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项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

2020-03-05兰瑞芬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期
关键词:消失依从性小儿

兰瑞芬

(山西省定襄县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035400)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肺部炎症反应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改善患儿症状和控制其病情进展,临床常采用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虽具有良好效果,但常因小儿耐受力低下、自主控制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临床还需积极探寻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小儿肺炎患儿,保证其预后效果[1]。专项护理是一种根据患儿年龄、喜好习惯、性格特点制定的规范化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过程,能有效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和预后效果。现将专项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忻州市定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6 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3例。对照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2岁,平均(5.76±2.08)岁;病程2~8 d,平均(4.72±0.53)d。研究组男47例,女36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1岁,平均(5.74±2.05)岁;病程3~8 d,平均(4.81±0.5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儿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即行X 线检查显示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状浸润或片状阴影,肺纹理增强,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肺部湿啰音等;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原发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遵医嘱给予患儿以下护理。①用药护理:严格遵循医嘱给患儿提供降温、止咳、祛痰等用药护理,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儿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病房通风,控制室内温度为20~25℃,湿度为50%~60%,且消毒灭菌合格,以降低患儿交叉感染率。③体征监测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儿体征变化,重点监测其吐奶时颅内压,一旦发现患儿颅内压升高,需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2.2 研究组 采用专项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对于低龄患儿可采用微笑、轻柔抚摸、温和肢体动作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采用简洁明了的话语为其讲述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意义和对其病情康复的影响,并鼓励患儿做一个勇敢的孩子。②柔性护理:给患儿施行输液、用药等护理时,护理人员需尽量采用轻柔的手法,以减轻患儿机体不适感、疼痛感;另外,还可给患儿播放其喜爱的动画片、音乐等,转移其对护理操作的恐惧感。③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帮助患儿清除喉部分泌物,清除完毕后,给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再次吸入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等。指导年龄稍大的患儿(3 岁以上)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即咳嗽前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躯干略向前倾,屈曲两侧手臂,将其平放在两侧胸壁下部,稍加压内收,咳嗽时用力收缩腹肌,使腹壁内陷,一次吸气需连续咳嗽3 声后停止,并缩唇呼尽剩余气体,再缓慢吸气准备再次咳嗽动作,若患儿深吸气后咳嗽,需指导其断续分次吸气,以促进肺泡充气充分,提高咳嗽效率,从而促进痰液顺利排出;年龄较小的患儿(3岁以下)因其自身难以掌握正确咳痰方法,护理人员需给其提供雾化吸痰处理,处理时控制吸痰负压为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控制吸痰时间为10~15 s,以免损伤患儿呼吸道黏膜;每隔2 h帮助患儿翻身一次,以促进小气道分泌物松动,改善通气功能。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给患儿提供富含营养及维生素的流食,如牛乳、人乳、汤水和果汁,若患儿呼吸增快且出现高热,还需补充水分,以免机体水分丢失过多;另外,还要告知家属避免给患儿进食富含脂肪(如肥肉)和辛辣刺激性(如辣椒、腌制品等)食物,以免助热生痰[3]。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率及退热、憋喘及咳嗽消失时间。依从性判定标准:完全依从为患儿能完全自主依从护理人员完成相关操作,依从为患儿在家属引导下可顺利配合完成相关护理操作,不依从为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大声哭闹,导致护理操作无法顺利进行。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依从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率为97.59%(81/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4%(7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肺炎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率比较(例)

(2)退热、憋喘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退热、憋喘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肺炎患儿退热、憋喘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小儿肺炎患儿退热、憋喘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憋喘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研究组 83 3.15±0.64▲ 2.52±0.34▲ 2.37±0.70▲对照组 83 4.73±0.96 3.66±0.58 4.89±1.02

4 讨论

肺炎是小儿多发的肺部炎症疾病,多因吸入羊水、病原菌感染(包含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过敏反应所致,该疾病不仅会引发患儿出现发热、憋喘、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还易累及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脏等,从而导致呼吸衰竭、脏器衰竭等并发症,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和干预。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效果确切,但治疗期间常易发生患儿用药依从性低、哭闹、不配合等现象,从而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儿身心特点,建立专项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如给患儿提供心理护理,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患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在输液过程中给予患儿柔性护理,减轻输液护理操作给其机体造成的疼痛,从而提高其对输液治疗护理的耐受度和依从性;给予呼吸道护理,一方面加快其咳嗽、憋喘等症状消失,另一方面能避免其发生误吸;饮食护理则能提高患儿抗病能力,从而缩短其康复周期[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率(97.59%)显著高于对照组(85.54%),退热、憋喘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与翟颖慧[5]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可证实,专项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能提高患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同时还能提高其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消失依从性小儿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小儿难养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