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学园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适合教育

2020-03-08王化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

王化杰

【摘要】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求品立德中增长智慧,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巴学园教育;培养措施;多彩课题

一、培养内容

本着为学生成长负责的责任意识,我校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工作之首.于是,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确定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内容为:

(一)学习准备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依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案,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自主解决基础问题,明确重点,找到难点,并将内容整理在预习笔记本上,以便上课能够有的放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师要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布置具体的预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明确细化要求,并落实好课前检查.

3.学生每节下课后,要将下节课所用书籍,练习本及学具等准备好,并有序地摆放在书桌上,预备点响,要迅速进入教室,等待上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质疑习惯

1.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乐于交流,学会倾听、记录和质疑,借鉴学习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教师上课时要依据班级学习分组,小组活动效果明显.并结合本学科或者班级小组学习评价相关要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评价的能力.

(三)整理复习、独立作业习惯

1.要求学生及时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

2.教师要注意督导检查,及时批阅,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3.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认真细心,书写规范,文面整洁,适时展评.

4.要求学生学案整理有序,错误修改及时,标注清晰,理科建立错题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案和错题集进行检查批阅.

二、培养措施

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从而逐步形成了学科教学、班级、学校三层面的培养措施.

(一)学科教学培养措施

1.实施新课教学“三段式管理”

(1)落实课前预习管理.课前预习的基本操作环节是: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要布置具体的预习题目——明确细化要求并进行方法指导——课前检查落实(主要由班主任督导小组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各组成员预习完成情况,并及时督导调整)

(2)落实课堂学习管理.预习检测——探究质疑——讨论交流——听同学或教师讲解——检测练习、自我矫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适时评价,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落实课后复习管理——巩固、系统化知识,培养反思、归纳总结学习习惯.具体要求是:建立错题集,把错题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以供单元复习使用;整理学案,每天利用几分钟时间回顾基本知识要点.教师要辅以必要的检查与指导,并将相关内容体现在学习习惯培养记录中.

(二)班级培养措施

1.加强班级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强化纪律管理,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利用园地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交流展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班级要坚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适时开展小组挑战赛.

2.建立小组学习周总结评比制度.制订评比细则,设立小组学习评比表,班级设立记录长,记录各组每天学习情况,组内设立记录员,记录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班级一周一评,班主任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状况,以便于及时自我调整,每月进行一次“勤奋学习星”评比,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二、文化立魂,管理树标,促内涵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一)实施巴学管理,为三适教育保驾护航

巴学管理以“精细勤巧”为管理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制度和人文相结合的实效为管理方式.“把细节做到极致,把小事做成精品,把服务做出精神”是诺德实小人的行为准则.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科学、规范及可持续发展为准则设立管理机构,并将学校的管理中心下移,在行政、德育、教学、后勤管理等各個环节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

1.创设机制,重落实,促保障

我校建立并完善了三大机制,确保学校的良性发展.

评价机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尤其注重对广大教师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巴学教育的考核.制订了《诺德实验小学星级少年评价细则》《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考核细则》《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评价细则,并与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

奖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将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与教师奖励挂钩,制订了《诺德实验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诺德实验小学教育教学奖励方案》,激发了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素质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使学校的管理逐步迈入了人本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制约机制.实施校长负责制,实行层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设立目标,使全校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工作有目标.各部门工作责任明确,全校工作运行有序,管理效能高.

2.实行民主管理,特色化,人文化

学校以值周班管理为平台,自上而下,分层管理,层层推进,大力推进自主管理.

实行分级部管理制度.不同的年级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学生个体情况相差甚大,为此划定重点进行分级部管理,以各中队为主帅,由少先队大队委进行总领,各班主任为主力,科任教师为助手.大队委进行统调,每天由年级值班教师巡视监管年级内的课堂效果、课间纪律等常规学习生活,每天进行值班反馈,相关教师及时进行整改跟进.级部间每月进行常规情况评比,促进级部自主管理成效.级部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分享交流工作管理经验,并针对级部内的问题共谋良策,然后及时召开年级组师生会议,总结年级内的学习生活情况,表彰优秀、树立榜样.

(二)践行巴学德育,为三适教育扬帆起航

巴学德育就是蹲下身子的德育,是微笑的德育,是生活化的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三适教育核心是德育,其内涵是“教育适合学生”.

学校将感恩知识系列化,通过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军训、大型感恩家校互动——“传递感恩 点燃梦想”等系列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同时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线,每月开展感恩主题活动汇报,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效为内容,使学生胸怀感恩之心,立报国之志,做到尊老爱幼、互助友爱、勤奋好学、爱护集体、保护环境,把学生培养成知恩图报、立志成才、诚实守信、道德高尚的新时代小学生.

三、巴学教育,多彩课程,彰显特色发展

只有当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成为他们快乐成长的沃土,才能让学生留恋其中,收获其中,成长其中.我们所推行的“健康巴学课程”包含三大内容:三适课堂、多彩课间、特色课外.一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学科的自身特点,三是基于教师的个性和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一出发点.

(一)三适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巴学教学就是学校的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求特点.我校致力于摆脱单一的讲授教学的束缚,在全面贯彻课程标准,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攀登”工程的实施,以“电子教材”为主线的三适课堂的打造,为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致力于挖掘教师潜质,用心工作,激情工作,享受工作,让教育教学适合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释放潜能,学会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以“电子教材”为主线的三适课堂,遵循了学生特点与需求,彻底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思维灵动活跃,全面发展学生,真正智慧发展,师生在互动中和谐健康,学生也真正地享受到了自己在课堂上当家做主学习的乐趣.现在,我校在语文、数学、英语中已全面推开“导学案”进课堂;同时已将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环境进行深度融合,以长短课时为实施途径,保障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精简师资,为开展健康巴学园特色课程节省出了课时.

(二)多彩课间——让学生律动沸腾,释放童年活力

学校建筑特点鲜明,每间教室前都有一个宽敞别致的平台,为学生精彩的课间活动创造了有利环境.学校根据这一走廊宽敞的优势,以“精致、精彩”为旨,创建了不同的课间活动场所,打造了五大课间活动:读书大课间、棋艺大课间、道德银行大课间、英语大课间、体育大课间.为学生每日的课间活动创造形式丰富、健康积极的课间活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

读书大课间:每逢课间,喜欢读书的学生会在各层楼道的读书吧里,自选自读图书,悄无声息,陶醉、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棋艺大课间:每逢课间或周四下午第三节,喜欢下棋的孩子会三五成群,相约来到棋艺馆,进行博弈,锤炼耐力,提升素养.

英语大课间:你问我答,你说我读,口齿伶俐,发音标准,让学生感受到多国文化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体育大课间:每天上午第二节后,学生通过快速集队,跑操、做操锻炼,集体共舞,提高团队意识,提升纪律意识;

这些课间活动既适合学生需求,符合学校实际,更好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切实地让学生律动起来.在这里,同學们释放的童年应有的青春活力,留下的是童年美好的记忆与情怀.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每名学生的个性都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我的闪光点.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亦倍感自在,有力地助推了学校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彬.风劲扬帆正当时——安徽省霍山文峰学校8年建设与发展纪实[J].中国教师,2014(S2):18-19.

[2]刘艳光,陈洪娟,张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企业化建设研究——以山东协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中国教师,2014(S2):24-25.

[3]张尔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教师,2014(S2):253.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
高中化学教学构成中如何有效培养化学思想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政治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