写作,随时随地展开写作练习,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刘湾小学(221000)

猜你喜欢

词句句式同伴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寻找失散的同伴
落地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