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路径探讨

2020-03-07耿雪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路径事业单位

耿雪

摘 要:本文在研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  改革路径

一、引言

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国家机关为保障社会安定而直接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第二种是由政府部门资助,由其他社会组织的关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和行政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事業单位人事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对于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的动力不足

事业单位改革的动力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外部影响程度较高。由于经费有限,事业单位可以自由支配的经费较少,因而达不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员工尝不到改革的甜头,自然对改革的推进工作没有多大兴趣。事业单位的许多员工依然保留着落后的观念。改革虽然能够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效率,但是会为员工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能力不行的员工可能会面临淘汰的威胁。对于一些改革方式,如岗位调动等,仍然难以得到一些人的认可。

(二)人员编制设置不科学

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试行聘用合同制度的初衷是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流动和更新。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单位本身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单位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管理岗位的编制数量、工勤岗位的编制数量、专业技术岗位的编制数量。然而,目前,许多机构对领导岗位、工作维护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没有详细规定;他们只划分事业单位编制的使用,然后检查总数。许多机构只能粗略估计这三种岗位的总数,以及这三种岗位的构成比例。有些时候,这三种岗位的设置比例没有协调好,部分岗位数量设置过多,部分岗位设置过少,在较为忙碌的时候,人数少的单位不得不向人数多的单位调用人员,这进一步增加了科学设岗的难度。

(三)人事制度自主权有限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各部门在用人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这种权利并没有采用相关的条例进行确定。政府部门依然主管着事业单位的人事相关事宜,例如编制考试、人员编制、财务费用等。事业单位只有充分掌握了用人自主权,才能结合机构本身的具体情况,安排招聘考试,根据部门需要创造岗位,选拔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通过规范化的人才招聘模式,确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有效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的编制制度、工资制度、保障制度等对于职工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福利制度,因此,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员工宁愿放弃用人自主权,并期望依然由政府部分掌管人事制度自主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缺乏自主性,大大削弱了人事制度创新能力,降低了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性。

(四)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由于缺乏相关配套设施,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阻碍。考评、工资等级、奖惩等方面的衔接不够紧密,造成了一些问题。许多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性法规,对于改革事业单位只出台并执行了四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即人事监督、公开招聘、工资等级、人员聘用等。对于辞聘、解聘、人员分流等方面,许多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的相关政策性法规。因为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在一些员工出现明显违背合同相关条例的现象时,事业单位也不能对其采取实质性的处罚,合同的相关条例在这个时候完全起不到作用。最后,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分不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的分配和调动十分困难,有些时候,事业单位招收了过多的人员,但是又没有合适的岗位调配多余人员,这成为了影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阻碍。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探讨

针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一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改革宣传力度

事业单位要加强改革宣传力度,帮助各部门领导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得到领导者的支持,才能够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对改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领导管理人员的支配,如果领导管理层对于改革采取漠然的态度,人事制度的改革就会变成一句口号。基层人员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同样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事制度改革走进每个基层员工的心里。人事制度改革的直接受益人就是各个基层员工,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集结基层员工的力量,推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宣传工作时,事业单位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避免采用强制性的手段,以免引起员工的反抗心理。应该要采用劝解、分析的方法进行宣传,让员工心甘情愿投入到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当中。

(二)优化人员编制设置

事业单位需要综合考虑单位的功能、性质、规模和隶属关系等,从而确定本单位的岗位级别和岗位人数。人员编制的设置一般包含一般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一般管理岗位可以分为3-10级职员岗位共8个等级,依次分别为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包含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其等级区间分别为1-7级、8-10级、11-13级。此外,事业单位需要询问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意见和人事部门人员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岗位工作说明书,从而为各个岗位的工作提供考核依据。事业单位需要综合考虑各部门的性质、岗位需求等,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并上报领导审核,领导审核完,发放到单位内部,征求基层员工意见,最终确定各岗位人数。

(三)扩大人事制度自主权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逐步扩大用人自主权。健全民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作用,保证舆论和人民群众的主导作用。事业单位要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形成以人事管理条例为核心,以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申诉、工资福利、退休、人事争议处理、人事监管等各单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体系,使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此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不再仅仅是决策执行者,而是决策制定者。人力资源部门对人事制度各方面的情况了解更加透彻,如果让人力资源部门掌握自主用人权,就可以在事业单位中营造出更加民主和谐的氛围。在给予人事部门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事业单位也要对其进行合理监督,比如当聘用人员通过了事业单位的各项考核,事业单位需要求人事管理部门公开聘用人员名单和用人方案。事业单位在征求了各个领导以及基层员工的意见后,需要将方案和名单转交给人事部门备案,备案通过之后,事业单位才能实施方案。

(四)建立综合配套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综合配套机制,以推动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需要对现有的人事制度中的相关条例和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改革聘用制度、争议处理办法、岗位设置等提供思路。未聘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安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未聘人员的安置途径有许多,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第三产业的开发,创造出更多的岗位需求,从而为未聘人员提供工作岗位。第二,对于一些技术十分高超的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可以鼓励其走进基层或者大型民营企业,从而为未聘人员提供工作机会。第三,对于学历和能力都欠缺的未聘人员,事业单位可鼓励其继续深造,对于深造成功的未聘人员,可优先录取。第四,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各个部门人员编制情况全面分析,查找有岗位空缺的部门,将未聘人员安置其中。退休人员的安置最主要途径是利益补偿。有些技术人员拥有过人的会计能力,事业单位可在其退休后将其调配到金融企业中,有些技术人员精通法律,事业单位可将其引进经济执法单位,有些技术人员擅长管理,事业单位可将其安置到市场管理单位。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整体事业单位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人事制度相关理论知识与文献资料的学习,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具体实际情况,查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为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彦博.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分析[J].管理观察,2019(16):62-63.

[2]卢慧清.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83.

[3]高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12):168.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改革路径事业单位
新发展阶段大型跨国国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