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是大公司的“危机之年”:核心能力正在被解构

2020-03-07吴晓波

中国商人 2020年3期

待浪再起,韧性考验

2020年,在中国现代化史上会是一个挺重要的年份,因为两个数据:

第一,2020年是全面小康年。

2013年,中国13.9亿人口中,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有9000万。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每年以1200万—1400万的速度不断脱贫。2013年的9000万贫困线以下人口在2020年会全部脱贫。摆脱贫困对这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第二,我们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

1978年的中国人均GDP是156美元,到今天超过1万美元。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我们发现所有国家都会面临三大共同课题:

一、产业转型。正如我们在东莞厚街看到的景象,五六年前5万人的工厂到今天剩下2000人,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加速离开这里,制造业面临脱胎换骨式的升级。

二、出现新的消费人群。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拥有汽车和房子,一个男生的衣柜里已经有12件衬衫,你怎么把第13件衬衫塞到他的衣柜里?新的审美、消费趣味、消费领域和品类如何出现?

三、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财富加速理论就会像魔鬼一样生效。当一个国家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超过经济增长率的时候,财富会加速向少数人群集中。怎么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

2020年,包括未来的几年,中国会不会被这三个事情困扰?未来我们每天要讨论的是不是就是这三个问题: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社会公平?

如果我们回望40年前的美国,会发现那时的美国处在滞胀之中。198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0%,经济增长率-0.2%。如果大家对今天的中国不太满意,你去看1980年的美国,他们同样面临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社会公平的问题。

当时有一位美国未来学家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他说美国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没有办法用工業革命的方式来解决。人类的文明进步大概分为三次,第一个浪潮是农耕文明时期,非常漫长,超过3000年;第二个时期是18世纪末,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工业革命时期,经历了两百多年。

在过去两百多年里,人类文明通过工业革命和机器革命的方式完成了进步,但是到了1980年,这些国家的工业革命已经无法继续往前推进,会陷入经济滞胀的状态。

怎么办?他认为将会发生第三次浪潮。他说我们很多人的家庭和办公桌上有一台电脑,它不叫电脑,叫新文明的形态,他把这个电脑定义成“文明”。

当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互联网大规模进入这个世界还需要漫长的13—15年,但是他看到了第三次浪潮的出现。

美国怎么走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次经济滞胀呢?不是通过依循于工业革命所完成的技术、逻辑、规律,而是期待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那个文明形态叫做“信息革命”或者叫做“互联网时代”。

当中国的今天也面临当年美国所面临的困难时,我们跟它刚刚相差了一个时代。

中国是工业革命最后的获益者,当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需要把他们的纺织工厂、家电工厂、汽车工厂迁移到一个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成本更低、税收更优惠的国家的时候,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打开国门;1979年开始有了四大特区,我们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同时非常有幸地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过去20年中国是被互联网改变最为彻底的国家。

今天,当中国吃掉了工业革命的所有红利,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当中国成为全球互联网最令人激动的实验场的时候,奇迹也面临着结束。

怎么办?我们必须期待一个新的浪潮到来。其实今天的全球商业世界并没有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浪潮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它叫什么名字?不知道。

我们只能暂且给它定义一个名字,叫做“科技智造时代”。它有物联网、互联网、新材料、能源革命、医学革命、新金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在未来的10-20年内,将发生刚刚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改造世界那样的变化。

我们的产业和消费,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我甚至怀疑10年后,大家身边可能没有一个爱人,但会有一个机器人。

这就是即将到来的科技智造时代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它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即将到来的技术和变革会改造农业、改造工业、改造服务业,包括金融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革命者和被革命者。

因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第四次浪潮可能发生的硬件革命和应用性革命在中国,未来20年我们仍然是最大的应用市场。

在全球产业由第三次浪潮向第四次浪潮过渡,产生空窗期的时候,发生的景象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第二件事是各国争相加快自己印钞机的印钞速度。

这两件事我们已经看了三年,未来两三年我们还会继续看到。这就是全球空窗期一定会发生的景象,但是对中国,对我们每一个产业者来讲,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迭代机会。

