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现代草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0-03-05冯晓萍朱海涛魏玉兵童建伟姬宏伟孙鉴弘
冯晓萍,朱海涛,魏玉兵,王 刚,童建伟,姬宏伟,孙鉴弘*
(1.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张掖 734000;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张掖 734000)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抢抓现代草食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的历史机遇,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构建饲草供应、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等与生产要素紧密关联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现代草食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日臻完善,传统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甘州区畜禽饲养量602万头(只),其中:奶肉牛35.5万头,能繁母牛13.89万头,奶牛3.53万头,出栏牛14.1万头,生猪34.6万头,出栏22.5万头,羊203万只,出栏110.3万只,禽类326.9万只,出栏154.7万只,马驴等大牲畜2万头(匹),出栏0.9万头(匹);肉蛋奶总产量17.4万t,其中肉5.8万t,禽蛋1.26万t,鲜奶10.4万t,水产品706 t;畜牧业增加值11.09亿元,较上年增长8.45%,畜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3 434元,较上年增长9.4%。
1 发展概况
1.1 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发展
不断提升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水平,严格养殖场备案登记和审查养殖备案条件,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26个,建成万头肉牛场1个,千头1个,500头2个,全区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510个。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专项培训33场(次),培训1 854人(次)。
1.2 畜产品品牌创建卓有成效
认证有机畜产品1个,草产品1个,新注册畜产品商标19个,祁连牧歌公司在北京开设牛肉产品直销店1个,西安设立肉品中转站1个,“祁连牧歌”品牌牛肉销售额达到1.8亿元。甘肃三元乳制品加工日处理鲜奶50 t,开发系列乳制品32个,产品远销北京、河北等地。
1.3 畜禽品种改良持续推进
全力推进张掖肉牛选育工作,累计建成牛人工冻配站点93个,引进冻精16.5万支,黄牛冻配改良10.1万头;引进种公羊551只,种母羊1 310只,改良肉羊41 550只。
1.4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大型沼气工程、德联、德华、祁连牧歌智慧牧场二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6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3.53亿元。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成有机肥生产线一条并投入生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完成投资3 280万元;大型沼气工程主体已完工,设备正在招投标采购,完成投资4 500万元;甘肃德华牧业奶牛场一期建成牛舍12栋,存栏奶牛4 000头,完成投资11 000万元;甘肃祁连牧歌智慧牧场二期已完成散养围栏建设,完成投资2 000万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已建成试运行,完成投资1 800万元,引进贵阳农业农垦集团、贵州三联乳业与前进牧业合作建设的甘肃德联牧业万头奶牛场建成青年牛舍5栋,青贮窖4座,泌乳牛舍挤奶厅等,存栏奶牛1 500头,完成投资1.3亿元。
1.5 财政项目稳步实施
积极实施中央、省级财政资金项目6个,争取资金5 494万元。一是重点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国家资金2 500万元,计划配套建设95个规模养殖场、规模以下散养户200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1个大型沼气工程和3个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目前已完成规模养殖场配套94个,规模以下197户。大型沼气工程主体已完工,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成2个。拨付资金720万元,占28.8%。二是“粮改饲”项目。国家资金180万元,扶持2个规模养殖场,收购全株青贮玉米1万亩3.2万t。资金已全部拨付。三是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国家资金87万元,用于动物防疫经费补助、非洲猪瘟防控,扶持3个规模养猪场,资金未拨付。四是生猪养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国家资金17万元用于3个规模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资金已全部拨付。五是生猪家禽奶牛标准化养殖项目。国家资金210万元,扶持规模猪场6个,奶牛场1个,资金未拨付。六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国家资金6 000万元,扶持15个规模养殖场和1个大型沼气、1个粪污集中处理中心。
1.6 饲草料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积极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全区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7.6万亩,其中苜蓿 12.35万亩(新增 1.45万亩),青贮玉米12.6万亩,新建青贮氨化窖21.8万m3,新建1个万吨秸秆饲料加工企业。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达100.16 万t,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79%。
2 发展措施
2.1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生产方式转变
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多层发展的思路,依托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牛产业建设、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积极亲商招商,吸纳民间资本和餐饮、地产、矿产、金融等其他行业投资畜牧产业。全力跟踪服务,协调办理土地、环评、水电、备案等相关手续,无缝对接开展养殖场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畜种引进,技术指导等全程服务。形成了能人带动型、村级组织型、专业合作型、引进资金型为特点的养殖企业、合作组织、家庭牧场1 013家。
2.2 推进投融资改革,破解产业融资困难
积极争取普惠性、常规化的政策扶持资金,加大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助力一批优势明显、前景好的专业合作社。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方面积极引进上海海尔融资租赁公司助力肉牛产业,截至目前已为万禾、玺峰等13家肉牛养殖企业成功融资3.3亿元;另一方面,引进接洽保险金融助力全区草食畜牧业,经与中国人保财险总公司有效对接,人保财险张掖分公司为全区两家肉牛繁育场(玺峰、万禾)各融资200万元,开启了全区保险金融支农惠农的通道。
2.3 加快秸秆饲料化进程,保障产业饲草供应
以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全国草牧业、“粮改饲”试验示范试点建设项目为引领,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构建粮经饲三元发展模式,狠抓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为草食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和国有集体农林场等土地资源,鼓励种养大户通过土地租赁、流转等方式,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高产优质牧草;鼓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种粮农户开展青贮饲用玉米、燕麦等当年生饲草,特别是全株青贮玉米订单生产,推进以养带种的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新模式。创新秸秆饲料化利用体制机制和生产模式,加大青贮窖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对于青贮窖池建造和机械设备购置给予补助。
