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港中轴TOD导向的站城一体化空间提升

2020-03-06刘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观澜大湾站点

刘勇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二所,广东 深圳518000)

1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轨道交通

2019 年2 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提出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湾区城市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h 通达。

在此背景下,深圳正步入轨道快速发展时期,龙华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圈层向内陆,第二圈层过渡的节点地带,连接香港与东莞,未来将是珠三角创智中轴的战略中枢,是深圳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纽带。

2 深港中轴北拓段问题与挑战

2.1 规划范围

项目范围为轨道4 号线延长线两侧200~1 000m 内,南至清泉路,东至大和路,西至龙澜大道,北至求雨岭公园,总规划面积11km2。共涉及9 个轨道站点,其中,清湖站、清湖北站为高架站,竹村站、茜坑站、江围站、观澜老墟站、松元厦站、观澜湖站、牛湖站7 个站为地下站。

2.2 特征认知

2.2.1 区域交通动脉,城市通勤走廊

轨道四号线及延长线承担了区域性交通联系与城市通勤双重职能。项目中如何疏解交通压力,构建无缝接驳的快慢网络成为第一大挑战。

2.2.2 城市功能混杂,增量空间匮乏

现状为高建成区,轨道线沿线目前以工业与居住用地为主,工业与居住用地混杂。居住用地中以城中村为主,空间品质不佳。现状用地增量空间匮乏,未来发展将极大依靠城市更新。如何挖掘潜力用地使其成为城市更新的有机框架载体成为项目的第二大挑战。

2.2.3 用地权属分散,空间肌理破碎

项目内用地产权复杂,权属种类较多。合同产权用地集中在清湖、清湖北竹村、茜坑站周边,空白的产权不清,用地则集中在北侧。如何化零为整,营造错落有序的城市形态成为项目的第三大挑战。

2.2.4 绿地水系众多,空间不成体系

项目周边羊台山、九龙山、吊神山、茜坑水库、樟坑径水库、横坑水库等山水资源丰富,但可达性较低,同时被观澜大道阻隔,不成系统。如何激活周边生态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项目的第四大挑战。

3 深港中轴北拓段创新路径

3.1 TOD导控下的多元站城一体化开发

3.1.1 站城一体化模式

在空间上,通过地上、地面、地下的联系,使其形成连续一体的公共空间系统;在功能上,以交通换乘为基础,促进商业、办公、休闲、酒店、居住等各类功能的有机组合,高强度开发,使站点交通空间与城市各种功能空间相渗透。

3.1.2 多元站城一体立体化开发

规划结合TOD 模式打造“双中心、三枢纽、多节点”的多元化复合街区。

双中心:新中心茜坑站规划进行单元混合开发,建立城市综合体地标建筑。老中心观澜老墟站强调文化复兴、景观提升,打造整个轨道沿线的文化片区。

三枢纽: 清湖站考虑全互通步行网络及大型综合体需求。构筑“地上+地面+地下”多维过街平台。江围站采取穿衣戴帽工程,美化沿线城市界面。松元厦站采用地下、地面、地上多维过街方式连接“Y”字路口周边地块。

多节点:清湖北站结合清湖站,延续全互通的慢行网络。竹村站强调出站入园,沿站点建立“地铁+公交+有轨电车+骑行+步行”全互通慢行网络。观澜湖站强调生态旅游、集散中心,设置公交首末站、绿道服务点等交通接驳。牛湖是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地,建立“地铁+公交+骑行+步行”全互通慢行网络。

3.2 以人为本的灰空间设计

3.2.1 桥体美化

轨道高架桥桥下大量空间被浪费,因此,设计应加强对灰空间的利用,打破传统消极利用方式,充分利用灰空间,激活桥下功能,并对高架桥沿线进行绿化、灯光、色彩等景观界面控制。

3.2.2 多样开放空间

利用道路、河流、绿地、地标,打造“站点综合体+公园+广场+街头绿地”4 级开放空间,建立连接地铁站至观澜河以及郊野公园的绿色廊道,增加到河、沿河、跨河可达性,加强与周边樟坑径森林公园、茜坑森林公园等的联系,形成“城市公园+绿色廊道+河流水系”3 层绿地体系【1】。

3.3“退台式”空间形态处理

3.3.1 波浪式城市界面

各站点打造不同高度的建筑集群,营造在地性特征,形成区域地标。打通站点至观澜河的视线通廊,保障城市界面的通透性,营造波浪式城市天际线。

结合轨道站点进行高密度复合开发,沿河流水系低密度开发,形成“退台式”城市空间形态,打造高低疏密有致的建筑空间。

3.3.2 建筑风貌指引

建筑风貌采取简约现代建筑风格,根据《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相关规定,道路交叉口不宜设置玻璃幕墙,建筑10m 以下部分、观澜大道两侧建筑20m 以下部分不宜设置玻璃幕墙。控制玻璃幕墙与实墙比例,打造个性与整体并存的都市形象。

3.4 落地式“单元统筹”规划

3.4.1 协同性存量开发

基地存量空间匮乏,规划以现状权属、容积率、建筑质量、开发强度、用地价值、已批项目等要素为基础进行分析,划定计划已批、计划申报、法定图则、规划新增4 类更新单元,共挖掘占总用地10%的潜力用地。并提出用地分类指引策略,成为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一体化建设、下层次规划的空间基础与建设指引。

3.4.2 划定9 大统筹单元,建立单元管控机制

规划根据站点片区图则范围,划定9 大导控单元,对潜力用地进行“单元+子地块”2 级控制。对用地规模、用地性质、配套设施、建筑密度、绿化覆盖率、建筑限高6 方面形成强制性约束,为法定图则的调整及其他规划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依据。

3.4.3 实施保障机制

1)项目运行模式建议

建立专职项目领导机构,形成多部门协调机构,强调项目的执行力。对于重点项目,建议由区政府主管城市建设的领导成立专职项目领导机构,协调和监控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并严格控制各项目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确保完成和落实;在项目库年度实施计划上,结合项目具体操作,提出“第三方服务”项目实施运行“试点”机制。

2)实施保障措施

土地保障:将土地储备制度和近期规划建设年度实施计划相结合,依据行动计划要求,预先做好土地储备工作,通过土地年度实施计划有效保障项目行动计划土地空间落实;土地供应包括空地增量及旧改挖潜;加强用地效益评估和用地批后管理。

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筹措;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规划管理保障机制:“精细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系统化管理”。

规划监督保障机制:建立监督工作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使得湾区城市与港澳的互动更加紧密【2】,在轨道都市与大湾区集合城市的背景下,轨道交通四号线延长段将成为深港中轴的战略中枢,深圳市南北贯通的重要脊梁,将会提升龙华区乃至深圳市在大湾区区域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与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观澜大湾站点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观澜文学社
湿地观澜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