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探究活动 提高科学素养

2020-03-07林文丽

黑河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实践性科学素养

林文丽

[摘 要]2017年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完善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准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这也意味着科学课是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通过一节节的科学课培养起来的。但目前大部分科学课注重的仍然是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目标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致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标准;实践性;科学素养;课堂效率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方法,训练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把选择内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做到开放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放活动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科学探究的环境;开放活动形式,把评价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科学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充满快乐和幸福的课堂,使科学活动成为充满成功体验的活动,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开放活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灵活运用教材,不要把教学内容看成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将其与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选择的学习内容更丰富生动。

可以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不同,气候也不一样,种植的庄稼也不相同,这都为科学课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合理取材,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去实验。永春县四季如春,山花烂漫。执教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时,课前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花并拿到课堂进行观察、实验。学生带来的花五颜六色,花瓣个数不一,有的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有的只有雌蕊没有雄蕊,有的有雌蕊也有雄蕊。其中有位学生带来了“红千層”,她发现这种花“没有花瓣只有雌蕊和雄蕊”。这时候我顺着这个发现引导学生探究“其它的花和红千层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兴趣高涨探究出了花的结构,完成了对花的探究。这样的教学内容亲近学生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满足了科学探究的需求,达成了科学探究目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是一门集动眼、动手、动脑于一身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科学课堂拓展到校园外。最好的知识不是在书上,大自然就是一本科学百科全书,只有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才能徜徉在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海洋里。让学生到大自然看看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翩翩起舞的蝴蝶,勤劳采蜜的蜜蜂,水里游来游去的鱼。想想鱼儿是怎样呼吸的?蚂蚁是怎样搬家的?观察小动物,制作植物标本。另外可以选择小课题进行科学探究实践,如学习“寻访小动物”一单元后,提出对蝗虫和蜗牛作更详细研究的课题,让学生结成小组,通过饲养活动观察记录蝗虫和蜗牛的活动情况,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校园内开辟一个小小的饲养角和种植园,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和养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科学实践研究。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经历了探究全过程,兴趣盎然,提高了科学探究意识,切实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之中处处皆科学,这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这样开放式的实践研究,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科学实践的一般方法,提高了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还从实践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务实性,这正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二、开放活动时间,营造探究环境

学生今天的学习,其深远的意义在于能“终身学习”。因此,教师有责任倡导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带到课外,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带向终身,使科学教学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为此,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把握好课前、课堂、课后这三个有效探究时间,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明确目的进行探究。

一是课前探究,让学生做好课前科学实践活动。科学课里面有一大部分的知识学习都是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科学实践活动,做观察记录获得科学数据,才能完成科学探究。教师一定要制定好观察实践活动计划,确定观察目的,使观察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地进行。如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学生亲历凤仙花播种、生根、发芽、出苗、长叶、拔节、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写观察记录。这样的开放式教学要求学生先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到了正式教学时学生才能处在主动探求之中。

二是课堂参与,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演示实验中来。课堂演示实验如果能让学生来做讲解和示范,对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大有裨益。对于操作比较难的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分成小片断让学生来完成。如教《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一课时,对于“酒精灯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到台上进行演示操作,在学生操作时不作任何指导,在其完成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说:“酒精灯灯帽没有立在桌上滚来滚去。”有的学生说:“灭火时手没有扶着灯身。”台上的学生操作,台下学生观察得更专注,进而指出操作中错误的地方。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开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沃土和催化剂,探究活动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民主作风以及教学机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体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期待学生的思维碰撞,这样的科学课才富有活力和创造价值。

三是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创新科学实践活动。一节科学课下来或一单元目标学完,学生已经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如会解释生活现象,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除了完成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让学生利用家里的废旧塑料瓶等材料来代替实验室里的器材进行实验,收获更多的惊喜,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学完“浮力”单元后,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彩虹杯。我们知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所以密度大的液体下沉,密度小的液体上浮,洗洁剂密度>水的密度>食用油的密度>酒精密度,所以最后杯子里分成了四层,成了彩虹杯。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有的放矢地向课后延伸,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开放式教学。

三、开放活动形式,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放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是让学生设计问题主动探究。课堂上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教师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学习《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问题,学生提出:①观察成熟的油菜果实,它的外壳有什么特点?②轻捏油菜果皮,你有什么发现?③观察油菜的种子有什么特点?探究完这些问题后,我再引导学生思考:“油菜花的果实、种子的特点与它的传播方式有關系吗?”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较好地促成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是让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科学课堂要注意引领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和改造,自己制定实验方法,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亲自动脑、动手的喜悦。例如,学习《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有一个“测量四杯水在10分钟的变化情况”的实验,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10分钟有点长,可在10分钟里学生除了能静静地等待观察液柱,没有事情可做。实验前我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这10分钟的观察更加有效”,让学生自行探究有效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的设计:四个同学拿温度计放入水中,一个同学负责计时,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有的设计:把四根温度计同时挂在支架上,隔2分钟记录一次,一个同学负责记录,一个同学负责记时。我再根据不同方案引导学生展开二次研讨“怎样让每2分钟测量一次的时间不间断”,最后形成共识。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始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把握好指导的分寸,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活动状态,做好学生的帮助者、支持者和顾问,有针对性地给予启发和适时引导。这样,学生不仅体验了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而且学到了多种观察实验的方法,使科学活动时刻充满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爱凌.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6,(22).

[2]张琳琳.如何开展好小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J].新校园,2016,(24).

[3]包芸.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J].科普知识,2016,(17).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实践性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