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优化教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2020-03-07莫海芳
莫海芳
摘 要:教学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托,教学方法选择恰当则课堂的教学将会更加的趋向于合理和有效,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力,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的优化教法使用,进一步借助有效的教法来提升语文课堂的总体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引导学会质疑,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引导抓住诗眼,提升诗词学习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奠定学生写作基础等三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信息技术;问题引导;自主阅读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现代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需要引进和创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并的教学策略,促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力四射,带给学生更多重的感官刺激,进而促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如何把进行恰当地语文教学,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巧借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教学引导
多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媒介。在语文教育领域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和发展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创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的服务,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比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作为一篇单纯的描写景物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作者文字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图景。但是作为小学生,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景色的关注是非常少的,有谁会大早起去欣赏日出吗?想必是不会的。他们对于带有情节的故事更有兴趣,而对于写景的文章大多无感。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多幅美丽的日出的场景。问他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日出美不美?”学生都表示很美。接着,笔者又问:“你们见过海上的日出吗?”学生都表示没有。笔者接着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都被美丽的日出所震撼力。最后我说:“本文描写的就是海上的日出,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样美丽的景色付诸于笔端的吧!”这样一来,在多媒体以及笔者的引导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都兴致勃勃的投入到了课文的阅读当中。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语文教师要积极的创新教法运用,不断的研究适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法,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后,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问题教学法+提问法等实施教学。其一,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对北京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形象具体的视频讲解,让学生在视频的讲解中激发学习的乐趣和求知的欲望,并對于《北京的春节》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理解。其二,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该节课主要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展示,如:(1)该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都有哪些?(2)北京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3)文章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展开叙述的?等等,让清晰的展示和精准化的问题不断的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活力。其三,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分模块的微课教学视频对以上的问题进行逐渐的分析和讲解,并通过提问法来增强学生的期待感、带动学生的参与性,从而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中不断的加深对《北京的春节》文章的理解和认知。
三、问题引导,实现自主阅读
新时代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更重要的还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自主阅读。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粗读发,即简略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中快速获取重要信息,而不细致的深究文章的内涵。其二是精读法,这就与粗读法完全相反了,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并且需要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仅阅读一遍是不能称之为精读的。其三是通读法,通读法,指的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文章,从而加強学生对于文章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展开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阅读前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像“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草原上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阅读完毕之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总而言之,对教法的优化,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握住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脉搏,积极地转换思想和观念,通过树立正确理念,运用恰当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与革新,最终真正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李爱霞.甘肃教育.2017(18)
[2] 浅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熊云英.中国校外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