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贫困原因及其脱贫路径探析
2020-03-08姑丽布斯坦·阿布都卡地尔
姑丽布斯坦·阿布都卡地尔
摘 要:在南疆S县Y村贫困妇女的脱贫实践中,各级帮扶单位、当地政府和工厂企业三方协调合作,为解决当地妇女贫困问题、稳定增加收入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路径。围绕当地妇女贫困及其脱贫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妇女贫困;减贫;脱贫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1-003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女性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追求社会正义平等的理想[1]。反贫困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帮扶南疆脱贫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南疆在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巨大成果。
1 妇女贫困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
女性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皮尔斯提出了“贫困女性化”这一命题。她在研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美国贫困问题时发现,贫困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通过研究,认为“贫困女性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贫困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二是在所有贫困家庭中,以女性作为户主的家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女性贫困问题就引起女性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视,也成为政府研究机构及妇联等社会群众团体较为关注的问题。
1.2 国内研究
贫困与反贫困是世界各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贫困女性化”一词的提出,首先在西方引发了对妇女贫困问题的关注。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首次将“妇女与贫困”纳入重大关切领域,开启了国内学者对这一主题的研究。随后,国内外学者从女性主义、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人口发展、扶贫开发、民族发展、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等角度对妇女贫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3-5]。就国内研究来看,文献一般只针对某一类贫困妇女,就妇女贫困类型进行的专门研究较少。
2 Y村生计方式与生产方式概况
Y村位于S县西南边缘处,是距县城偏远的自然村。Y村作为戈壁边缘之地,交通不便,加上季节性的洪水肆虐和严重风沙,使得Y村村民与周边乡镇的密集性日常交流较为单一,村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搭建和运行多局限于本村村民之间。长期以来Y村相对于周边乡镇来说,处于较为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状态。
Y村生产方式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低下是致贫产生的原因之一。一是农业、养殖业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状态,社会化集约程度极低,生产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种地、养殖利润微薄。二是农业、养殖业市场化进程滞后,农民货币短缺。三是农业、养殖业缺乏基础性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支撑,“农林兼做”格局普遍化,缺乏高品质产品,蔬菜种植缺乏竞争力。
3 Y村妇女贫困产生的主要因素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脱贫攻坚工作也进入到关键时期。其中,特殊人群的隐蔽性贫困是导致返贫可能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贫困家庭中的妇女又是隐蔽性贫困的主要群体。导致农村妇女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探究其规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3.1 受自身观念束缚,妇女自主择业受限
由于Y村地理位置和所處的生态环境封闭、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强化了男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女性较少出去打工或者在当地就业,家务劳动成为她们唯一所能做的“工作”。由于无法出去工作和自主择业,导致这些妇女没有收入来源。而且农村经济运行环境贫瘠,使农村已婚女性缺乏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家庭照顾者的角色制约了女性发展,导致她们在贫困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3.2 教育水平低,就业技能不足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教育的代际流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文盲”妇女的子女在受教育上劣势非常明显;有文化的妇女,其子女在受教育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女性的文化素质低,跟不上现代化发展进程,很难胜任技术性的工作,只能从事技术性较低、收入不高的工作,导致她们越来越贫困。
3.3 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Y村不具备自然地理条件优势,女性普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外出务工的机会少。当地也很少有针对提高女性工作技能的培训。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一时很难找到收入可观的工作,所以Y村妇女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而获得微薄的收入来贴补家用。妇女从稳定工作岗位所获得的稳定性收入较少,这导致Y村妇女贫困形成了循环不畅、路径不通、收入不高、效益不佳的发展状态。
4 Y村贫困妇女的减贫脱贫路径
针对Y村妇女贫困的现实问题,当地政府在Y村定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和引进企业共同合作探索脱贫模式,进行了多方合力助攻,形成了以产业稳定就业、公益性岗位设立、养殖增加收入、公共现代文化引入等多渠道互补互进的消除贫困运行方式。
Y村把当地贫困妇女中待业在家或务农的女性转移到当地工厂,使其成为产业工人,为她们从农民向工人进行角色转变提供多方支持,使当地妇女成为新的产业工人群体成为可能。
4.1 进厂务工后,贫困妇女社会角色转变
随着卫星工厂的建立,使贫困户家庭中的贫困女性有机会进入卫星工厂工作。在上岗之前,给她们提供免费的培训,使她们能够胜任工厂的工作。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提高自己的收入,让她们在当地就业摆脱贫困。在农民转变到工人这一过程中,贫困女性也面临了不少问题,但大多数人克服了困难坚持下来,从一开始的生疏变成了如今熟练的工人,实现了稳定就业,摆脱了以往的贫困生活,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蜕变。
在调查中,对A贫困女性(26岁)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她表示,“我之前是贫困户,但现在已经脱贫了。进入工厂之前我就在家种地、做饭、看孩子,买东西的时候还要问丈夫要钱。卫星工厂建立以后我就有机会进工厂工作了。一开始进入工厂我特别开心,终于不用种地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也想过不来上班,当时我们村的驻村工作组还来厂子里给我们做思想工作让我们坚持下去。现在我工作也快2年了,最高的时候一个月领了1 200元工资,现在平均每个月固定的能拿到800~1 000元。有了固定工资以后我在家里的地位和以前也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事儿会和我商量了。”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贫困妇女进入工厂工作,虽然一开始很难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而倍受冲击,而且在就业初期也遭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但是坚持下来,贫困女性不但摆脱了“贫困”这一帽子,而且通过就业实现了经济独立,提高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获得了在家庭中的话语权。
4.2 参加汉语和技能培训后,贫困妇女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加快,广大农村也进入到现代化进程中。针对汉语水平低这一问题,当地村委会和帮扶单位工作队在积极宣传惠民政策的同时,定期选派支教生对村民进行汉语强化培训,定期派送技术工外出学习、交流,使贫困妇女的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
4.3 公益性稳定就业岗位后,贫困妇女收入多元化
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很多贫困女性的就业问题。政府和帮扶单位给待业和贫困家庭的人员提供了就业平台,让一些贫困女性实现了就业,让她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体面的工作,使她们有机会通过就业来改变自己当前的生活。Y村的公益性岗位有保安、机场护林员、村委会保洁员等工作,帮扶单位也提供了相应的岗位。
公益性稳定就业岗位的提供,不仅使当地贫困妇女有了增加收入的有效渠道,而且在公益性岗位的社会参与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时间观念,养成了较为文明的生活观念。
5 结束语
目前,在当地政府、帮扶单位和企业合作模式下运行的妇女贫困减贫运行模式,使女性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解决。Y村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目前进行着脱贫攻坚提质增效的各类生产活动。
妇女贫困和减贫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和国家的扶贫减贫事业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南疆妇女贫困问题随着党和政府脱贫减贫措施的有效推动,目前已进入到有效脱贫、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阶段,妇女贫困减贫的相应工作机制和产业脱贫机制等均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对妇女贫困减贫的机制化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运宏.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11(3):69-70.
[2]霍萱,林闽钢.为什么贫困有一张女性的面孔——国际视野下的“贫困女性化”及其政策[J].社会保障研究,2015(5):99-104.
[3]赵群,王云仙.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吴慧芳,饶静.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8-23.
[5]杨静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9(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