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赢了同行和市场却败给了自己
2020-03-07
小微企业最常见死法是什么?这么多年,我接触了很多小微创业者,见证了他们从生到死的过程,当然也见识了各种死法。
其中最多的一种死法是:进入一个竞争惨烈的市场,自身却没什么优势。比如餐饮行业,北京通州万达金街有各种各样的餐饮店二十多家,能坚持一年以上的,就那么一两家有特色的店。其他大部分门店,都是一年内换个两三家。除了这种死法之外,比较常见的就是团队内讧了。
废掉一家企业,从团队内讧开始
因为团队内讧毁掉的企业很多,Roadstar.ai(以下简称Roadstar)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
Roadstar曾经是自动驾驶行业的明星企业,2018年5月,Roadstar获得由深创投和双湖资本领投的1.28亿美元A轮融资,成为当时自动驾驶行业同一轮次最高融资额度。但不到一年,这个自动驾驶行业的明星企业,就死于团队内讧。
Roadstar有三名创始人,CEO佟显乔、CTO衡量、首席科学家周光。这三人曾是百度北美研发中心的同事,但最终却走向了决裂。
资料显示,拿到投资之后,CEO佟显乔雇佣了自己的同学那小川作为首席战略官。结果那小川却用公司的钱去买了P2P理财产品,造成了千万资产的损失。投资人很生气,想把那小川踢出去,但佟显乔没有同意,这导致了创始人与投资人的矛盾。
董事会做了一次投票,结果首席科学家周光站在了投资人这边,使得投资人一方多了一票,最终把CEO佟显乔和那小川都罢免了。原本任职CTO的衡量,顶替了佟显乔的位置,成为了新的CEO,而周光则成为CTO。
这只是团队内讧的开始。2019年1月21日,佟显乔和衡量联手发布公告,把当时正在日本出差的周光开除了。理由是周光私藏代码、数据造假、收受回扣。
至于这两个人为什么联手,外界说法不一。有说衡量和佟显乔原本关系就很好,也有说公司的技术员工全都给周光汇报工作,衡量担心周光会威胁自己的位置。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彻底决裂。
被开除的周光当然不甘心,投资人也发表了声明不同意开除周光,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事情显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投资人申请了仲裁,结果是Roadstar要退还账户上的6亿元资金,三个创始人还要根据持股比例承担2.6亿元的债务。
一个明星企业,就因为团队内讧倒了。
在创业大军中,还有很多小微企业,从生到死都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其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团队内讧。
两年前认识一个创业者,老马。老马专业是摄像,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就成了专业摄像师,在圈内是很有名气的那种。在影视行业干了很多年,老马产生了创业的想法,做影视培训。老马的资源都是影视行业的,所以得找个干教育的合伙人。
老马有个朋友叫老王。这个老王经常出入社交场合,结交各种人脉。老王认识的人中,有位韩校长,是做青少儿艺术培训的,已经做了很多年,开了舞蹈、音乐、绘画等课程,一直经营得都很不错,生源比较稳定。为了增加收入,韩校长想要增加少儿影视表演课。
在老王的撮合下,老马和韩校长一拍即合,准备一起干。韩校长负责招生、教学场地管理等工作,老马负责教师资源与课程研发。
两个人合伙干了一段时间,成果也不错。然而原本只是作为中间人的老王有点眼红了,也想参与进来,于是把招生的活接过来,按业绩分成。但老王哪干过招生的事,只是介绍了几个朋友家的小孩儿来学习。
没干太多事情的老王想要更多的利润,想要占股份。老马和韩校长当然不能同意,作为中间人的好处已经给了,招到的几个学生也分成了,其他什么事情都没干就想占股?这事怎么都说不过去。
老王一看事情没谈妥,就各种从中作梗,想办法找麻烦。不仅少儿影视表演课没能继续开展下去,就连韩校长原本的业务都受到了影响。
原本商业逻辑和业务模式都没问题,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是因为团队内部的不和,挺好的计划没能进行下去。
为何内讧无法避免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有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普世的道理,如果团队内部先乱了,无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然而团队内讧的事情,从来就没少过。不同于需要试错的伪需求,团队内讧是所有创业者都知道的坑,却不断有创业者往里跳。
如何避免团队内讧?很多人说要有清晰的股权结构,还要明确团队分工。只要确定好谁应该负责什么,大家各司其职,就可以避免团队内讧。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Roadstar股权结构非常清晰,团队分工也很明确,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内讧的命运。再完美的制度,面对人性的贪欲,也会显得无力。