国货运动,方兴未艾

21世纪最初的这10年的新国货运动并不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已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04年-1937年。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了一届世博会,当时清政府派了一个代表团,由贝子溥伦带队参加,他们圈了一块50平方米的地方,搞了一个中国村展示中国的商品。

1904年他们带的是茶叶、丝绸、陶瓷。但是走出“中国村”,你看到其他国家带来的东西是什么呢?西门子的电报机、奔驰汽车、可口可乐。

在参加完世界博览会以后,清政府在天安门外某幢楼里开办了劝业场,希望能推动国货,推动老百姓从事商业活动。

1904年是中国文化史和商业史上重要的转折性的一年,直至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是中国的第一次国货运动。

第二次国货运动发生在1984年,中国开始搞城市体制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生产消费品的公司。有人问邓小平什么叫改革开放,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很简单,就是三件事,让老百姓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1984年以后,吃好的,饮料、食品、保健品;用好的,冰箱、空调、洗衣机,以轻工业为主的中国产品开始不断出现,出现了品牌战、价格战、规模战、市场战。

这一轮运动一直持续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结束,中国商品开始以另外一种面貌,叫做Made in China,向全球输出制造能力。第二次国货运动是以亚洲金融危机和加入WTO为节点终结的,它的结束意味着Made in China黄金十年的开始。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第三次国货运动,它和第二次国货运动的最大区别就是审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新中产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消费主力,而这部分消费主力的本土文化意识会大规模地崛起。

今天,很多80后、90后年轻人买回家的是什么东西?是跟我们文化相关的东西。今天中国所有的消费者中最“崇洋媚外”的是60后和70后,最爱国的是90后和00后。

60后、70后之所以崇洋媚外,是因为当时中国是一个追赶型的国家,那个年代的孩子们体会过饥饿、贫穷,并有着深刻的落后感。今天的中国,有300万汉服爱好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8-24岁。如果是手绣的汉服,价格在8000—20000元。

60后、70后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工作以后拿到工资,第一件事情是跑到商场,给自己买一件西装,表示我是一个成年人,一个现代人。今天一个姑娘拿着工资买一件汉服,表示我是一个中国人。

这一轮消费者开始为传统买单了,小到服装家居,大到建发房产,都越来越多地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中汲取灵感。

人类文明史上所有的文化传统有两个承载: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物质。思想承载在文字里,物质可能是一艘船、一间房子、一个帝王的坟墓,我们通过这些物质来了解当年人们的传统和文化是什么。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对比:1996年中国票房十大电影中,有九部都是国外大片,而在2019年票房十大电影中,国产片占了八部——中国的消费者愿意为中国电影买单了。

再举个例子,故宫。七八年前,故宫是什么?是600年前皇帝待的古迹,我们买张门票进去逛一圈就出来了,它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是今天我算了一下,我们身旁的产品,从鞋子到冷饮,到一个胸针、一个书签、一本书,一个毯子、一个沙发,都可以跟故宫有关。

2019年故宫相关的产品产值大概在200亿元左右。我们今天把故宫的产品穿在身上,但为什么这不在十几二十年前发生?因为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会想起它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是血液里的事情,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在此刻被唤醒了。

小米有品是今天中国非常优秀的精选平台,也是新国货品牌的孵化器,上面有超过6000个商品,很大部分是80后、90后、00后喜欢的新奇产品。

这些品牌几乎全都诞生在2015年以后,即便是一家成立几十年的公司,它的新产品或新设立的子品牌也都诞生在2015年后。我们今天看到它们,很多朋友还觉得陌生。我跟大家保证,过5年、10年,你会发现它们就是中国的耐克、西门子、百事。这就是中国新品牌的诞生。

这些新品牌不仅诞生在内需市场。全球最大的电商之一亚马逊,有一个全球开店业务,能把中国的产品卖向世界,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的品牌。它们不再是ODM(原始设计制造商)、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而是我们自己做品牌。

我们一方面在小米有品、在故宫、在消费市场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国货,中国人愿意买中国产品。同时我们在全球市场看到,这些中国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是中国人的品牌,中国人的商品,它不再藏在领子里,不再藏在其他地方,明明白白地印在外面,这就是Made in China2.0。

所以,中国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制造业有没有机会?有机会。

供应重构,产销分离

2016年,我去德国汉诺威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它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博览会,2013年德國政府就是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

2016年我去参观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德国某公司的展台上看到了一台1886年的纺织机。当时我非常吃惊:今年是2016年,怎么把一台1886年的纺织机放到了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呢?