2.4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逐步完善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在创新产销机制、研发优势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找突破,解决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上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一是巩固提升沅博、牧沅、盛丰、中天等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屠宰加工骨干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和市场开拓两大难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首农集团三元公司与甘肃黑河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奶制品加工企业,争取总投资7.4亿元,日处理鲜奶500 t的乳制品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三是全力打造“互联网+”现代畜牧业新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培育张掖市甘州区优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4家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畜产品营销力度,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2.5 强化质量安全监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加大对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监管力度,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强化源头环节监管,对全区规模养殖场(小区)登记造册,划分责任片区,确定监管责任人,采取定期巡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等办法,严格养殖过程质量安全管控,推进养殖生产全程标准化。强化屠宰加工环节监管,规范全区屠宰企业经营行为,实现了凭证凭标屠宰率和检出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强化流通经营环节监管,严格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经营病害畜产品的违法行为,督促经营主体落实查证验物、索证索票、台账建立等安全防范措施。
3 存在的问题
3.1 养殖用地受限影响产业发展
按照甘州区禁养区划定工作方案的养殖范围要求,全区23.9%的规模化养殖场在禁养区内,导致搬迁或关闭工作量大、任务重,致使部分养殖户养殖热情减退,计划投入畜牧业的企业持观望态度,全区规模化进程有所放缓,养殖业效益开始缩水。另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加之禁养区的划定,城乡建设与畜牧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用地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致使非禁养区内可供畜禽养殖所用的土地少之又少,畜牧产业发展整体受限。
3.2 养殖业环保压力日益显现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日益发展,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大部分为畜禽粪便,而且只有少部分规模养殖场建设了较为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粪污无害化利用率不高,生态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粪污处理成本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发展。
3.3 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
全区的专合组织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3.4 产业融资难
大多数养殖户发展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借款。银行贷款担保手续繁琐,担保范围受限,养殖户苦于贷不到款,缺乏周转和发展资金;另外,加之当前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用地无法确权登记,管理工作滞后,土地产权抵押作为融资用途不够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发展融资需求,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4 建议
4.1 突出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提升主导产业生产水平
加快发展奶肉牛、肉羊等节粮型食草动物,使牧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稳步推进牛羊、生猪、家禽生产向无污染、可循环方向发展。优化品种结构,改善猪肉品质,提高出栏率、瘦肉率,降低死亡率,提高优质家畜品种的比重,丰富特禽的养殖种类。逐步推广工厂化的养殖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流程、环境控制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继续开展部级无公害产品和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提高无公害畜产品和绿色畜产品的比例。
4.2 加快新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逐步探索建立以合作社为平台,集原料供应、技术服务与培训、标准化推广、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产业服务体系。
4.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部门继续实施优质奶(肉)牛能繁母畜补贴和规模化养殖补贴政策,加强对本地优质良种资源的保护。加大肉羊、肉牛等草食性畜牧业发展政策实施力度,对肉羊、肉牛等实施良种补贴,实施奶牛、肉羊、肉牛等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加大对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扶持力度,对规模养殖户的贷款进行补贴。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规模化以上养殖企业贷款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探索按抵押能繁母畜价值适度比例放贷,并在小额贷款额度上给予上限支持,在贷款时限上给予放宽。
4.4 保障畜牧业用地
政府部门结合禁养区划定方案,在注重畜牧业发展的同时,明确将畜牧业用地指标列入农业用地的总体规划,及时掌握畜禽养殖用地情况,适应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新需求,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及时化解用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4.5 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
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农户采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沼气发电、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畜禽粪污,发展现代循环生态农业,支持养殖企业发展有机畜牧业。
4.6 加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特别是规范养殖场消毒池、无害化处理池和引种隔离舍、病畜隔离舍的建造,提升生态型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控制水平。稳定畜牧兽医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动物防疫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