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128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20-03-06郑丹娜金娟龚建光赵黎李一文何强

浙江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光镜青年组肾小管

郑丹娜 金娟 龚建光 赵黎 李一文 何强

按照病因划分,膜性肾病可分为病因未明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其中IMN又称为原发性膜性肾病,是常见的肾病综合征之一,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9.89%[1]。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IMN发病率有所上升,是>60岁患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2]。IMN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50岁,本研究对128例中老年(≥45岁)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作一分析,并与青年患者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128例中老年患者为中老年组,与同期住院的51例青年(16~44岁)IMN患者比较,分析中老年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纳入标准:(1)有肾脏表现,肾活检时均有尿检和(或)血检异常;(2)血清抗 M 型磷脂酶 A2 受体(PLA2R)阳性;(3)肾脏病理学检查提示IMN;(4)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记录。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

1.2 观察指标 (1)临床资料:性别、肾病综合征、浮肿、超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合并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2)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红蛋白(Hb)、血糖、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清除率(eGFR)、24h尿蛋白定量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3)肾组织光镜病理特点:IMN病理分期参考邹万忠的《肾活检病理学》,分为5期(Ⅰ~Ⅴ期),若同时有2个分期,以较高分期为最终分期;在常规光镜下观察系膜区增生、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程度以及小动脉透明变性、小动脉壁增厚、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球节段硬化等情况。(4)肾组织免疫病理及电镜特点:肾组织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免疫球蛋白 G(IgG)、IgA、IgM、补体 3(C3)、C4、C1q 染色情况,计算阳性比例;电镜下观察系膜区致密物沉积比例。

1.3 相关指标定义 (1)肾病综合征:水肿,24h尿蛋白定量≥3.5g/d伴低蛋白血症(Alb<30g/L)。(2)超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10g。(3)镜下血尿:尿沉渣红细胞计数≥10万/ml。(4)尿检异常:0.4g/d≤24h尿蛋白定量<3.5g/d,Alb≥30g/L,伴或不伴镜下血尿。(5)高血压:静息状态下2次及以上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6)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占总面积的25%以下,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或)间质纤维化为轻度;占总面积的25%~50%,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或)间质纤维化为中度;占总面积的50%以上,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或)间质纤维化为重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用 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临床资料比较 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女性、合并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在肾病综合征、浮肿、超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合并糖尿病的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BUN、血糖、TT4水平均明显较高,LDL水平、eGFR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肾组织光镜病理特点比较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病理分期均以Ⅰ、Ⅱ期为主。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发生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小动脉壁增厚、肾小球球性硬化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理分期以及发生系膜区增生、小动脉透明变性、肾小球节段硬化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肾组织免疫病理及电镜特点比较 两组患者均以IgG、C3沉积为主,同时伴较多的IgM沉积和少量的IgA、C1q沉积,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中老年组电镜下系膜区致密物沉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表3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肾组织光镜病理特点比较[例(%)]

表4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免疫病理及电镜特点比较[例(%)]

3 讨论

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3],其常见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4],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IMN预后结局相差较大,有文献报道30%~40%的患者可以自发缓解,但仍有25%的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5]。IMN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女比约为2:1,近年来虽有年轻化趋势[6-7],但仍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本研究以年龄≥45岁的中老年IMN患者为研究主体,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青年患者进行比较。

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8]。Beck等[9]发现IMN患者血清中存在抗PLA2R抗体,并在肾组织中找到与其特异性结合的PLA2R,故认为PLA2R抗原是IMN的主要靶抗原。此后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抗PLA2R抗体被作为诊断IMN、判断疾病进程及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10-11]。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这进一步佐证了抗PLA2R抗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另有研究报道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肾功能受损及肾小管间质病变更为严重[12],但在本研究中尚未体现,可能其与病程长短、尿蛋白水平等有关。

本研究128例中老年IMN患者中,合并肾病综合征、高血压、镜下血尿的比例分别为72.7%、48.4%和89.8%,病理分期集中在Ⅰ~Ⅱ期。与青年患者比较,中老年IMN患者血糖、BUN均明显升高,eGFR明显下降;光镜下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较重,这与其他文献所述的老年IMN患者高血压发生率较高、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肾组织病理改变较重以及小血管病变发生率升高等结果一致[13]。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患者肾脏生理性衰老会导致其代谢调节能力减弱,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比例也会增加,这可能是导致中老年IMN患者肾脏器质性损害较重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肾小管间质损害是终末期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4-15],因此要密切关注中老年IMN患者疾病进程,早期干预、积极治疗,从而延缓疾病进展。除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外,中老年IMN患者血清LDL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分析原因,可能是中老年患者排泄更大量的蛋白尿,且超大量蛋白尿的比例较高,导致肝脏无法代偿产生足够的脂蛋白而使得LDL水平相对较低。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直接影响了肾脏的生长发育、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以及肾脏的水钠代谢平衡等。而肾脏作为甲状腺素的代谢和清除器官,其病变往往会对甲状腺素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16]。目前,甲状腺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主要有3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在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出现低T3综合征,即TT3、FT3水平下降,TT4、FT4水平正常或下降,TSH无明显改变,且无甲状腺疾病[17]。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为主,而在随尿液大量流失的蛋白中包含了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转甲状腺素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这可能导致血清TT4、TT3水平下降,而FT3、FT4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与甲状腺储备能力有关[18]。也就是说,当甲状腺储备能力不足时,IMN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对更严重,因此需要更多的甲状腺素来补充支持。本研究所有IMN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形态和血流均无异常,排除原发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能;同时临床上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与本研究患者尚处于疾病稍早期有关。在甲状腺激素方面,与青年患者比较,中老年患者血清T4水平较高,这可能与中老年患者大量蛋白尿造成T3明显下降,而T4作为T3的前体,代偿性的升高增加转化以补充人体对T3的需求等有关。

综上所述,与青年患者比较,中老年IMN患者血压、血糖、BUN、TT4水平较高,eGFR、LDL 较低,光镜下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肾小球硬化等临床病理损伤较重,电镜下系膜区致密物沉积较多。

猜你喜欢

光镜青年组肾小管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2 使用减光镜进行慢速快门拍摄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维生素E对抗环磷酰胺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上颌窦口黏膜恢复过程分析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青年人胃癌31例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