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平台、网络: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0-03-08吕一军陈雯婕
陈 晓,吕一军,陈雯婕
(1.浙江工业大学 人才办,浙江 杭州 310014;2.温州医科大学 党委,浙江 温州 325035;3.浙江工业大学 组织部,浙江 杭州 31001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一些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高校作为知识传播、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的主体,需主动承担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使命责任,提供原创性知识的探索与发现,科技成果的创造与发明。打造开放协同、共生共享的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既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之所需,也是新形势下推动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的现实需求。
一、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意义
(一)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创新范式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线性创新1.0、耦合交互创新2.0,正式迈入创新生态系统3.0阶段[1]。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是学者们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征,对创新范式进行的独特分析与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金融等要素载体构成的经济共同体,各创新要素载体依靠网络结构实现协同发展,创新因子在系统中生成集合,推动创新支持体系的优化,最终形成相互依赖、共生演进的网络结构。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组织结构以及创新行为、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来实现创新网络的集成。对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从可持续发展到开放创新到价值创造、协同创新,再到价值共同创造的过程。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创新元素与创新环境、创新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共生共存、动态演化而形成的网络系统。它涵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进行科技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创新投入、创新需求、创新管理等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创新发展[2]。
(二)构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意义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应运而生,我国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呈现出新态势、新格局。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必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与地位大大提升,从最初基础科学研究的供应者、产学研合作的参与者,转变为生态系统的创新中心,逐渐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引领包容共享的创新文化。在动态化、开放式、交互性的创新过程中,高校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互动机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3]。构建运行良好、架构完备的高校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有助于高校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原始创新突破、创新人才供给,也有利于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乃至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与特征
(一)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
高校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的“四螺旋”创新驱动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创新范式变革中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建构的过程特征,从核心架构、创新平台、创新网络三个维度进行研究,构建开放协同、价值共创的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模型:(1)“学科—人才—科研”的互动融合是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构建的核心与基础。高校应以打造一流学科为牵引,构筑生态系统的创新高地;以汇聚一流人才为抓手,构筑生态系统的智力富地;以一流科研为导向,构筑生态系统的知识宝地。(2)互联互通的内生型创新平台是高校构成校内整合协同机制和共同创造机制的基础,是创新系统的前进驱动力,形成高校内部生态系统的“动力环”,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对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3)面向全球的互联型创新网络是高校与政府、企业、用户之间为了创造和分享科技创新成果而建立的复杂网络关系,是高校内生型创新平台的外在延伸与支撑。创新网络的主体之间互相联系、链接互动,通过制度设计、系统耦合、组织协调,形成多网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生态[4]。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
(二)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当今世界进入了创新的新阶段,呈现全球化、协同化和网络化的格局,高校创新生态系统中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共生、互生、再生关系,通过协同联动和放大增益效应,形成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生态优势,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互联性。高校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相似,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系统中各创新要素呈网状多维空间结构,互联互通,创新资源和要素将呈现网络式分布、联动性会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知识链接的开放式网络创新体系。高校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架构、创新平台与创新网络之间通过育人开环、创新开放和文化开源实现互动联通[4]。
二是共生性。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以共创共赢为目的的共生体,包含共生环境、共生网络、共生界面等,其内部各创新主体通过发挥各自的异质性,与其他主体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开放、协同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和共生效应,形成相互依赖和共生演进的的网络关系。在共生基础环境的创新体系下,高校平衡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的共生演化动力,创造科技创新氛围,使得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各学科群、专业群与产业群相互作用、对接匹配,实现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同频共振。
三是协同性。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形态下复杂网络结构模式的统一体,其核心主体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等。通过组织间的开放协同,深入整合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实现创新因子有效汇聚,为网络中各个主体带来价值创造,实现各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高校创新环境,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以及学科、人才、科研的全面赋能[3]。
三、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形态
(一)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架构
1.学科——培育高原,打造高峰。学科是高校实现四大职能的重要载体,学科水平代表高校水平,学科特色彰显高校特色。强化学科建设,释放学术活力是构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学科建设需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学术前沿以及高校发展定位,优化学科布局,依托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推进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学科交叉融合、资源成果共享、组织协调有序的学科发展新局面。在打造学科高峰的同时,推进学科群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科群间的互动提升,实现学科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明显提升。
2.人才——激发潜力,释放活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高校是人才聚集地与蓄水池,人才对高校创新理念的推动、科学技术的探索、创新成果的转化,作用重大,是高校创新生态系统中智力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应注重发挥领军人才的创新策源和聚合优势,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进行全球学术前沿研究、原始创新研究,将人才集聚蓄能转化为科创裂变势能,形成高效的人才价值转化体系。
3.科研——聚焦战略,瞄准前沿。科研是高校创新生态的重要基石。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所在。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究其根源是基础理论研究没有跟上。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科和人才的潜力,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强“从0到1”的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5]。