接触的创业者多了以后,我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团队内讧的原因。
创业的初心只是为了赚钱
创业为了赚钱,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只为了赚钱,那么为了利益发生内部斗争的可能性就会更大。特别是在小微创业者中,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两三个人在一起合伙做一个项目,一个负责设计产品,一个负责对接销售渠道,还有一个人负责运营管理。
三个人看似分工明确,但谁贡献更多一点儿这个问题根本说不清楚。不挣钱还好,一旦挣了钱,有了利益,就可能会有人产生别的想法。
即便是提前約定好利润的分配比例,但看着那么多利润被合伙人分走,难免会有人眼红,再加上可能会觉得自己付出得更多,贡献更大,应该分得更多的利益。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伴随的是团队矛盾,内讧也就从此开始了。
权利欲望过重
有些创业者,对面子看得很重,享受掌握权利的感觉,在团队内部,总是希望别人都听自己的,显得自己很有权威。这类型的人,如果处于核心领导者的位置,并且不会滥用权威,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是好事;但如果这类型的人多了,就会成为伤害。
创业初期,这种伤害也许还不会显示出来。当所有业务都走上正轨之后,就会有人开始玩起权利的游戏。谁对自己的权利有威胁,就用各种手段打压,甚至直接踢出团队,也不顾及这样做对公司会有什么伤害。
Roadstar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因为各种原因,衡量在接任CEO之后担心周光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联合佟显乔,用一种很粗暴的方式,想要将周光踢出,结果把整个公司玩废了。
创始团队组建仓促
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创业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但是在创业初期,找合伙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小微创业者,基本没什么资金的支持,还要往里面投钱。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合伙人,一定程度上真的是要看运气。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很多初创团队,彼此可能只认识很短的时间,甚至只是在网上聊了聊,连面都没见过,谁都不了解谁。随着接触,可能会发现各种问题,慢慢开始产生各种矛盾。
创始团队的稳定,是创业成功的基础
难道所有的创始团队,都逃脱不了内讧的命运?当然不是,否则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成功的企业。这些优秀的创始团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团队拥有统一的目标
曾有投资人表示,选择投资项目,一定会看创始人的初心是什么。只有真正想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赚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创始团队拥有统一的目标,把自己的项目做好,这是最基础的原则。如果创始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都想为自己牟取更多利益,从最开始就做不到团结,最终出现内讧也就不奇怪了。
当团队中所有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统一的时候,是彼此配合的基础,也是把公司做好的基础。
核心领导者
有句话说商场如战场,战场上军队需要统一的指挥官,指挥官说要打东边那个山头,部队就都往那边沖。
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结果会怎么样?这个说要打东边的山头,那个说要打西边的,还有说要跑,部队乱了还怎么打?
在商业上,一个公司往往也需要一个能服众的核心领导者。公司如何发展,今年定什么目标,未来的战略发展如何,这些事情都需要核心领导者做最终的决策。阿里巴巴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新东方的俞敏洪、苹果的乔布斯都是这样的角色。
创业有很多坑,伪需求、伪风口、竞争惨烈、政策变化等等。有些坑是不可抗力,但团队内讧是自己挖的坑,就是有很多创业者,赢了同行,赢了市场,却败给了自己。
(来源:蛋解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