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是做出来的
2020-03-07高健淇
高健淇
近十年来,北京各类商会组织由少到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19年5月10日,在北京市区两级民政机关登记的商会组织共440家,其中异地商会315家;北京市工商联联系指导服务的各类商会组织375家,已有148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直接登记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区两级工商联的为59家。
对北京各级各类商会近年来的工作进行概括式的梳理和总结,其作用和贡献简述如下:
守业有责,固本强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政府与企业及企业家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商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治理主体之一。北京商会组织自觉充当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中介,成为政府引导非公经濟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助手,推动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是利益协调。北京商会组织在维护会员之间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在市场价格、生产标准等方面进行必要协调,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公约,从而保证市场的竞争有序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商会将会员企业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向政府及时表达,也将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向企业深入转达,从中进行联系沟通,共同建立和维护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市场秩序。北京住宅房地产、医疗、食品药品、餐饮、肉类食品、汽车物流、汽车配件等行业商会,也在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安全管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平抑物价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其次是社会服务。北京商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通过提供专业、有效和务实的意见、方法与手段以及相应的规范约束其成员,为社会治理提供秩序和效率。一是北京136家乡镇(街道)商会、315家异地商会、12家园区商会等商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会长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团结会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矛盾、平衡各方利益,为政府的社会治理拾遗补缺。二是商会承担起部分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职能,满足社会治理需求,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局面。以北京东西城为例,东城区南锣鼓巷商会在全国率先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会治理,建立一个地区的自律性公约《南锣公约》,成立了南锣巡逻队,使南锣鼓巷商业街环境得到维护和改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互参与、社会支持的“南锣经验”。目前,东城区17个街道商会、西城区15个街道商会配合政府完成了燃气管线铺设工程、交通秩序优化工程、地面排水道改造工程等五大工程,全面参与城市管理、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文化建设等等,形成了政府治理和商会自我管理相辅相成的良性治理模式。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如什刹海、德胜、牛街、西长安街、大栅栏、广内、东四等富有行业特点和以区域功能为特征的商会典型。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商会是在全面推广首都交通信息科技化、智能化应用,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形势和背景下成立的,商会相继开展了各类型培训、政策宣导、专项检查、停车大数据采集应用、停车信息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等多项工作,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三是在应对诸如“非典”“5.12汶川地震”“7.24北京特大暴雨”等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北京商会组织灵活、快速反应,在资金募集、物资筹备和组织志愿者行动等方面,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政府应急措施,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是政治参与。北京商会组织代表本地区本行业,紧紧围绕首都“四四三三”中心工作(首都“四四三三”中心工作即加强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四个服务”水平;抓好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件大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积极参与到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之中,一方面通过商会本身向政府表达利益诉求,并在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发挥决策咨询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商会的企业家代表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各级政府“两会”期间或在日常履职中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和稳定。同时,各家商会均有让广大会员直接了解党的主张、政府政策与发展理念。商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两个健康”成长,采取各种形式建立起党群组织,动员、组织商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各种政治活动中,确保商会和企业中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此外商会还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商业文明,培育、塑造优秀企业家,提高办会水平和优化治理结构,在完善我国社会治理体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壮士断腕,刀刃向内配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
作为全国首座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近年来力推“疏解整治促提升”,在城市功能“量”上做减法,谋求发展势能“质”的提升。北京商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作用,通过引导教育、反映诉求、化解矛盾使会员企业给予充分理解,积极带头、有力配合疏解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和产业转移。
一是行业商会率先垂范,自律先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全面展开,北京各类行业商会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率先垂范,自我加压,敢于壮士断腕,刀刃向内。北京市汽车配件、汽车物流、交通运输、木业、家具制造、商用厨具、石材等行业商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会员深刻认识疏解工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提出“在疏解中创造效益,在疏解中促进转型”的工作思路,引导本行业配合疏解和产业转移与转型。
