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斜拉索安装施工技术

2020-03-06赵干明李海民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定滑轮鞍座索力

赵干明,李海民

(柳州欧维姆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545005)

1 工程概况

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采用的是斜拉桥结构形式,主跨部分为120m+210m+120m。斜拉桥使用到无黏结PE 镀锌钢绞线,单根φ15.24cm,标准强度1 860MPa。斜拉索设置为双索面,均置于中央分隔带,并在塔顶处设置分丝管锚固结构。依据工程需求,斜拉索总量64 根,构成全桥的钢绞线质量约554t。

本桥使用到钢箱桁架结构,上塔柱挂索区相对狭窄,加大了斜拉索施工难度,不利于展索与挂设施工的顺利开展。对此,从桥梁结构特点出发,确定适用于斜拉索施工的可行技术,为相关施工作业提供支持。

2 斜拉索安装施工技术

2.1 斜拉索施工流程

基于斜拉索基本安装需求,确定工艺流程,具体如下:

1)前期准备:索鞍安装、塔外平台预埋、工厂备料及运输;

2)挂索准备:钢绞线下料、HDPE 管焊接、锚具安装、施工平台搭设;

3)挂索、张拉:HDPE 管吊装、钢绞线穿束及张拉;

4)索力调整(备用):斜拉索索力调整;

5)附件安装及防护:附属构件安装、锚具防护。

2.2 主塔索鞍安装

主塔索鞍安装具体内容如下:

1)当使用塔吊展开索鞍的吊装作业时,在操作过程中需确保索鞍吊装安全性,不可与搭设好的脚手架等结构发生碰撞,以免出现索鞍变形现象。

2)加工过程中,以索鞍端部与中部的难度较大,易出现加工误差。若2 个区域的标高无法同时达到工程标准,则需要以端部标高为准,严格控制索鞍标高[1]。

3)精确定位索鞍位置,在此基础上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实际操作中应注重焊条的选择与电压的控制,不可出现焊穿索鞍的问题,较为可行的是将索鞍固定在加劲板上。

2.3 塔外施工平台

本项目至主桥合龙之前均设有塔吊装置,因此无需搭建塔顶吊装平台。斜拉索左右幅间距相对较小,约为1m,索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约0.8m。对此,确定塔外平台设计方案:主塔置于中分带上,采用矩形截面钢混结构,具体有:横桥向宽2.5m,顺桥向宽度4~6m。此外,在横桥向侧面塔设置景观槽口,塔柱设置4 个倒角。主塔高度32.9m,于塔顶设置0.9m 高装饰段,形态呈四侧向中间斜切的形式。

2.4 型钢及预埋搭设塔外施工平台方案

考虑到工程人员与设备的重量,设置的塔外平台受力可达到400kg,于塔柱上预埋爬锥,该部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型钢稳固连接。

3 钢绞线挂设方案

3.1 1#~8#钢绞线挂设穿索机挂索

2 个索面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在穿索机的辅助下高效完成挂索作业。其具体流程有:

1)操作人员选取待处理的钢绞线,将其置入HDPE 外套管内,经由连接装置后最终进入到中跨侧塔端索鞍口。

2)将钢绞线逐一穿入分丝管,并到达边跨侧索鞍口。

3)进一步推送钢绞线,使其经过边跨连接装置后,进入到边跨侧梁端,即进入到HDPE 预埋管内。

4)将引棒向上穿出,使其达到预埋管管口处。

5)梁下施工人员持续拉拔,与此同时位于梁上的人员则不断地推动,在二者的配合下移动钢绞线,使其顺利穿出中跨侧梁内锚具,随后解除连接头与钢绞线的连接关系,依据设计要求预留适当长度,设置工作夹片。类似的,需要将边跨侧的引棒穿出预埋管口,有效连接引棒与镀锌钢绞线,通过不断牵引的方式将其穿出边跨侧梁锚具。经上述操作,待钢绞线顺利穿出张拉端锚具后,即可解除连接头与钢绞线的连接关系,并随之设置夹片。最后,共同处理细钢丝与连接头,使其进入到后续孔。

6)通过单孔千斤顶展开初张拉作业,此环节操作时张拉力需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为设计张拉力的10%~15%,结束之后再顶压锚固,将顶压力稳定在10~15MPa。

7)依据上述提及的流程持续穿索与张拉,最终完成各钢绞线的挂索作业。确定合适的钢绞线穿索顺序,从锚具顶部的排孔开始,逐步完成各项拉索作业。

3.2 9#~16#卷扬机推送式钢绞线挂设

自9#索以后,需要得到卷扬机循环系统的支持,有序完成推送挂索作业。为满足挂索要求,在中跨与边跨处分别适配卷扬机设备,具体挂索流程与穿索机一致,基于穿索机提供的摩擦式推送力,将其有效转变为卷扬机的牵引推送。遵循如下流程完成单侧循环卷扬机的挂索作业:

1)在桥面端搭设操作平台,将导向轮就位于穿入端。在三角牵引系统的支持下,完成钢绞线的安装作业,利用卷扬机牵引钢绞线,使其到达桥塔鞍座导管出口处,在持续推送之下,进一步进入鞍座分丝管,结束上述作业后,钢绞线进入到另一侧锚固区。

2)在桥塔预埋件处增设临时固定装置,于该处安装1 个1#定滑轮,同时在塔底处安装2#定滑轮,最后需在索梁锚固处安装3#定滑轮。共使用到2 台卷扬机,将其分别置于塔根与索梁锚固区,当各定滑轮安装到指定位置后,处理1#卷扬机钢丝绳,使其绕2#定滑轮并进入到指定操作平台上。钢丝绳经过1#定滑轮后,将进入到HDPE 套管,需要从套管下部穿出,在经过3#定滑轮后实现与2#卷扬机钢丝绳的有效连接[2]。此时,上索侧将会产生1 个具有闭合性质的三角牵引系统,在1#卷扬机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提升钢丝绳,而在2#卷扬机的作用下便可收回。

3)当钢绞线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连同盘架稳固置于临近主梁操作平台的区域,在平台下方设置轮轴以达到辅助放索的效果,将钢绞线卡于橡胶槽内,通过轮轴的转动可持续牵引钢绞线,从而达到穿索的效果。

4)钢绞线穿索初期阶段,需针对钢绞线端头采取固定措施,即通过穿索板实现与牵引钢丝绳的稳固连接。关于穿索板的基本材料,以弧形钢板为宜,可避免牵引钢丝绳与钢绞线缠绕的现象。此外,在穿索作业中,需优先安装上层钢绞线,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安装下层钢绞线,每完成一根钢绞线的安装作业后,均要适当张拉,要求各次的张拉力保持一致。

5)从钢绞线端头部分开始,以10m 为间距分别设置多个绳扣,在各个绳扣内通过塑料扎丝的方式将牵引钢丝绳与钢绞线扎紧,从而避免二者发生缠绕,确保钢丝绳能够顺利退出。

6)在1#卷扬机的支持下收紧钢丝绳,此时在绳扣与牵引钢丝绳的双重作用下,使得钢绞线顺利到达HDPE 外套管内,并顺着该套管进一步提升,使其到达塔上鞍座处。

7)伴随钢绞线的持续提升作业,需做好钢绞线与钢丝绳的固定处理,此环节宜在主梁操作平台上进行。钢绞线不断提升,待穿出HDPE 外套管上端后,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将绳扣与扎丝拆除,从而将钢绞线端头部分置入到相应的鞍座导管内。

8)绳扣安装位置尤为讲究,需控制在钢绞线固定的范围内,具体指的是钢绞线端头至塔端出口处。

当钢绞线在穿索侧不断推动时,若顺利穿出塔壁另一侧鞍座时,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将出塔的钢绞线稳固置于HDPE外套管内。在三角牵引系统的持续推动下,钢绞线将进入到鞍座内,而存在于对面侧的钢绞线则会受到自重的影响,随之表现出沿着HDPE 外套管移动最终进入到主梁拉索锚固区的现象。分析塔上导管出口位置,若该处与钢绞线标记的位置一致,表明钢绞线已经穿索到位[3]。基于上述流程重复穿索与张拉,最终完成各钢绞线的挂索作业。

3.3 斜拉索二次张拉及索力调整

基于上述方式持续操作,分析索力与桥梁线形情况,合理调节索力,使其与结构设计要求相符。针对斜拉索二次张拉,并使其达到设计索力值。结束桥面各环节以及附属工程的操作后,针对全桥展开索力检测,并合理调节索力。在此过程中,需将调索工况、张拉油压等参数完整记录好,当钢绞线被张拉到指定位置后,需要在打紧器的辅助下打紧夹片。适当调节索力,当其与设计值相符后,便完成了调索作业。

4 结语

综上所述,斜拉索施工对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应以工程情况为准制订合适的方案。本文提出一些斜拉索施工技术,以期给类似工程提供指导,确保斜拉索施工质量,推动双塔钢箱横梁斜拉桥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定滑轮鞍座索力
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由易到难识滑轮
重力载荷作用下的三鞍座容器鞍座受力分析
三鞍座卧式容器鞍座许用沉降量研究
“绳上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分类例析
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与区别
预应力钢绞线网加固混凝土桥梁的索力分布试验研究
基于拉索振动特征的索力检测与评估方法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索力优化
码头车鞍座升降定位逻辑电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