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中心平台的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2020-03-07肖新生唐珊珊

广州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仪器分析仪器思政

肖新生,唐珊珊

(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被广泛应用在高校专业教育中[1],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等特征,且即点即用、针对性强,可有效的辅助教学[2],成为一种兼顾课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3]。仪器分析对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操作者在分析检测过程中秉承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原则,做到课程思政。基于此,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专职教师,紧扣时代脉搏,对如何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推动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做一些探索实践。

1 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仪器分析是化学、食品、制药等行业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是化学类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然而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思政教育仍然面临孤岛式的困境,思政教育仍旧依靠纯思政课对学生进行引导,没有和专业教学进行深入融合,存在 “两张皮”现象[4]。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往往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他们对思政课程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长此以往学生出现社会责任感不强、职业素养不高、价值取向偏离、科研态度不端等问题[5]。此外,教师在教授仪器分析课程过程中,教师本身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方法不够多样,另有部分教师强行将思政元素加到专业教育中,形式生硬,学生不感兴趣,无法得到思政引导。因此,探索一种学生喜欢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互联网凭借其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等优势深受大学生欢迎,各大网络教学平台也成为学生课余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利用网络教学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仪器分析专业教育中,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思政素材,还能推动仪器分析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发展。

2 挖掘仪器分析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仪器分析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德育元素,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树立科技自信、民族自信具有极大的意义。教师在授课前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思政内容[6]。如在讲解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时,除了介绍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外,可拓展介绍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开发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并列举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充分认识到国家自主科研创新和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对专业知识探究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此外,还可以选择当前社会热点,学生关注度高的主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探讨分析。比如目前卷土重来的“非洲猪瘟”,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分析技术,讨论 “非洲猪瘟”的检测手段,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仪器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和德育教育。

3 基于课程中心平台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3.1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平台的搭建

依托湖南科技学院已有的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充分挖掘仪器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中心结合构建一个既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同时又能进行思政教育的仪器分析网络教学平台。平台主要设计搭建包含课程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三个版块。

课程管理版块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大纲,教学计划、日历等,此版块除了常规的资料外,还需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目标,这需要教师提前备课,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教学资源版块主要包括以分析技术为单元的电子教材,针对仪器分析基本理论讲解的PPT,以及针对仪器分析实验部分经过剪辑加工的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式视频,采取PPT在前,视频紧跟其后的模式,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并将基本原理、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选择题的形式附在每个视频下方,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观看视频,完成练习题。在制作PPT时要针对知识点引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液相色谱时,开讲前可以采用因食用三聚氰胺 “毒奶粉”导致大头娃娃的社会痛点引入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介绍,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为接下来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做了铺垫。课件除了介绍检测技能知识,同时还要突出造假给生命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对分析检测人员责任意识的审视。借助互联网的优点,PPT可以插入动画、视频等方式,直观形象,更受学生欢迎。

教学活动版块包含答疑讨论栏目、在线测试栏目、反馈意见栏目等。学生可通过答疑讨论栏目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由发问,可以选择与老师一对一答疑,也可以发布主题讨论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以增强 “团结、协作、创新”的团队精神,针对个别学生羞于提问的情况,此栏目可采取匿名形式,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同时教师也可发布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当然教师在选择探究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德育引导的作用,挑选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主题,比如前面提及的 “毒奶粉”事件,还有贴近学生生活的 “毒面膜”、 “荧光纸”、“假洗发水”等,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检测人员的社会责任。在线测试栏目,上传练习题和模拟考试卷,内容涵盖各项仪器检测基本原理、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数据分析等,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随时进行在线测试,实现对课程知识点的自查自纠。该栏目设置错题集、收藏题集,学生在做题中,可根据自身情况将题添加到收藏题集中,做错的题自动添加到错题集中,方便后期突击攻破薄弱知识点,加强学生 “求真务实”、“知之为知之”的态度。反馈意见栏目,学生可以对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平台建设等各方面提意见,充分弘扬自由言论,教师也要广听善纳、积极改进。

3.2 科研和实践与课程平台有机结合

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先进技能是专业课思政的重要内容。仪器分析课程理论性较强,在缺乏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效果差。我们探索了将科研和实践与课程平台有机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掌握更牢固。

项目式教学法是我们探索的较早的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7]。近期我们结合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开放项目,开展药用植物资源中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充分挖掘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红外光谱仪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仪在分离鉴定中的应用案例。其中银杏内酯、姜酚、青蒿素的提取鉴定等吸收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学生得以接触这些大型仪器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能力。然后通过参与项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仪器设备的功能、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将仪器分析课程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是强化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在课程平台上设置了开放平台,预设了一些参考的开放项目,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项目。例如,我们设置了气相色谱法分析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将永州不同地方采集的不同品种野生油茶果提取山茶油后,测试比较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优选出高油酸含量的油茶树品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将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掺杂到山茶油当中,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利用数据分析,确定了各种植物油添加到山茶油的比例及最低的检出限,这为高价的油茶籽油掺伪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这种科研项目参与式和实践开放平台解决了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动手机会少,思考时间短等弊端,结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使学生学好仪器分析专业知识,掌握先进仪器操作使用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 仪器分析领域经典人物事件与课程平台有机结合

仪器分析领域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一个个励志的故事都激励着我们的学生在科研的领域勇攀高峰。我们主要整理了色谱、质谱、核磁和红外领域的名人故事,以文章、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融合到课程平台当中。注重实际例子的讲解,每个章节均结合电力生产实践,进行专业讨论及案例分析,并在课程最后进行深入总结。

(2)案例教学方面

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方面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等综合素质。比如,列举一家典型的发电企业,通过图片、视频及相关生产材料,使同学们了解企业生产工艺及生产现状,要求学生提出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并进行分析,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完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报告,在课堂上讲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3)实践教学方面

在实践教学部分,组织学生在环保企业或者电厂进行生产实习,教师会结合专业知识和处理工艺,对电厂的实习结果和清洁生产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进行清洁生产实习观摩,通过与企业工作人员的面对面直接沟通,切身体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践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希望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了解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等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清洁生产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结 语

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方式,采用以预防为主的模式彻底改变环境污染问题,其作为一种先进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使清洁生产这种理念进入高校课堂,特别是对于电力特色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洁生产理念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接受过清洁生产相关知识学习的同学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步伐,特别是在环境危害大的电力行业,各个部门的技术及生产人员掌握清洁生产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降低电力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能有利于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海电力大学从 “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电力生产实践,开设 《清洁生产》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清洁生产的技术能力,又扩展了学生针对电力生产清洁生产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电力特色的清洁生产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仪器分析仪器思政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仪器分析课程立体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仪器分析》网络化微课的探索与开发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