例如:北京石材商会(北京石材行业协会,一个组织两块牌子)与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签订了产业转移项目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底具有国内北方石材“巨无霸”之称的北京西直河石材市场统一拆迁完毕,企业顺利落户到天津的武清、宝坻,以及河北的唐山海港開发区等地;北京市木业商会与河北香河县签订木业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合作协议,并牵头规划“国际木业电子商贸中心”,截止目前累计为600多家在京木业企业提供了疏解服务,疏解就业人口3万多人;北京商用厨具协会与河北定州市联合建设了“中国定州·北方厨具新城”;北京市服装面辅料销售行业协会、北京鞋业流通商会积极参与大红门地区市场疏解工作,帮助做好政策宣传、问题沟通和产业承接考察对接,对会员疏解至河北、天津地区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此外,通州区科技创新企业商会在会员企业中发起成立了“通州区产业转移企业联盟”,引导有外迁意向的企业积极寻找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承接地,积极争取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协调承接地政府做好企业的选址、洽谈、落地、建设、投产等工作,全程做好跟踪服务。与此同时,该商会还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共同投资建设了“庆云县京津冀工业园”,成为外迁企业的坚强后盾。目前已累计引入投资额达92亿余元,为大批通州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
二是基层商会参与共治,自我净化。北京各基层商会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坚持同心同德参与共治共享,着力实现会员管理精准化、空间管控规范化、经营秩序法治化、环境管理优质化。
例如:东城区王府井商会制定王府井大街的产业、行业品牌的准入目录,打造以“时尚、韵味、智慧、品质”为核心的“四个王府井”,向着“全国最好的商业街”目标加速前进;西城区什刹海商会配合疏解整治促提升相关工作,通过拆除违建、整治“开墙打洞”、疏解腾退老旧房屋,使变形的街巷回归原貌,已经成为西城区乃至北京市新地标之一的酒吧街;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簋街商会完成了簋街二期综合整治,商会带头拆违建,实现了“生产经营更安全、食品卫生更放心、交通出行更畅通、街巷环境更优美、居民生活更安宁”的整治提升目标;丰台区马家堡街道时代风帆楼宇商会积极协助马家堡街道开展疏解工作,为升级改造后嘉园三里菜市场以及小商品市场无偿提供内部空间改造的设计结构图纸,保证了疏解工作进度。此外,作为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重要地区,城六区及通州区基层商会一方面助力疏解提速,在阳光疏解、和谐疏解、廉洁疏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参与整治提升的同时,为“老北京、新生活”注入了活力。
三是异地商会抱团发展,集体突围。北京28家省级异地商会、287家市区级异地商会,除了所在商会企业家会员的籍贯相同外,企业的产业覆盖了方方面面。其中,籍贯来自浙江、福建、河南、山东、四川、广西、东北等省市自治区的在京创业企业,则在商贸流通(批发市场)、生产制造、酒店餐饮、汽车物流、家居建材、建筑工程等行业集中度高,涉及企业众多,从业人员庞大。对于被疏解清退的企业来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挑战,如找到合适的发展地点或者转型升级成功,企业将会继续发展,反之一些企业就将破产倒闭。
北京异地商会发挥业缘、地缘、血缘等多种纽带作用,利用友情、乡情、亲情优势,整合人脉、乡脉、文脉、商脉、财脉,主动出击,抱团发展,集体突围,谋求自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企业解难,谱写了一曲“疏解和转移”的动人乐章。其中: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服装行业分会、北京温州商会、永嘉商会、乐清商会、苍南商会等纷纷动员会员,主动放弃经营30多年的大红门、动物园、木樨园等商圈,谋求新生,并抱团投资了河北永清国际商贸中心,直接安置就业人员3000多人,服装从业人员将达到10余万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先后引导下辖的鞋业商会、纺织服饰商会等行业商会1000多家会员从疏解商圈市场中撤离,其中,鑫海商贸城项目也于2015年9月签约落户河北永清。
自我革新,凤凰涅槃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会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不断加强商会的协调自律功能,努力形成政府、商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局面,通过企业间的联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引导发展重点突破的产业和领域,促进产业优化,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涉及到传统产业的商会助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受疏解非首都功能影响最大的北京大红门市场为例,其商户关联的商会组织,至少直接影响到八家行业商会协会(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北京市服装面辅料销售行业协会、北京鞋业流通商会、北京大红门服装协会等),七家异地商会(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服装行业分会、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纺织服饰分会、北京温州商会等)。以上各家商会在做好产业转移的同时,着力服务会员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拓展更广的发展空间,摒弃劳动密集型加工批发业态,向时尚领域延伸和转型,实施品牌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和人工智能化的创新发展,促进北京服装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逐步实现时尚行业的融合化、时尚产业区域立体化、时尚资源整合平台化,最终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尚产业形象支撑北京的首善标准。
和服装类商会一样,北京汽车物流、木业、茶业、陶瓷、家具制造、汽车配件等商会也主动谋求行业优化升级,北京市汽车物流商会以创新模式、重建秩序、提升效率作为物流企业生存的首要课题,加强同行业组织、京津冀物流行业大融合,与京津冀快递协会大联盟,引导物流企业从传统的仓储和纯粹的运输物流,转型升级为智能化物流平台。北京市木业商会从原来服务于在京木业企业,转变为促进木业高端产业转型升级、规范新时代条件下行业发展秩序、建立国际木业交易和行业交流中心建设。在商会倡导下,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了北京木业电子交易中心(北京木交所),通过“传统木业+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业态,促进了传统木业和传统物流仓储业态转型升级。
二是基层商会积极谋求会员企业转型升级。北京16区基层商会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发挥政策、金融、科技等优势,积极为企业谋求转型升级,对促进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推动作用。
例如:西城区德胜商会是西城区首个登记注册的街道商会,他们充分整合和利用区域内的各类资源,加强商会内高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及大型央企国企合作,利用会长单位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会员进行科技项目申报等增值服务,打造了“国内顶级的高科技创新对话合作品牌”;北京优谷企业发展商会是北京市首家工業园区商会,以入驻联东U谷园区的企业为主体构成,商会依托独有的空间特性,搭建资源共享、产业协作和邻里互助的服务体系,从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金融法律等方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朝阳区中小企业市场发展商会积极打造信息化互联网+的企业孵化平台,对北京汽车集团旗下北京齿轮厂区进行改造建成北汽双井文创园,通过腾笼换鸟使其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落户文创园;通州区科技创新企业商会组织会员建设通州区科技创新大厦,未来将规划成科技型的总部基地、全国招商引资服务平台与产业转型升级平台;西城区老北京传统小吃延续发展协会通过品牌输出、共建运营小吃城(美食街)、举办小吃文化节等模式,大力弘扬发展北京小吃文化,挖掘扶持了一批北京小吃传承人,重新塑造了一批美食品牌。