原来这台纺织机上装了几个传感器,纺织机一摇,后面传感器的数据就开始发生变化。通过传感器,让先进技术跟一百多年前的机器形成了一次连接和对话。

这件事对我而言,仅仅在几年前留下一个挺深刻的印象,但我当时并没有将它跟中国的纺织工业联系在一起。2019年,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他们只干一件事情,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纺织机通过传感器连在一起,实现一张局域专业的物联网。当机器开始运转,就开始产生数据。

假如一个牛仔裤公司的老板,明天临时要做20万条牛仔裤,他想问现在全世界哪台纺织机有空可以接我的订单,有人能回答吗?

以前没人能知道,但现在可以,只要掌握数据的人调查一下数据就可以知道答案。

他可以把这20万条牛仔裤的牛仔布订单给到那些正空着的机器上,形成一个新的订单分拆系统,通过协同重组,让整个产能动态高效地周转起来。

这件事情在中国特别有意义,因为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机器。德国人只能把1886年的机器放在展位上,告诉你这件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它不太可能在德国制造业发生,因为德国已经几乎没有服装工厂了,美国也没有。但是,中国有。

通过一台机器和传感器产生数据,拆解订单,最后形成一个动态产能,整个供应链在未来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件事情并不仅仅只在传统的制造业发生。

给大家分享一个服务业的案例。喜茶这家公司在2011年创办,2017年突然间火爆,在过去两年开了300家店,仍然有一大堆人排队。还有一个大家也很熟悉的品牌,叫瑞幸咖啡,它走的是另一个逻辑——流量逻辑,用互联网砸广告,然后迅速开店,在过去两年里开了近5000家店。这两家品牌都是中国茶饮市场的明星。

但是,你不知道还有一个茶饮品牌叫博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它在中国开了14000家店。你没有喝过博多,但你可能喝过这些:蜜果、甘茶度、奶茶博士……以及其他一百多个品牌,全都属于博多旗下。

博多把自己做成了奶茶的中央厨房。你想开一个20平方米的奶茶店,博多就帮你做店铺的个性化设计,然后把ERP管理系统、奶精等原料配方输出给你,你就直接可以开店了。在一个特别普通的服务行业,我们仍然看到供应链开始驱动经济的发展。

厦门建发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它的一个业务板块是供应链运营,旗下建发酒业是中国主要的进口葡萄酒运营商之一。我们喝的很多进口葡萄酒都是建发卖给大家的,它在中国有一个供应链网络。

在中国的宁夏,贺兰山东麓,有一百多个葡萄酒酒庄。过去三年里,中国的葡萄酒在全球葡萄酒评选中屡屡获奖,很多获奖的品牌都来自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酒庄。那边的闽宁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扶贫移民区,能产出最好的有机葡萄酒,但是那里的人没有好的卖酒渠道和能力。

于是就出现了供应链来驱动——建发通过它的分发供应链,做了一个品牌,叫做柏雅,跟宁夏的葡萄酒酒庄合作,分发到全世界,完成了新式的产业扶贫。

今天在中国的制造行业,出现了一个五层协作体系。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在全球的制造业和生产车间中,中国是被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得最为彻底的车间。

2015年7月,吴晓波频道在深圳举办过一场1000人规模的转型之战。当时官方提“互联网+”,提“中国制造2025”,我们在全中国找有没有已经完成了柔性化制造的消费品车间。

