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0-03-05华寒冰指导老师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期
关键词:气滞肝郁大肠

华寒冰,指导老师:王 荣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110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腹部不适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随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的功能性肠道疾病[1]。近年来便秘型IBS(IBS-S)发病率逐年上升[2],但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发病机制。中医凭借对疾病独特的认识、多样的治疗手段、确切的疗效,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笔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并收治的肝郁气滞型IBS-C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50.6±5.1)岁;平均病程(5.7±4.5)年。观察组男13例,女17 例;年龄24~75 岁,平均(47.7±4.3)岁;平均病程(5.7±4.8)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罗马Ⅳ关于IBS的诊断标准[3]。腹痛、腹部不适症状反复发作;最近3个月每周至少1 d伴有下列症状2项或2项以上:与排便有关、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改变;病程至少持续半年以上,而且症状在就诊前3个月持续存在。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主症:腹痛,大便干结难解;情志不畅时便秘加重。次症:胸胁不舒;腹痛腹胀;嗳气频作,情绪不佳时更加明显。舌脉:舌质淡或暗淡,苔薄白,脉弦。具备上述主症2项加上述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3项,并与舌脉相结合进行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0~76岁;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电子结肠镜检无器质性病变;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心、肝、肾等脏器有严重功能障碍者;胃肠道有器质性病变者;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对穴位贴敷过敏者;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六磨汤随症加减及益君康。①六磨汤处方:木香10 g,乌药10 g,沉香5 g,大黄5 g,槟榔10 g,枳实10 g。由本院煎药中心代煎300 m L 药液,装袋密封,保存于阴凉处,分别于三餐前口服。②益君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114)口服,每次1.0 g,每日3次。连续治疗14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穴位贴敷中药处方:大黄30 g,玄明粉20 g,桃仁15 g,红花15 g,熟地黄30 g,当归30 g,枳实10 g,陈皮15 g,木香15 g,槟榔15 g。将上述药物打成粉末,加入适量甘油、陈醋、蜂蜜,制成大小约1 cm×1 cm 的中药敷贴。贴敷穴位选择双侧天枢、双侧腹结、气海、关元,同时配合TDP 神灯照射(取穴区域照射30 min),每次贴敷6~8 h,每日1次。叮嘱患者如有瘙痒等不适症状,及时自行取下穴位敷贴。连续治疗14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腹痛、腹胀、排便次数、排便异常感觉(排便费力、便不净感)4个方面,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表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疗效指数采用尼莫地平计算法[4]。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临床治愈:主症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有改善,30%≤疗效指数<70%;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疗效指数<30%。总有效=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5.31±3.51 1.23±0.74△▲对照组 30 5.45±3.22 2.94±1.56△

(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IBS-C多采用口服药物对症治疗,近年来从饮食结构、心理因素、肠道菌群方面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5]。王斌等[6]认为增加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改善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刘李辉[7]认为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IBS-C患者焦虑等心理症状,麻永华等[8]通过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提高穴位的灵敏性治疗IBS。IBS-C属中医“便秘”“腹痛”“脾约”等范畴,中医认为,肝郁气滞型IBS-C的病因是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滞,进而导致大肠传导失司,病变部位在大肠,与肝、脾、胃、三焦密切相关。《杂病源流犀烛》载“诸郁,脏气病也”,说明情绪能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脑-肠轴功能异常学说认为,社会、心理因素能通过脑-肠轴影响人体肠道功能,即七情致病。大肠者,传导之官也,肝郁大肠,气机传导不畅则腹痛,糟粕津液转输不利则便秘,同时血非气不运,气郁则本病夹杂血瘀。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的一种特色外治方法[9],本法根据辨证论治选取贴敷药物和贴敷穴位,通过经络系统调节病变脏腑,进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疗效,同时研究证实其具有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操作简单等特点[10]。本研究穴位贴敷药物中木香、槟榔、陈皮、枳实行肝、脾、胃、三焦之气滞,大黄、玄明粉泻大肠之燥实,熟地黄、当归补大肠津液之亏虚,桃仁、红花活大肠气血之壅滞。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玄明粉、槟榔能促进胃肠蠕动,桃仁、红花、枳实具有镇痛作用,熟地黄、当归、桃仁、红花、木香具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力作用,枳实、陈皮可解除胃肠道痉挛[11]。贴敷穴位中,天枢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募穴,腹结为足太阴脾经穴,二者具有通畅肠腑、健脾和胃之功,是胃肠道疾病常用的特效穴;气海、关元二者为任脉经穴,不仅能进一步治疗胃肠疾病,而且还是保健要穴,有扶正祛邪之效。同时,所选穴位都在腹部,能更好地发挥腧穴的近治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IBS-C患者,疗效较好,且穴位贴敷治疗IBS-C具有简易、方便、无痛、见效快等特点。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对贴敷时间和频次的研究,以及对贴敷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的研究,因此还需要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上问题,为该疗法的广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气滞肝郁大肠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