三是新产业、新业态商会(联盟)成为转型升级新引擎、新动能。近年来,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企业群体,自发成立了商会协会(联盟)组织,他们乘势而为,专业围着产业“转”,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能。截止目前,在民政系统登记注册的产业类商会协会(联盟)组织271家,技术类商会(联盟)组织191家,创新类社会团体132家。
同时,也有一批以互联网、智慧产业为行业属性的商会(联盟)组织,引领了首都新经济业态,诸如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等等。这些商会企业以知识创新为主导、信息技术为基础、人才创业为支撑,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特征,促进了北京经济转型升级。
为政府解忧,给城市添彩参与国家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心系大局,同舟共济,北京商会也通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政府解忧,给城市添彩,在以下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北京各级商会组织一方面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把产业转出去,另一方面发挥招商优势把高精尖产业招进来。
北京异地商会通过建立京津冀商会联盟(联席会),发挥异地商会桥梁作用积极开展对接服务,建立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工商联及相关商会还与津冀两地共同举办产业对接交流会、重点园区推介会、民企贸易投资洽谈会、企业家交流峰会、上市企业圆桌会议、雄安新区产业对接会等多种京津冀投资洽谈活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北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商会,以及北京各家异地商会和通州区基层商会,充分调动优质行业和企业资源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共同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二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北京各级商会组织引导企业及时把握形势、了解政策信息、抢抓发展机遇、防范化解风险,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北京各级各类商会建立“工商联(商会)+相关政府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市工商联国际联络专委会+商会+发展服务基地”对外经贸交流活动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题报告会,加强政策解读和项目资源合作对接。
同时,商会还协助举办“京港洽谈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洽谈会”“中日韩青年企业家交流会”“中非民营经济合作高峰论坛”等等主题论坛和大会,为会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综合服务。
三是参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北京是全国承办国际会议及赛事数量最多的城市,规模在全国乃至亚洲均名列前茅。北京有关行业商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共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北京世园会,以及国际马拉松、中网公开赛、助力2022年冬奥会所开展的一系列国际赛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会展服务、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赛事赞助商、供应商、特许经营、特许生产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北京社会组织的高度社会责任和首善标准。
同时,北京商会组织还大力推进与他国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截至2018年12月1日,北京与56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北京各级商会也已成为通过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开展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四是参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截止2019年5月,北京已经注册的文化类社会组织545家,其中商会协会联盟等社会团体164家,社会服务机构346家,基金会35家。此外,还有图书、报刊、影视、动漫、音像、演出、体育、娱乐等行业商会协会,他们发挥社团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综合政府、学术机构等多方力量,在文创实验区、“一城三带”的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重大文化节庆活动、民间文化交流、老旧厂房保护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京津冀文化合作、文化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工作中成效显著,推动了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
五是参与北京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十个产业相关的商会协会(联盟)组织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世界顶尖科技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环境优化、重点扶持企业及其相关科创企业项目落地等方面,携手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发挥专业优势,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瞪羚和隐形冠军企业,加快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首都高质量发展集聚了新动能。
六是参与防范化解风险、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在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上,北京各商会组织一方面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风控部门职责,把防范化解风险、债务处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另一方面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助力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在扶贫协作上,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实施精准帮扶新模式。
北京各级各类商会还参与推进了市工商联的“百企联百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低收入人群脱低增收。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的386家民营企业与638个深度贫困村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产业项目签约20亿元,通过优质精准扶贫公益项目,提升了北京对口支援地区扶贫协作、产业对接精准度,打造了光彩事业扶贫工作品牌。
在污染防治方面,商会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培训,强化企业守法诚信意识,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积极参与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进一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污染治理水平。
(来源《商会论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