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文要素落实语用训练

2020-03-08曹春兰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要素想象课文

曹春兰

统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明确提出了语文要素,对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用,即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指学生对语言理解内化习得后的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灵活运用。下面以六年级统编教材为例,谈谈立足语文要素,落实语用训练的策略。

一、立足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优化实施语用训练,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创建情景交融的语用学习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要素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草原》一课在写景叙事的时候,充分融入了作者的感受和想象来表达情感。教学第1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指导学生发现这一段中哪些内容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感受;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舒畅、惊叹的情感;第三步,以课后第二题为例删去描写作者感触的部分,让学生与原句对比阅读、交流,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最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其他类似的句子继续交流讨论,由此景而产生的热爱草原之情跃然纸上的原因,进而逐步意识到写景不仅要描写目之所看、耳之所听,更要关注心灵的内在体验,将内心的感受与文本的内容联系起来。仿照课文的写法,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想想在描写校园美景的时候应该怎样表达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立足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较好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很多课文在写作上都非常有特色,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可以快速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旨在让学生明白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詳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盼》这篇课文以新雨衣为线索,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述了“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后快乐出门等小事件。课堂上,教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来写的,然后组织学生比较,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为什么要详细写?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盼穿雨衣”事例中的几个小事件——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特别能体现课文的中心意思,因此写得详细生动,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种写作方法。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围绕某一项活动让学生列一列写作提纲,想想应列举哪些事例来写才能把活动写得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立足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统编教材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它们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结合单元学习要素,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准确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观点,为学生的语用打下基础。

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其中3、4自然段围绕关键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写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却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损坏,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课文语言准确,用词精当贴切,如“本来”一词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准确地点明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已经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课文中还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学中可以采用联系生活经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如“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一句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教学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教室当宇宙,以一粒尘土当作地球,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地球之于宇宙的渺小,从而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再如,联系学生对身边熟悉的古建筑和动物、植物化石的认知经验,来感受“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历时之长,明白矿产资源的形成来之不易,得出观点“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这个观点。引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当中,达到学以致用。例如,关于环保问题的描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人们破坏资源,滥用化学品的现象,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关于宣传语设计的指导,可以提示学生宣传语要主旨明确,语言简明,具有启发性,感染性和号召力。

四、立足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课文都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月光曲》中第9自然段内容生动、丰富,语言优美,描绘的意境也很优美,具有鲜明的音乐艺术特点,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体现《月光曲》旋律变化的句子,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体会乐曲的旋律变化;接着指导学生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欣赏乐曲的三幅画面。第一幅:从“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到“洒满了银光”,引导学生想象贝多芬按键的轻柔,音乐的悠长和舒缓,再进行朗读体会。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幸福越来,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提醒学生景象变化了,音乐气势逐渐增强了,要在朗读中表现出乐曲旋律的变化。第三幅:从“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到“朝着岸边涌过来”,引导学生抓住“大风”“巨浪”“涌过来”等词语,在朗读中体会音乐骤然响起,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的变化。乐曲的意境太美妙了,使兄妹俩都陶醉了。学完这个段落,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课内外自己印象深刻的歌曲有哪些,或闭上眼睛默默回想音乐旋律,或小声哼唱,感受自己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然后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记录下来,例如,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想到和小伙伴泛舟湖上快乐嬉戏的情景;唱起《剪羊毛》时,眼前就浮现出紧张而又欢乐的剪羊毛的场面;听到《送别》时,会联想到和好朋友惜别时的情景……这样在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语言,立足语文要素,教师在进行语用训练时的目标一定要明确,而且要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使语用训练达成一定的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226345)

猜你喜欢

要素想象课文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