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引领的一体化课堂探索与实践*

2020-04-18林雯雯

广州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职业情境

彭 琦,洪 丹,林雯雯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轻化与材料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

《化学分析》是省一流高职校高水平专业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化学分析岗位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该课程共计108课时,开设时间为大一下学期,其教学效果将极大的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我们需要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探索出更为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一文中明确指出: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 ‘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近10年来对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以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化学分析》为载体,探索了在核心职业能力的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一体化的模式,依托自主设计的综合课程平台,对如何实现能力本位的原则、工作过程的导向、三位一体的过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期望能为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该教学模式是在改变传统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行动为导向,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2]。简而言之,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课程具体设计首要需遵循的原则为[3]理论课堂和实训课堂的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化学分析》必须坚持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如表1所示,让他们在每一个子任务中主动感受、学习、实践和反思。同时,教师观察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项,通过各小组生源的特点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结合后续的课程设计,反思诊改,教、学、做的融合转化过程中强化训练,弥补不足。此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理念始终贯彻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从而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标。

表1 一体化设计的课程体系Table 1 Integratedteaching model of course system

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不是单纯动手能力的养成,而是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面对诸多复杂问题下所表现出综合能力的锻炼[4]。在分析了各种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之后,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再通过具体实施来解决问题才是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环节,不能只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应当到实际的环境中去体验岗位所呈现的复杂性、真实性及综合性。

课程实施需要融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衔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之间的衔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之间的衔接。《化学分析》为了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必须对照以上三个 “衔接”对原有的课程实施方案进行改革。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通过创设与岗位职业相接近的教学环境,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及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依据重构、有序化的教学实施,科学的开展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将 “教、学、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实体实训室和综合课程平台,采用如表2所示的混合教学手段,完成某一教学情境中各个任务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按照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后的 《化学分析》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完成 “某种物质含量的化学分析测定”这一学习情境为载体,按照 “资讯(任务分析)、决策(任务解读)、计划(实践准备、样品采集与制备、样品保存与交接、样品提取、样品净化)、实施(样品测定)、检查(数据处理)、评估(结果评判、诊改与拓展延伸)”的工作过程实施具体子任务。具体实施途径以表2为例,我们采取以下方式展开教学:(1)学生与学校教师双方课前依托综合课程平台,通过搜集资料、查询研读资料、互相探讨、完成效果检验、交流答疑等进行准备,使学生充分了解主要教学情境的主要内容和任务。(2)课中,上课地点为校中厂的实体实训室。校内教师首先向学生反馈本学习情境的预习情况,指出大家的共性问题并阐明原因,需要时可实操演示部分实验操作,强化学习效果。(3)创设学习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搭配分组,通过小组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写作学习法,对创设的情境拟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从旁指导,在学生之间无法解决并继续推导解决方案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4)学生小组分工协作,角色扮演,进行实操尝试用拟定的方案解决预设的情境问题。(5)小组整理实验数据,出具检测报告,线上提交到综合课程平台,展示成果。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查看,学生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从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实操过程是否规范、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否达标等给予点评。(6)布置修改完善、作业测验的任务。校内教师总结点评。(7)课后,学生于综合课程平台提交学习反思、技能巩固练习,展开拓展学习。

表2 一体化课程的实施途径Table 1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3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反思

3.1 需建立完善的一体化考核体系

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体系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全过程反映出教师及学生的表现[5],以此督促教师主动提高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以结果为导向追因溯源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6]。

首先应当建立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体系,依据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从多维度、多方法、多内容等方面入手综合性、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掌握情况。

其次在考核内容方面,摒弃以往以知识储备和记忆为主的特点,侧重于评价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技能提升方面,如学习能力、劳动能力、素养养成、团队协作等综合应用能力上。

再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之后,需要线上线下 “一站式”的将新的考核方式融合到综合课程平台。

最后,考核体系中应当包括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评,如对教案实施情况的反思、实施过程的效果、教师临场应变的能力、学生表现反馈、同行评教反馈等等。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3.2 推行一教多证、课证并存的模式

教师应当在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体化课堂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行 “1+X”证书制度[7],把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课教学大纲的整体设计相衔接。在学校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和培养阶段,就应当使学生获得本专业职业岗位(如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环境监测工等)体系的认可认证,分阶段、分批次的进行学分互认和替换,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这一做法既符合教育部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指导精神,也确确实实的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资本,实实在在的缩短了学生上岗的时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教学质量、节约了社会资源。

4 结 语

通过以上对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引领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该模式对提升工业分析技术专业 《化学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而言是非常适合的。在教学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围绕 “教、学、做”三位一体的理念进行模式的代入和转变,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体现。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职业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