后来,在服装行业,我们在青岛找到了一家能够为大家定制西装的企业,名字叫红领;在家居行业,我们在佛山找到了一家个性定制家居的企业,名字叫尚品宅配。

今天,全中国大部分衬衫和西装公司都完成了柔性化改造,能够在7-10天时间里定制一套西装,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有32家全屋定制公司,这件事情在全世界也是没有的。

在过去四年里,中国在大工业生产和柔性化制造领域的改造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当这些改造被完成以后,就要往上做PaaS和SaaS供应链管理,再往上是去中心化的渠道,包括薇娅、李佳琦直播、京东、聚划算、拼多多这些渠道,还有MCN公司,再往上就是个性化的品牌。

今天,你想做一个净水器、一个机器人,或者个人的服装品牌,都不需要像二三十年前你的父辈那样,圈一块地,养一群工程师,把产品做出来全国营销,建立渠道,打品牌。

你只要能成为这个新的五层协作系统中的某一个价值链中的一环,将你的工作做到极致,你就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优势和能力在这个新五层协作体系下被瓦解掉了。为什么中国很多大型的制造业企业在2019年非常困难?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正在被解构。如果他们在这个五层系统中的每一个能力都处于中档或者中下,怎么能够走到2020年呢?

这就是正在被变革的中国制造业。你们可以想想,在五层协作体系中,是大公司的优势更大,还是中小公司的优势更大?很明显,中小公司的优势更大。所以,今年真的是中国大公司的“危机之年”。

体验经济,美好爆发

世界上第一家电商公司是干什么的?卖书的亚马逊为什么卖书?因为书籍质量可控、价格标准,同时供应链非常清楚。当年,中国的易趣网、当当网都是卖书起家的,所以全世界第一个被互联网干掉的行业就是书店。

中國的图书销售,在2016年实现了超越,线上购书超越了线下购书。你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直觉的判断,认为中国的书店干不下去。但实际上,今天在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生活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事实:越来越多人去到单向街书店、十点书店、言几又书店。

有家书店的店长和我说,他们做过一次调查,问了100个顾客他们要买什么书,发现受访者的答案都是“我不知道”。那为什么这些人还要来书店呢?

我要证明我是一个读书人,要在这里谈个恋爱、见个朋友、喝杯咖啡,坐在一个有阳光的窗户下,阳光照在我的长发上,虽然房价很贵,但此刻岁月静好。如果我看到某一本书,觉得挺好,就把它买走。所以书店变成一种身份象征,变成人在某一个时刻对自我认知的愉悦和犒赏,它叫体验。今天的书店已经变成了一种体验。

有一个比书店更可怕的巨无霸——商场。今天中国超过5万平方米的商场有8000多个,超过10万平方米的商场有2700多个。

我曾经问一个95后,你在哪儿购物?他说,只要是能在床上买的东西,我绝对不会下床。商场里的东西要卖给谁呢?为什么现在商场里还有这么多人?

20年前,我们的商场可不是这么构建的。那时候,商场的一楼是化妆品、黄金珠宝,二楼是少女服装,三楼是熟女服装,四楼是男装,五楼是体育用品。时至今日如果你还是这样格局的商场,你将存活得步履艰难,因为你和体验经济没有关系。今天,商场由一个卖商品的地方变成了卖体验的地方。

邮轮经济。2019年我去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马来西亚华人公司调研,这家叫星梦邮轮的公司告诉我:2009年中国的邮轮市场渗透率是0.003%,到2018年这个数据上升到0.16%。

人们为什么喜欢坐邮轮?因为我们通过邮轮可以进入到另外的国家和疆域,在这一个月时间,我们可以体验一段和陆地上不同的生活,它关联的,还是“体验”经济。

2014年,我女儿18岁时,我给她写过一篇文章《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本来我以为这句话是属于90后的,因为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新中产的子女,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贫窮,什么是饥饿,什么是补丁。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人生伴侣、工作、城市和国家。

但今天我不这么想了,我今天认为这句话属于所有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验,我们也有机会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硬科技催生慢哲学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文章中写过一句话:在美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起了80%的作用,投资增长只解决了余下的20%。

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有点惭愧?过去41年里,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是外延式发展的需求,是基础设施建设。而技术在我们的发展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们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在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占比能不能达到2%?我非常怀疑。