高校的学科、人才、科研三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人才和科研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人才的汇聚、科研的产出,可以引领并提升学科水平、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人才,优势的学科可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盟,为学科的发展、科研的产出提供智力支撑。
(二)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平台
1.教学平台——以寓教于研促进科教融合。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传播者,高校需适应学生多样化的成长成才需求,构建高质量、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打造科教融合的教学平台,将学校的科研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高校以教学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以教育创新孕育科技创新,寓教于研,以研促教,完善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等的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的“两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托中国科学院,由研究所承办基础学院,搭建科教融合的教学平台,促进大学与研究所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高度融合,凸显科研育人特色,鼓励学生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学习,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实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6]。
2.交叉平台——以学科融合推进协同创新。技术的进步、成果的突破,离不开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交叉平台在提升高校科研实力、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高校应增强融合意识,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育路径,打造多学科交叉的组织机制,消除学科壁垒,鼓励跨国界、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开展创新攻关,实现引领性、原始性成果突破,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麻省理工学院从20世纪中叶开始,便着手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室、虚拟研发组织等交叉平台,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合和人才流动,推动全球前沿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麻省理工学院的交叉平台成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其研究成果获得多项诺贝尔奖项,是世界交叉平台研究模式的典型[7]。
3.转化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繁荣的“助推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高校要深入研究高质量转型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科技问题,构建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需求侧拉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进产品、技术和生态在应用中持续迭代升级,加速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牛津大学非常重视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成立柏格布洛克科技园,主要服务于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成果转化;成立企业和创新中心,主要服务于社会科学领域;成立ISIS创新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牛津大学的技术转移和学术咨询,提供技术转移咨询服务[8]。
4.公共平台——以资源共享提供坚实保障。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离不开公共平台的建设。高校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备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培育协同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高起点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的创新策源地[9];同时,提升顶尖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能力,重点建设服务于前沿基础研究的基础平台、服务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创新平台和服务于国家重大专项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平台。浙江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基础装备、工程训练创新实践基地以及之江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公共平台,形成通用数据、分析、测试平台与大型专门平台相结合、集约高效的综合公共平台,扩大开放度,增加使用率,提升服务质量。
(三)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网络
1.转移转化网络——以创新驱动促进成果转化。高校的转移转化网络是实现高校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连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高校应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链式协同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高校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与自主创新示范区、顶尖创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形成战略联盟,共建开放式联合试验室,搭建国际化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清华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搭建转化效率高、转化效果好、辐射面广的成果转移转化网络,将企业创新体系融合互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突破、技术革新、工艺改造、咨政建言等创新成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社会服务网络——以区域对接推动转型发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高校与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整体,高校需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构建适应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体化发展布局和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浙江大学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教育培训、高科技创新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等多方面开展社会服务,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10]。
3.国际合作网络——以开放包容融入全球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交流和合作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前沿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增强学术国际竞争力和对话能力,形成多层次的国际化合作格局,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耶鲁大学在《耶鲁国际化》战略中提出,吸纳全世界最有才能的学者和学生,把耶鲁大学建设成为全球性大学。耶鲁大学将国际化理念全面融入整体办学活动,通过深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全球竞争力。耶鲁大学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结构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的特色学科、提供各式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
4.校友合作网络——以共建共享实现互惠共赢。校友是高校独特的宝贵资源,对于支持高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校友合作网络不仅是高校开展校友工作的基石和重要抓手,更是高校与校友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友群体中的创新典范,借助校友力量,建立校友合作网络,推进校友与母校形成共建共享、开放共生的发展共同体。为做好校友工作,哈佛大学组建健全的校友会组织,实现校院两级校友工作管理机制;聘用专业的校友工作者,招募校友志愿者作为校友工作的一线人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友互动,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在长期的校友工作中,哈佛大学形成“分享哈佛,所以支持哈佛”的校友文化,带来大量的“支持型校友”[11],助力母校发展。
科技兴民族才能兴,科技强国家才会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新变化、国情新特征、科学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基石。高校要牢牢把握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在发展规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高地;面向区域转型发展,打造区域科技服务的新高地;面向未来科技竞争,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