到了今天,我们显然已经没有办法用之前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通过外延式发展的方式再走40年,甚至连4年都走不到。

今天我们看到了新的变化发生。2015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去日本买只马桶盖》,那是我办公众号以来阅读量最高的文章。文章发表以后一群人骂我,说那群去日本买马桶盖的人一定是被马桶盖砸坏了脑袋。

到年底有了一个名词,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做生产的人,要能够让那些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吹风机、菜刀的人,把消费留在中国。

2015年到今天,马桶盖的年销量从100多万只增长到558万只。如果这条曲线发生在《激荡三十年》里,发生在1978-2008年,一个行业的年复合增长高达44%,会出现什么情况?无数的企业会涌到这个行业里,然后打成本战、规模战,直接打成价格红海。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2015-2019年,马桶盖这个行业居然没有发生价格战和规模战。在这个行业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四年新增了106个发明技术,看到正在进行中国式的创新。

中国大多数的卫生间是干湿不分的,所以松下进入中国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通过创新解决防漏电。第二件事情,中国北方的水质很硬,卖给中国消费者要解决抗硬水技术。同时马桶盖还可以帮你测量体脂、尿检等数据,并上传到云端。新发布的一体机更在材料上做了突破,以有机玻璃替代陶瓷生产马桶,更加节能环保、抗污性也更好。

过去四年由于这些技术变革,中国、外国的这些卫浴企业,让马桶盖这个行业的年销量从100万只增加到550万只,这个景象是技术在推动产业的进步。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它的故事跟我在《激荡三十年》所写的那些熟悉的故事非常不同。

快公司面临期中考

2019年是投融资出现断崖式下滑的一年,在硬科技领域里,投融资也微微下滑。但从长波段来看,中国硬科技的风险投资项目在持续增长。比如大数据园区,2013年全中国只有10个,今天有超过200个;医药园区2013年有22个,今天有169个。

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政府、产业,都在大规模地向硬科技行业聚集。我认为这一景象在2020年以后会持续加速。

2019年,我们有了科创板,第一批25家企业上市的时候,我查了一下企业家的年龄,发现平均年龄在52岁,其中76%是硕士和博士,海归占16%。BAT的三个创始人,2019年他们的平均年龄50岁,TMD的三个创始人2019年平均年龄37岁。

互联网相信“快”,但是当你回到一个马桶盖、一个发明、一个技术、一个大数据,回到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时候,朋友,你快不起来,你不再依赖流量,你依赖产品本身。

所以2020年,中国会进入硬核创新的慢时代。我们要相信慢的力量。慢容易吗?慢可难了。当慢下来的时候,我们会面临四个考验:企业可持续研发能力的考验;中试和量产能力的考验;需求创造能力的考验;企业家忍耐和学习能力的考验。

中国人喜爱“唯快不败”这句话,但到2020年,我们要让自己慢下来,让自己静下来,我们要相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创新的力量。

当我们谈慢的时候,再看快的公司2020年会怎么样?

2019年10月,上海计划举办一个新能源汽车展,结果临展前一个月宣布延后一年。据说是因为当时报名的六十多家车企中,有三十多家倒闭了。

同时,胡润公布了最近三年中国有10家公司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成为了独角兽,快不快?其中几家是新能源汽车呢?5家公司。让我们看看这些公司能活过多久。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一定是一个有价值的赛道,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真的需要那么快吗?需要以独角兽的方式来呈现吗?

不一定。我认为真正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赛道里胜出者的少数人,一定是在这个产业有长期积累、埋头苦干、发明技术、认真研究那辆汽车的人,而不是天天在风口上开新闻发布会发PPT的人。

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了斯蒂格利茨的一句话:毁灭的种子是什么?第一个是繁荣。

还有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战绩,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在2011年创业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在中国上市,于是跑去香港、纽约上市,其中46%的公司股价已经跌到了发行价的30%。

这就是快的代价,少数的胜出,大多数的一地鸡毛。

资本市场回暖可期

2019年,上证和纳指都不错,上证涨了21.9%,纳指涨了33.17%。

2019年下半年,特别是6月份之后,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新闻:沪伦通正式启动、科创板开板、外汇管理局取消QFII和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看到了新三板精选层直接转板上市政策的发布,资管新规的松绑,创业板允许借壳重组,A股再融资的全面松绑,创业板再融资取消连续两年盈利限制,看到了国内第一个股指期权产品——沪深300股指期权推出,更关键的是,我们看到了《证券法》大修的通过。

其中有一条很可能直接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就是發审委的取消,公司上市的权力下放到沪深两大交易所,意味着2020年注册制有可能真正在中国发生。

中国的A股市场是在1990年12月份开市的,202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30周年,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是30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中最市场化、最激进的一段时间,这些市场化的改革会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回暖。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2019年增长了20.5%。

2006年,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孟加拉国的一位银行家,因为他创办了一家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所穷人银行”、专给穷人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

2009年,中国引入他的格莱珉(孟加拉语中,“格莱珉”意为乡村的,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当时有28个公司做格莱珉模式,但是今天这28家公司已经全部不见了。因为这种模式在中国的执行效率太低,而成本又实在太高。

但是现在中国的互联网银行正在通过大数据解决这个问题。今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可以说是全球发展得最好的。

今天,在中国,微众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微业贷”,截至2019年11月,已经服务超过80万家企业,累计放款1300余亿元。今天,中国的小微企业真正有可能通过新的大数据挖掘能力,实现一次普惠金融的变革,这是特别值得表扬的一件事。

中国的理财市场在2020年会发生什么?2018-2019年,很多中国的新中产在理财方面严重受挫,原因就是P2P持续爆雷。而恒天财富的调查显示,当暴风雨过去以后,2020年我们很可能看到三个景象:第一是监管趋严,第二是刚兑退场,第三是多元配制。

这三个景象,很可能成为2020年中国理财市场新的发展特点。

奥运激荡,5G热潮

2020年是奥运年。随着中国新中产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的健康上,像跑步、健身。

过去10年里,中国的马拉松参与人数增加了17.5倍,体育复兴带来运动服饰品牌的复苏式增长。2008-2019年间,中国所有知名运动服饰企业都出现了U型的增长曲线。

在2010-2012年间,部分品牌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闭和关店浪潮。这是因为在2008年的巨大红利下出现了巨大的库存,而这过程中,头部企业又出现巨大的分化。

例如,在2008年还是全国第二名的福建企业安踏,2019年不仅已经跃居第一,且营收比后面几名加起来还多。它的成功,很大原因是做了两件事:第一,跟奥运会长绑定;第二,通过对FILA(斐乐)和AMER(亚玛芬体育)等国际品牌的大规模并购,实现了高速发展。

所以,随着中国体育产业和运动产业的发展,体育经济依然会是中国高速成长的领域。

2020年,我们还将迎来5G热潮。2019年是5G元年,2020年全球将有2亿部5G手机,而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够生产价格在2000元以下的5G手机的国家,中国的制造优势将在5G热潮中再一次得到焕发。

根据高通委托编制的《中国5G经济报告2020》,作为第一批收获5G红利的行业,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厂商已成为加速全球5G商用进程的重要力量,展现了快速成长和竞争优势。

2020年,中国计划建成100万个5G基站,不过如果要让5G覆盖整个国家,需要600万—800万个基站,所以5G才刚刚起步。

但是在一些区域空间里,比如工厂、商场、歌剧院、体育场,5G将会被运用,当5G基站被布满以后,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5G的可能性。

到2035年,5G在全球将创造13.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这个产值排行上的第一名是中国,中国会成为5G产业最大的获益者。

1999年3G诞生了PC互联网,2009年4G诞生了移动互联网,2019年以后的5G呢?“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整个社会从人与信息的连接,迭代到人与物的连接,以及物与物的万物互联。

未来的10年将是5G信息革命和科技智能时代,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变化,将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这是一个变化更加快速的时代。

(本文节选自吴晓波“预见2020”跨年演讲,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